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議不斷,雷公的《拿破侖》有啥不一樣?
歐美圈好久沒因為一部電影而真情實感地吵得那麼熱鬧了。雷德利·斯科特的新作《拿破侖》全球公映以來,有人說它純屬魔改曆史,甚至還有人懷疑這位英國籍導演是不是懷着私心,才把宿敵法國公認最偉大的領袖拍得...
歐美圈好久沒因為一部電影而真情實感地吵得那麼熱鬧了。雷德利·斯科特的新作《拿破侖》全球公映以來,有人說它純屬魔改曆史,甚至還有人懷疑這位英國籍導演是不是懷着私心,才把宿敵法國公認最偉大的領袖拍得...
1月12号定檔,15号開播,對持續關注着“三體宇宙”動向的愛好者們來說,國産劇版《三體》的到來就如同亂紀元一樣出乎意料。然而就其上線1小時站内熱度突破2.5萬刷新記錄、憑借科幻這一亞文化題材沖上...
在第16屆FIRST影展上,牛小雨的首部長片《不要再見啊,魚花塘》備受關注,一舉獲得主競賽單元“一種立場”獎項,與“第一幀”年度影像榮譽。頒獎禮上,她說:“對我來說,電影是一個相聚的盛會,我拍電...
首發于VOGUEfilm《隐入塵煙》入圍第7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海報設計:黃海從威尼斯的地平線,到戛納的一種關注,再到入圍此次柏林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10年的時間,39歲的導演李睿珺也...
9月7日上線美國網絡的播客式紀錄片《成為詹姆斯·邦德》中,丹尼爾·克雷格與007系列的兩位制片人談到休傑克曼對他的影響,他的原話:休告訴我的一件事是我不是休,因為休是非同尋常的,他的妻子叫他參議...
導語欄寫不下的導語:每年平遙國際電影展期間,平遙電影宮大道的兩側都會建上影人與入圍影片的展闆,增添氛圍的同時,便于來賓查閱相關信息。而今年,《宇宙探索編輯部》的展位排在藏龍單元最靠裡的地方,緊挨...
從《夜以繼日》的模特,到《偶然與想象》的作家,再到《駕駛我的車》的舞台劇演員,濱口龍介逐漸确認了藝術表現之于其作品的在場性。特别是最近兩年内,參與編劇的《間諜之妻》獲得銀獅,自己又獲得戛納最佳編...
上次看《爸媽不在家》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了,我發現人的認知是會像彈簧一樣來回擺動的。盡管第一次看完我已經被它說服,但這次看前還是會不自覺泛起些許狹隘的酸澀。一部處女作,憑什麼讓2013成為了它的年...
來西甯看了一整天的片子,屁股都沒怎麼挪窩。當我連着看下3部競賽片的時候,似乎對First所一直強調的“年輕”有了直觀概念。原來在很多青年導演心中,挑戰叙事傳統與常規邏輯就叫做新穎、大膽。這未免有...
視聽美感啥的就不用多說了吧,除了後期上的CG,畫面一點處理也沒有。大特寫+大搖臂,妥妥的晚會直播拍法,開頭切鏡的頻率更是暈得像坐過山車一樣。要說特地做出真實質感?那我就更不解了。這樣一個舉國級别...
寫在前面:感謝前排高贊友鄰的解讀,沒有他們,我幾乎無法獨立完成這篇解讀故事線上,我跟一些友鄰的看法大體沒有出入,隻在一些細節上有不同的觀察,當然,這也導緻了我們截然不同的結論。所以,記事上我會采...
看完《懸崖之上》,腦海中沒來由地浮現出一幅畫面,那是《頭文字D》裡拓海在秋名山上練車的場景,漂移、過彎、加速之後,駕駛座邊上放着一杯水,水面仍舊是四平八穩,沒有一絲一毫飛濺。一幅看似毫無聯系的畫...
劇透預警!沒看正片怕被劇透一臉的先不要進來找不痛快哈!兩年前《哥斯拉2》的時候,四頭怪獸紮堆打了個天昏地暗,哥斯拉迎戰“宇宙最強暴君”基多拉,官方打出的slogan是“王者争霸”。到了這部掐頭去...
本文首發于公衆号:電影島賞(id:j_movie),轉載需授權第一次參加歐洲三大電影節,要問我感受如何,隻有一個字,累!之前去平遙的時候,我私下裡跟朋友把電影節的看片體驗比作“影迷集中營”,這個...
本文首發于公衆号:電影島賞(id:j_movie),轉載需授權第一次聽說《智齒》這部電影,是在耳東影業的辦公樓裡。當時我剛剛入職,聽上司說要帶客戶看一批還沒對外發布過的影片物料。我翻開看了看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