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興奮的電影,幾點簡單記錄
1.費裡尼的電影是直接的、外顯的。因此這裡沒有人物的内在線索可被指出。《舞國》像是部表達更加密集的安東尼奧尼電影,是更五彩斑斓的《夜》,因為沒有花時間在建構人物的心理活動上(反而主要靠對一幕中細...
1.費裡尼的電影是直接的、外顯的。因此這裡沒有人物的内在線索可被指出。《舞國》像是部表達更加密集的安東尼奧尼電影,是更五彩斑斓的《夜》,因為沒有花時間在建構人物的心理活動上(反而主要靠對一幕中細...
記得瓦伊達在論電影的小冊子裡談到過費裡尼的《大路》中日景和夜景不斷輪替,給人一種在路上的旅途感,但我在看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還有瓦伊達亦談,電影相比戲劇對空間和氣氛要求更多,例如電影是通過空間的變...
在影片的伊始,我們看見男孩伊萬遊走在一片祥和的叢林,此時人物的形象與置身的環境可以說是和諧的,幾乎夢幻,但随後畫面轉入嚴酷破敗的戰場,這裡是現實,沒變的是男孩伊萬,他灰頭土臉,不再微笑,顯得肅穆...
《夜》的男主角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當将死的友人托馬索誇贊他的新書時,他會反問一句,你是認真的嗎?為什麼他會覺得别人的誇贊是假的? 根據男主角新書發布的書展的段落,男主角的妻子,也就是女主...
真的很難動筆寫這個文章,很多人感覺這個電影晦澀,其實是沒看明白幾處通過暗示交代的内容。而且我奇怪地覺得,pta在這個電影裡好像暗示得不夠好,我們沒能感到他所說的東西,而是要稍微動動腦,理性地考慮...
主角永遠不可能再夢到一個作為主體存在的妻子來,正如柯南伯格不可能在《裹屍布》中拍出一個有主體性的妻子角色——這正是死亡的意義所在,主體終結了;留下的是一個“作者已死”的客體,任人诠釋,什麼阿貓阿...
攝影師對着放大到隻剩下膠片顆粒形狀的照片,想象出了一場謀殺案。他沉浸在自己主觀的想象裡,有意無意地無視了自己其實知道的、能夠推翻謀殺案推定的事實。作為觀衆的我們,在前面攝影師到公園拍照的段落裡,...
第一次做新片,有預感可能會撞車,沒想到真就撞了,不過也是沒辦法的事,我翻譯字幕的速度就是比較慢。既然做了,我也就發出來供大家選擇。這版字幕部分有采取意譯來适配中文。還是很開心看到保羅·施拉德這樣...
電影在絕大多數的時刻,呈現的是懸置了語言歸類的圖像。看電影,是對圖像進行語言歸類的過程。對一張圖像的語言歸類,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對一連串圖像,且圖像與圖像間存在作者的介入去把它們聯系起來的話,針...
慢電影不是無聊的,它們中的有些甚至每個鏡頭都充滿張力,《不散》就是一部這樣的電影。開篇不久,第一個謎題就給出了。我們先是看到影廳裡坐滿人在看《龍門客棧》,然後畫面切出去,來到影廳外電影院的走廊,...
影片可能将近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是以不同景别、運動的方式拍攝彼得漢德克的一出雙人法語舞台劇。我猜文德斯應該未做文本上的改編,對漢德克十分遵從。那麼人們要說,像這樣的一個項目,為何要以電影的形式拍出...
安東尼奧尼在《對一個女人的辨别》中講了一個非常陳嘉映哲學的事。就是當你要去做一個事情,你會開始思考,自己能不能勝任這個事,然後逐漸覺得自己不适合,最後拒絕去做。這個思維模式的問題就是,現代人太把...
《利益區域》指的是女主人公想要的舒适生活——眼下他們正住着的漂亮别墅。電影唯一的情節就是丈夫因為工作要調任,而女主人公拒絕與他一起搬走,讓他找辦法讓自己和孩子留在别墅裡,讓他找機會再調回來。但問...
基督教裡很基礎的一個想法是原罪論——人在意識到并期望面對自身的有限性時,才産生了對神的需要。但很多時候人其實連自己的局限在哪都察覺不到,即便是對于一個信教的人,他也可能身處這樣的險境中。布努艾爾...
難道觀衆在小時候沒有過因為某樣事物的不可得,而去“制作”它的經曆嗎?比如玩電子遊戲,你需要台遊戲機,需要光碟——這些都要錢,你父母拒絕了。你低頭看看你的手邊,一本遊戲雜志,雜志上是遊戲的攻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