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影改編自伊朗女插畫家瑪嘉•莎塔琵的同名漫畫,講述的是出生在伊朗的瑪嘉經曆了伊斯蘭革命和兩伊戰争,中間輾轉維也納留學,短暫返回伊朗後又到法國定居的故事。影片把伊朗的戰亂和當時的社會情形、生活狀态表現的親切生動,雖然少了戰争的殘酷,但多了對伊朗民衆日常生活的刻畫,他們的思想品格和信仰。更主要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女孩瑪嘉的成長經曆。


...


...

瑪嘉成長曆程是痛苦和颠沛流離的。她喜歡鐵娘子樂隊和李小龍,夢想是成為女先知。瑪嘉的爺爺曾經是卡嘉爾王朝的王子和也是名共産黨,家裡平時會有革命志士做客講述自己的遭遇,艾諾叔叔就是其中一個,但不幸還是最後被抓,沒有再回來。所有的這些都在瑪嘉的心理留下一個個烙印,小小的心裡對一直所信仰的,會有懷疑和争鬥。


...


...

也是個暴脾氣的瑪嘉因為在學校罵了老師,家人擔心麻煩升級決定送她到維也納,就這樣她小小年紀第一次踏上了異國之旅。但維也納的生活并不如意,頻繁更換住所寄人籬下,但她一直樂觀努力融入,直到兩次失敗的戀情後,無家可歸的瑪嘉決定回到伊朗。回家後的瑪嘉繼續上學後又經曆了短暫的婚姻,離婚後又去了法國…

...

...

...


...

...

瑪嘉一直在尋找真正的身份認同:社會身份認同、集體身份認同、女性身份認同,她用“以身試法”的經曆來習得這三門功課,最後成就“我”的身份。我們當中的很多女性,都要經曆這樣過程。

瑪嘉的勇氣和堅強是巨大的,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殘酷也是毋庸置疑,不應該被看似可愛的動畫所削弱。她所生活的環境中,有和當權者持不一樣政見的家庭,有國家機器對人民生活的壓制,也有社會對女性地位的輕視。記得她第一次對身份的否認,是跟一個男孩約會的時候,她說自己來自法國,但我認為她并不是想要借法國所象征的人們第一感覺到的發達、時尚、浪漫來給自己臉上貼金,而是伊朗這個詞鮮少出現在她所在的社會、社團環境中,這樣瑪嘉跟所有人就産生了一種天然的距離,另外相處和交談過程當中如果有認知缺口的話,即便是你就着我說,我就着你說,相處起來也會很别扭,直接說個法國也許會更簡單,況且她在伊朗上的就是法語學校。

她通過遊學、交友、戀愛、思考,不斷帶着天然的自我尋找新的身份。“伊朗”和“女性”這兩個詞隻不過是她出生之後所帶的标記:天然的自我。而自由和正直才是她所秉承的本我,最後選擇去法國也是為了忠于那個她想要成為的“我”。

...

...

正如奶奶跟她所說,“你一生中會遇到很多小人,把他們逼得狗急跳牆是很愚蠢的,會讓你無法以直報怨,再沒有比怨恨和報複更糟的了。永遠保持自尊,忠于自我。”

...

額外的話:

影片的名字叫《我在伊朗長大》,但英文名字是Persepolis,直譯為波斯波利斯,“波斯之都”,是伊朗古代的名字,那時的伊朗繁榮昌盛。70年代的伊朗仍非常富裕,巴列維王朝奉行親英美的外交政策,社會生活歐美化,那時候的德黑蘭是中東第一大城市,并素有東方巴黎之稱。

當時伊朗的婦女可以上學,可以不帶頭巾面紗,甚至可以穿比基尼。宗教革命後,也是一夜之間的事,大街小巷的女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


1979年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流亡國外,巴列維王朝覆亡。曆史上稱為伊朗伊斯蘭革命,這是反對國王推行西方化和世俗化的伊斯蘭複興運動。

伊朗開始了兩伊戰争,這場長達八年的戰争,拖累了伊朗。此後伊朗經濟沒有繁榮起來,伊朗對石油出口的依賴依然強烈。伊朗逐漸從發達國家行列消失,曾經中東最富有國家名單中也沒有了。


------------------------------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掠影簡記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