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Blow-Up(1966) 春光乍洩(港)/春光乍現(台)/BlowUp

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編劇: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胡利奧·科塔薩爾/托尼諾·格拉/愛德華·邦德

主演:主演:瓦妮莎·雷德格雷夫/莎拉·米爾斯/戴維·海明斯/約翰·卡索/簡·伯金/吉蓮·希爾斯/彼得·鮑勒斯/範若施卡·馮·蘭朵夫/朱利安·沙格蘭/克洛德·沙格蘭/JeffBeck/羅伊·貝克/蘇珊·布羅德裡克/周采芹/胡利奧·科塔薩爾/ChrisDreja/HarryHutchinson/戴森·洛福爾/JimMcCarty/佩姬·莫菲特/吉米·佩吉/KeithRelf/JanetStreet-Porter

語言:英語

類型:劇情/懸疑/驚悚

上映日期:1966-12-18(紐約首映)

英國/意大利/美國 111分钟

放大Blow-Up(1966)的劇情介紹

真相與幻想之間的界限是什麼?感官是否能助我們認識世界?影片用一個攝影師的故事,鋪開了一系列哲學、心理學的問号。
主角是攝影師托馬斯(戴維·海明斯DavidHemmings飾),某天他在公園裡抓拍到年輕情侶的系列照片,出人意表的是,照片中的一個女子簡(瓦妮莎·雷德格瑞夫VanessaRedgrave飾)竟然不惜一切代價要回她的底片。這讓托馬斯非常疑惑,他相信這張照片許是拍下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果然,他把照片放大後,看到了一具屍體和一個拿着槍的人。
一樁謀殺案的雛形在托馬斯腦中展開。他前往公園尋到了屍體,但沒有人肯相信他的推測,朋友們不願意和他一起調查這是怎麼回事。第二天,當托馬斯再次來到公園,發現屍體已經消失無蹤。隻剩下一群人進行着一場虛拟的網球賽,打着并不存在的的網球。

放大Blow-Up(1966)的短評

  • 影志

    Blow-Up 總是看成 Blow-Job |||

  • brennteiskalt

    安東尼奧尼在[放大]中提出的核心問題是:事物在什麼時候才擁有确切的意義而得以實在地存在。前一秒還視若珍寶的碎吉他下一秒就棄之敝屣,插進車裡的政治标語旋即就被風卷走。直到結尾才點透,原來最核心的要素是群體的意見。當群體認可了事物的價值,它才允許存在着——真是當代人的悲哀。

  • 踢迩達

    普通短評:典型悶片,不一邊吐槽一邊看根本看不完。最後五分鐘挺有味道。裝逼短評:大師安東尼奧尼利用”攝影“這一表征來探讨”真實“與”虛構”的關系,虛拟的真實,真實的虛拟。生活在現代社會,所有人都是偷窺者和被偷窺者。二逼短評:本來以為是情色片,結果被欺騙了。。。

  • 可緩緩歸矣

    有點看不太懂

  • shu

    說句題外話,安東尼奧尼有很好的時尚品味。

  • 米粒

    真實和虛幻的區别,似乎不重要了。結尾一出,五體投地啊。裡面的姑娘五彩缤紛的,很好看。為什麼安東尼奧尼的電影都有一種“發生了天大的事可世界為什麼這麼冷漠”的奇特的感覺。。。2017.12.17重看

  • 張不吃

    讓姑娘送上門的職業,除了樂手,當然還有攝影師。

  • 峰峰峰峰

    人們自己的意識并不是隻聽從自己的心靈,它很多程度上還是環境的折射和映像,體制的威脅無處不在。如果我們更加深入,可能會觸及事物的真相,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東西便會出現。有某個時刻,我們掌握了真實,但真實稍縱即逝。這就是《放大》部分的含義。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放大Blow-Up(1966)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