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題外話,比着這部電影的英文名《The Boys in the Band》來看,對于《樂隊男孩》這個翻譯我實在是不喜歡(畢竟确實樂隊元素相當之少),如果叫《一幫男孩》會更好。

這部根據外百老彙戲劇改編的作品在近些年來的口碑變得越來越好,很多人都認為本片是酷兒電影的一個裡程碑,如同《受害者》《十三個月亮》以及《奪魄》一樣,反應了酷兒群體一個時代的焦慮和悲情。而抛開這個元素,很多人也對本片在台詞上的驚人尺度所震撼,并認可本片的先鋒性。

但抛開這些元素來看,而關注影片本身,我更認為本片實際上是一部平庸,甚至在影像設計上極其懶惰和放水的作品。就花絮我們可以知道,弗萊德金因為當年對品特戲劇的改編而赢得了這部電影的指導權,但我們可以從内到外的将這片的以及理念抖摟,就會發現創作者在把這個優秀戲劇搬到影像媒介上時偷了多少懶。

首先不得不承認開頭混淆人物們視角的,帶有紀錄片質感的多線索混剪确實一下子讓人沉浸到觀影的體驗中去了。而後面打電話以及私人房間準備的場景也确實拓展出了多重的社會空間,向觀衆表明創作者對影像設計的獨到和另一種意義上“拍好的決心”。

然後,好的地方就沒了,剩下的時間我們就隻是在導演精确地時間掌控之下看了一個倆小時的戲劇,連下雨分割段落的場景都如此刻意,本來傳統戲劇之中讓人緩和的節奏也在不停的視角變換之中消逝,使得就算是電影隻有倆小時,整個叙事也無比拖沓,如果不是劇本本身張力在,根本沒辦法看下去。

實際上,好萊塢對戲劇的改編一直存在,甚至“把話劇拍成好電影”是50年代某些個人工作室修正主義導演的成名的緣故(理查德布魯克斯,伊利亞卡贊)。回顧他們當時的改編手法,大部分是在場景上進行擴張并對原劇适當的擴寫的同時,鏡頭張力随着劇情中人物矛盾沖突而張揚,雖然有些死闆,但能将兩種媒介藝術達到剛好的融合。甚至某些時候制造出新的名場面(《欲望号街車》中聖母憐子的構圖)

反過來看弗萊德金的改編,雖然前面開頭也保證了對電影媒介的尊重,但是後面的單一影像搭配着直接死闆搬入電影叙事的原戲劇本直接把觀衆的興奮度磨平了。是的,這是可以從某種意義上保留原劇的風味,但這不是拍電視劇啊,電影自身的新的藝術感和自我的鏡頭語言被磨滅掉了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而在《樂隊男孩》裡,我們隻看見弗萊德金那不斷納入演員面部表情的構圖和生怕忽略台詞表現的剪輯來回晃悠,真的很沒意思。有看這的時間,真的不如找個時間看原劇,或者看劇的錄像,這片的意義也就如此了。也許現場錄像裡包含的信息還更多,值得人咂摸,這片唯一好的地方就開頭,有點蒙太奇教科書的感覺。

話說回來,大名鼎鼎的電影版《茶館》也是有這個缺點(還包括一定部分的奧胖版本《麥克白》),但他們無聊的原因是調度太散,《茶館》中好歹還有十七年電影的一點遺留風骨,《樂隊男孩》更像是弗萊德金徹底偷懶,或者說鉚住了勁往錯誤的方向狂奔後産出的東西。除了原劇的精髓外,全然的失敗教科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