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电影影評
  • 電視劇
  • 熱評影集

Film Studies essay:HERO

在倫敦國王學院學電影研究寫下的第一篇關于單體電影的論文,此篇為中文初稿《英雄》自誕生以來就飽受争議,影評人對其的評價是缺乏現代主義藝術的深度感。李小寅指出:“《英雄》作為一部商業片,已經與後現代...

發條辰 2023年01月07日 1.3w 2.2k

視覺符号傳達:白日焰火

  視覺符号作為當今基本傳播手段的一種,在電影藝術中更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電影中的符号存在于每一個片段、場景、章節中。具象與非具象的物質載體都囊括了海量的信息和隐喻,它們引導着劇情走向,表達着...

發條辰 2021年04月15日 2.1k 3.6k

開頭 聲音 女性視角--《教父》

    羅傑•埃伯特曾經說過:“好電影應該在你每次重複觀賞時都依然感覺新穎。”1972年的《教父》就是代表,極緻标準的視聽語言、引人入勝的配樂、精心的人物塑造以及故事背景的呈現都使得它在影史上名...

發條辰 2021年04月01日 1.9w 1k

後現代主義集大成:《羅拉快跑》

  “我們不應該停止探索,我們所有的探索最終将回到我們的起點并第一次了解該處。”這是英國詩人艾略特的詩句,也是放在影片片頭的一段話,在此之後,導演就以類似遊戲的方式為我們提供了在90年代末期另一...

發條辰 2021年03月31日 1.4w 673

關于John

John expoundsa passage at the end of the film in which he says that he was chosen by God to punis...

發條辰 2021年03月23日 7.2k 7.7k

狂笑過後的癫狂反抗:《小醜》

《小醜》大膽的把影片基調放成了黑暗,使其與大部分的漫改片拉開差距。托德菲利普斯打破了以往情節驅動型的特征,而是選擇了沒有規則和界限的人物驅動叙述方式,這常見于文藝片,以人物為中心展開情節能更好的...

發條辰 2021年02月06日 1.9w 127

混搭中體現的極端個人主義風格:《殺死比爾》

昆汀塔倫蒂諾一直被學者理解為後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後現代主義源自現代主義但又反叛現代主義,是對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伯多人的主體性和感覺豐富性、整體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維方式的批判與解構,也是對西...

發條辰 2021年02月06日 4.1k 9.2k

反類型的淩厲犯罪:追擊者

布封曾說過:“風格即人。”《追擊者》作為羅泓轸的處女作從一開始就奠定了他的影像風格,他有着清晰的叙事能力,又有極具個人特色的血腥打鬥場景和對于追逐戲完美的節奏感,可以将觀衆完全帶入這個現實世界。...

發條辰 2021年01月21日 1.7w 9.7k
  1. « 前一頁
  2. 1
  3. 2

© 2025 Fkan影評 ·隱私協議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