真實與真爽
去年夏天看了國内的反詐宣傳片《孤注一擲》以後,心裡面着實堵得慌——那些騙子實在是太殘暴太猖狂了,在異國他鄉連警察都敢圍攻。為了抓捕他們,給警方提供關鍵線索的受害人還差點把命丢了。盡管影片的結局還...
去年夏天看了國内的反詐宣傳片《孤注一擲》以後,心裡面着實堵得慌——那些騙子實在是太殘暴太猖狂了,在異國他鄉連警察都敢圍攻。為了抓捕他們,給警方提供關鍵線索的受害人還差點把命丢了。盡管影片的結局還...
我自從去年底看了電影《三大隊》以後,那首劉歡演唱的片尾曲《人間道》就一直在腦海裡盤旋。偶爾忍不住的時候,我嘴裡還會蹦幾句歌詞出來,跟中邪沒啥區别,“……好人都未必能有好報啊,那壞人憑啥享安樂;為...
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單位暫停了每年都會舉辦的年會,從某種程度上也算給大家減了負,畢竟準備節目會占用不少時間和精力。尤其在歲末年初的時候,工作總結、績效考核、新年計劃就夠讓人操心的了。對我們這種熱衷...
在這個霧霾籠罩的冬天,周末除了看電影,我找不到更好的出門理由。盡管最近看的幾部國内外大片都遠低于預期,增強了我在選片上的挫敗感,但我仍舊相信自己與好電影是有緣分的——隻有相信,才能看見。而且這種...
前幾天看了台灣電影《追緝》,非常失望。一方面因為影片本身邏輯線索不夠清晰,故事情節生硬拖沓,質感實在沒法恭維——警察女主居然要靠偵查連環殺人案來治愈自己的“情傷”,這口味也未免太重了吧。另一方面...
這幾年國産片的質感和水準是越來越高,而傳統好萊塢大片則處于相對落後的狀态,故事蒼白,情節老套,形式也比較單一。特别是那些狗尾續貂的大IP系列影片,在内容創作上一直走下坡路,讓人越看越提不起興趣。...
這段時間紮堆上映的國産劇情片中有好幾部主打親情牌,講述非同一般,甚至心驚肉跳的“家庭故事”。《拯救嫌疑人》中的媽媽聰明強悍,可以為了孩子去“拯救”殺人犯;《二手傑作》中的爸爸壓抑窩囊,居然利用孩...
這些年關于犯罪題材的影視作品是越來越多,光是以“嫌疑人”命名的影片就有好幾部。除了幾年前的《最佳嫌疑人》、《嫌疑人之長夜将近》、《嫌疑人X的獻身》外,還有今年9月份才上映的《第八個嫌疑人》,以及...
前幾天看了新上映的電影《河邊的錯誤》,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居然沒看懂!記得上次受到類似打擊,還是三年前看諾蘭導演的影片《信條》的時候——整個觀影過程—點兒也不輕松,不是眼睛看不過來,就是腦子轉不...
戰争和疫情一樣總是反反複複,這邊俄烏戰争還沒結束,那邊新一輪巴以沖突又開始了。作為戰争的旁觀者,我們不得不感歎人性的複雜與扭曲,個體的渺小與脆弱。相比那些被動陷入戰争沖突、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
我最近在看紐約大學宗教曆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的著作《有限與無限的遊戲》,閱讀體驗相當不好。雖然書不厚,字數也不多,每個字都認得,但組成句子就給人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一方面自己視力有限,看不清楚、...
國慶大假前一天,張藝謀導演的“新片”《堅如磐石》正式上映,我迫不及待前往影院觀看。在檢票時,工作人員提醒說整個巨幕廳隻有我一個人,需不需要換到人多的普通廳去。我謝絕了他的好意——難得享受一次包場...
今年9月15日是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133周年誕辰日,根據她的著作改編的電影《威尼斯驚魂夜》正好在這一天上映,不知道是機緣巧合還是刻意安排?但和前段時間上映的《奧本海默》相比,《威尼斯...
沒看《第八個嫌疑人》之前,我以為它和《暗殺風暴》一樣,是以懸疑推理為主的動作大片。看了電影之後,才弄明白它就是普通的犯罪劇情片,涉及懸疑推理的部分可以忽略不計,涉及人性倫理的部分倒是挺多。動作片...
自從去年單位換了領導以後,同事們都有了肉眼可見的進步。以前懶散的,現在變得勤快;以前消極的,現在變得積極;以前斤斤計較的,現在變得寬宏大量;以前不愛當衆發言的,現在都快成話痨了。不是說“三歲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