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之路》裡面的裡昂那多迪卡普裡奧和《藍色情人節》中的瑞安高斯林雖然一個算是中産,一個是藍領工人,但作為丈夫,實際上是一種類型,雖然有家庭觀念、聰明善談(尤其在勾搭小姑娘方面),但在情感上缺乏安全感,總試圖改變另一方,而恰恰影片中的凱特溫斯萊特和米歇爾威廉姆斯扮演的兩位妻子,又是有自由意識的獨立女性,如此的婚姻成了一個溫柔的陷阱,導緻兩位妻子最後成為沮喪的、情緒不穩定的,并無事業可言的家庭主婦。

這樣的傷害無疑是雙向的,而且到後來會發現無論做什麼都會是無濟于補,即便雙方都想往好的方向努力和配合,但好像試圖去說的、做的總是會往相反,甚至無法控制的方向發展。

但其實這本身隻存在一個問題:我們對愛和婚姻的感受和訴求是否一緻。這決定了我們為什麼而改變,到底要不要為對方改變,要不要在婚姻中作出犧牲,做出多少這類的付出。

...

...

寬泛來講,《革命之路》和《藍色情人節》是《泰坦尼克号》和《戀戀筆記本》的甜膩愛情後可能進入婚姻生活的真實寫照(除了米歇爾威廉姆斯,其它主演居然都一樣),然而現實和實踐是一個逐漸祛魅的過程,當然男女主角可以盡力讓愛情保鮮,就像小李子對辦公室的姑娘殷勤以保持一種“可以心動”的活力和生命感,高司令預定名為“未來”的主題旅館意在和妻子共享二人世界,但這根本上是要重新回溯到單純的原始的戀愛狀态,也就是所謂“當初的感覺”,但影片中的妻子,要在婚姻中成長的更快更現實一些,負擔感和責任感更強、更外化,特别是《藍色情人節》中的米歇爾,當然這可能還包括女兒生父的問題,但總歸總,影片中的妻子一邊回應着對方的愛和保護,一邊則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婚姻中二人的效力最大化。當然,《革命之路》的女主要更虛榮一些,去巴黎的建議更多地出于你我平衡的遊說,而《藍色情人節》中女主更希望兩個人都能發揮出真正的潛力,做自己應該做和能做的事情。

但兩位男主的性格卻驚人的相似,所以女方的努力并不奏效,小李子的父親曾經也在自己現在工作的公司上班,而多年前他曾經發誓自己不會像他一樣,而高司令的父親曾經是個看門的,但什麼樂器都會,很有才。如今的他自己婚前婚後依然是一名搬家工人,也是說學逗唱樣樣精通。倒不是說,我們轉來轉去都活成了我們讨厭的模樣,更可能的是我們最終會發現婚姻是成就或者将我們“打回原形”的最重要的因素。

高司令跟米歇爾結婚的時候他說,我知道自己配不上你,但總要給我一個變得更好的機會。但他沒有。我倒不是說他沒有能力變得更好,包括小李子也是一樣,而是婚姻的另一方并不是那個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好的人,這樣的拖累也是雙向的,因為女方也沒有将生命的潛力活出來。

...

...

曾經有一位比我大幾歲,家境一般很早就外出工作的人對我說,在婚姻中,你要找的是一個“teammate”(隊友:一個可以作為組合協作的人),我再同意不過了,因為我們的處境相同,有可以賺錢的專業,希望可以通過另外一方增加效力,一個可以變得更好的機會。他後來回到自己的國家,可能自己開了一間店或者怎樣,因為我那時候認為,雖然對婚姻的訴求一樣,但我們這樣的效力加在一起還是微薄,甚至有些可憐。

影片中的丈夫們有的并不是“隊友意識”,他們更傾向于創造一個夢幻的美好世界,把妻子們領進來加以“保護”,妻子們應當是聽話和歸順的公主,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妻子想要彰顯自我價值,丈夫們可能就會緊張到專注于“擺平”妻子,而并非花時間考慮自己真正想做和能做的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小李子和高司令最終都還是從事了自己老父親一樣的工作,因為這保險和安全,因為還要留有精力去維穩強勢的另一半。

但這些人,确實是因為愛的感覺而結婚的。米歇爾問祖母:“如果你的感覺就可以那樣憑空消失,那你怎樣還能相信你的感覺呢?”,祖母回答道:“我想你找到答案的唯一方式就是先去感受那個感覺。”,所以啊,重點不是要不要僅僅為了愛而結婚,而是要不要在發現沒有愛了之後,及時的放手。因為人在有些時候是不會聽勸的。如果對婚姻的訴求不一樣,對方的期待和配合不一樣,矛盾和摩擦是忍受和掩蓋不住的,等到所有的愛和感覺消磨殆盡之後,能散則散,各自安好,或許才是最正确的吧。所以我更喜歡《藍色情人節》。

...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掠影簡記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