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电影影評
  • 電視劇
  • 熱評影集
侯俊丹:女性·春——談費穆電影《小城之春》

侯俊丹:女性·春——談費穆電影《小城之春》

(《讀書》2025年4期新刊)阮玲玉死了,死于人言可畏,死于愛而不得。阮氏生前問費穆:“我是一個好人嗎?”街談巷議牽動着她的神經,在世人的觀看中,她如同她的戲(《神女》)。究竟是水性楊花、逢場作...

理一分殊 4月25日 3k 9.5k
侯俊丹:欲嬌龍,還是玉嬌龍?——談李安電影《卧虎藏龍》

侯俊丹:欲嬌龍,還是玉嬌龍?——談李安電影《卧虎藏龍》

(《讀書》2023年12期新刊)縱身一跳的玉嬌龍,究竟去了哪兒?《卧虎藏龍》是一個離家出走,不再回家,也不再有家的故事。玉嬌龍象征了個人反叛與出離的沖動,是每個消磨于過日子的中國人内心無法抑制的...

理一分殊 2023年12月21日 1.6w 2.2k
陳家琪丨朋友間的關系:無聊與聊天——看電影《伊尼舍林的報喪女妖》

陳家琪丨朋友間的關系:無聊與聊天——看電影《伊尼舍林的報喪女妖》

本文刊登于于《倫理學術14——斯多亞主義與現代倫理困境(上)》第291-295頁,此處略去注釋,各位讀者若有引用全文之需,敬請查考《倫理學術》第14卷實體書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朋友關系”可能是...

理一分殊 2023年10月04日 8k 3.2k

餘英時:談電影《孔子》

原題名為“談孔子對中國人精神上的貢獻”,載于rfa2010年2月1日中國大陸最近攝制了一個片子,這個片子就是《孔子》。所以為了要宣揚孔子,把孔子的生平通過電影向全國人民放演,希望影響全國人民的心...

理一分殊 2023年09月30日 1.5w 8.1k

陳建華:鄭正秋與《難夫難妻》的本事、片名及攝影者考辨——兼論張石川“新民公司”與“經典化”問題

出處:《現代中文學刊》(滬)2019年第20196期 第4-16頁内容提要: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與美國亞西亞影戲公司合拍的《難夫難妻》作為中國早期故事片早在1963年就被程季華、李少白和邢...

理一分殊 2023年08月26日 1.6w 9.1k
陳旭東丨思考是道德的護欄——對電影《萬湖會議》的思想解讀

陳旭東丨思考是道德的護欄——對電影《萬湖會議》的思想解讀

本文刊登于《倫理學術13——意志自由:文化與自然中的野性與靈魂》第275-284頁,各位讀者若有引用全文之需,敬請查考《倫理學術》第13卷實體書1942年1月,納粹德國政權的高層決策官員召開萬湖...

理一分殊 2023年08月07日 1.6w 2.8k
邵迎建|《鸾鳳和鳴》,又一部《秋海棠》

邵迎建|《鸾鳳和鳴》,又一部《秋海棠》

緣起張愛玲在逝世前一年出版了《對照記——看老照相簿》,薄薄的書中用整整一頁披露了她與李香蘭的合影,背後一頁附有說明:1943年在遊園會中遇見日本影星李香蘭。為了驗證此事,我去查閱《申報》,從此掉...

理一分殊 2023年01月12日 9.3k 3.2k
陳家琪丨電影《陰謀》中的道德、法與政治

陳家琪丨電影《陰謀》中的道德、法與政治

本文刊登于《倫理學術12——倫理自然主義與規範倫理學》第266-272頁,此處略去注釋,各位讀者若有引用之需,煩請核對原文。這篇是對美國導演弗蘭克·皮爾森(Frank Pierson)執導、20...

理一分殊 2022年12月03日 1.2w 6.6k

王斑 | 藝術、政治、國際主義:中國電影裡的抗美援朝

載于《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04期德國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有句名言:“戰争隻是以其他手段延續政策。”戰争片是非軍事的政治,通過影音效果、意境、意識形态等形式表現。中國戰争片最能反映中...

理一分殊 2022年10月14日 7.2k 686
傅春晖:亂世鐘聲

傅春晖:亂世鐘聲

《讀書》2022年4期新刊塔可夫斯基的《安德烈•魯布廖夫》是一部命運多舛的電影。影片在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初剪完成,一九六七年戛納電影節向塔可夫斯基發出參賽邀請,但是遭到了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的...

理一分殊 2022年04月20日 7.8k 2.5k
肖珊娜·費爾曼 | 聲音的返回:克勞德·朗茲曼的《浩劫》

肖珊娜·費爾曼 | 聲音的返回:克勞德·朗茲曼的《浩劫》

[美]肖珊娜·費爾曼 著彭逸芳 譯本文原載于《外國美學》34輯 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 2021一曆史和見證,或誓言的故事“如果有别人可以書寫我的故事,”埃利·維塞爾(Elie Wiesel)寫道...

理一分殊 2022年04月02日 1.6w 8.1k
王楠:黑白謎局

王楠:黑白謎局

原載《讀書》2022年第2期“黑白的雙重标準是美國人道德體系中的一根毒刺。”一九四七年,費孝通先生在《美國人的性格》一書中寫下這句話。多次訪問并十分了解美國的他,目睹了種族隔離時代黑人遭受的不平...

理一分殊 2022年02月21日 1.7w 1.4k
陳建華|誰的《第一爐香》?

陳建華|誰的《第一爐香》?

上周聽一位朋友說起《第一爐香》:“你知道嗎?薇龍是Violet的諧音,是張愛玲專為《紫羅蘭》量身定做的。”我茅塞頓開,應口說:“喔。登門拜訪周瘦鵑,也是燒香拜佛的意思啦?”“可不是?香燒好了,就...

理一分殊 2021年12月16日 2.4k 8.5k
王嘉軍︱作為面容的影像與回歸過去的未來:列維納斯與《索爾之子》

王嘉軍︱作為面容的影像與回歸過去的未來:列維納斯與《索爾之子》

本文原刊于《文藝研究》2021年第5期摘 要列維納斯哲學中反主體優先性、反視覺中心主義等維度,深刻帶動了對于電影視覺表現方式的反思。在向電影的延伸中,列維納斯思想中的“表現禁令”激發人們以一種超...

理一分殊 2021年07月09日 2w 7.6k

王嘉軍:《中國有嘻哈》與嘻哈的文化政治

原文出處:《文藝研究》2018 年 06 期内容提要:《中國有嘻哈》爆紅的原因在于在真人秀的“真”和“秀”之間達成了某種平衡,其中關鍵在于嘻哈的“保持真實”這一信條正好迎合了大衆對于“個性”的訴...

理一分殊 2021年05月26日 3.8k 5.6k

© 2025 Fkan影評 ·隱私協議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