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想一下。

我们和亲爱的小伙伴们或者家人们选择玩个游戏,游戏模式简单的不得了,就是这几个人自由组合分成两队(当然很多情况下关系更好的成了一伙),一个队问问题,一个队回答。

暂且叫做问题组和回答组。

那么,问什么问题?

问关于一个人的,这个人是回答组商定后选择的问题组的一个人,问题组通过问问题,猜出到底他们组里哪个人是被回答组选定的。

貌似很无聊的样子,就是打发时间嘛。可你只要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么玩其实很残忍。据说这个游戏叫做“中国轮盘”,要不是看了法斯宾德的同名电影,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并没有听说过。

《中国轮盘》是法斯宾德在70年代拍摄的较为成熟的作品,影片围绕一家8个人展开,分别是夫妻、各自的情人、孩子、家庭教师、管家和管家的儿子,导演通过刻画这些角色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利用他近趋大师的精美构图,以一种进攻性的冷酷剖析人性。


...

因为孩子坚信自己的腿被确诊无法医治后,父亲和母亲分别有了长时间的外遇,导致自己被严重忽视和嫌弃,这种在一个小女孩身上发生的因为爱被剥夺的憎恨加之无法守护和发挥自我价值的痛苦,使她在这样年轻的时候就一种坚硬的对抗性质的态度与周围世界相处。事实上,周围的人也并未对她展现出所谓的关爱与温情。

正如影片开头便出现的貌合神离的母女,各自坐在两个房间的窗边,女儿若有所思的低着头,母亲则慢慢拿起粉刷在自己的法令纹上默默地补粉。片刻之后,清淡地问候女儿“还好吗?”,压抑住自己所有的无奈与厌烦。而父亲的嘘寒问暖更为敷衍与表面,或许他的诉求仅是“只要你看起来并不那样糟糕。”,他没有那么多时间,正急着跟情人在家庭古堡幽会。其他的事情,家庭教师可以处理,她是集中营的守卫,两年间,她偷小女孩写的诗给古堡管家的儿子,管家的儿子拿着这些诗反向女孩的父亲讨要出版的机会。

法斯宾德最大的才能就是能把人深处的自恋情结和因此将人与人之间关系畸形化的特点毫不留情地揭露,完全不讲情面地摆在观众面前。“镜子”和“玻璃”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如此运用,画面层次更加丰富,构图更加精美,因此有些评论把法斯宾德的这种应用称作“玻璃美学”,我觉得可能还算不上学说,倒更像是一种理念,所以更偏向于说他是一种“玻璃表现主义”。影片中,玻璃的透明和高档同它的脆弱和易碎并存,如悉心呵护,它便通透与明亮,如任凭弃用,则污浊难堪,如果弄碎了,那就永久破裂。

这对中产阶级夫妇没有想到,因为小女孩做的手脚,各自分别带着情人竟在同一天前往古堡,影片最经典的片段就是一对亲昵者开门竟发现另一对已经在里面幽会,每个人的不忠和背叛,虚伪和掩饰都在一刻被揭露,四人从惊愕到大笑,导演利用360度旋转镜头将人和房间中央的玻璃柜以一种“合体”的方式呈现,他们表面维持着和谐,但这一击,内心全然被击碎。


...


我们眼中的彼此也是自我内心的折射。最后八个人玩中国轮盘的游戏,是对每个人更为进阶的挑战,小女孩选了自己喜欢的人为回答组,问题组则以母亲为首,包括情人们和管家。问题的基本结构简单而邪恶“如果这个人是个物件或者动物,那这个人是个什么物件或者动物?”。这段中,导演将氛围悬疑化,人物冲突逐渐加深,通过不断重新取景构图表现每个人的内心意图和心理变化,其中突如其来的跳切镜头定格在家庭教师的特写上,更是展示矛盾的激化。因为家庭教师的回答总是带有挑衅的意味,像是要将游戏转变为冲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实际上无论怎样,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定义一个人,本身就是伤害。

那么,他们都问了什么问题?而对方又是怎么认为的?

问题1:如果这人是一个硬币,那是他/她什么硬币?

回答1:1. 一个两芬尼的硬币 2. 一个路易斯币 3. 一个五十分米的硬币 4.一个印度硬币,中间还带两个孔

问题2:如果这个人是一种动物,那他/她是什么动物?

回答2:1.电鳗 2.老虎 3.北京哈巴狗 4.麝鼠

问题3:如果这个人永远在一个岛上,那他/她会跟什么在一起?

回答3:1. 一个人 2. 一面珍贵的镀金镜子 3. 一个电话

问题4:我要是把这个人画出来,在画中可以看见什么?

回答4:1. 炸弹毁灭一个少一半的洋娃娃 2.一个肉食植物吞食一个蜻蜓 3.一张由珍贵材料做成的脸 4.一个被虫吃过的苹果

问题5:这个人是母亲、圣人还是妓女?

回答5:还真有人回答妓女的…

问题6:在纳粹统治下这个人会是什么样?

回答6:还真有人说是盖世太保的…

如果没有经历过现实中的悲凉和疏离、冷漠与残酷,自私与偏见,谁会选择这种游戏呢,不过据说法斯宾德本人倒是常和朋友们玩这个游戏,也难怪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同样多是带着这种充满怀疑的态度挑战人们之间的忠诚和相爱相惜。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掠影简记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更多内容资源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