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在馬裡昂巴德》是一部電影史上不得不提的神作。原作來自法國著名作家,“新小說流派”領袖阿蘭·羅布-格裡耶,後來由左岸派導演阿倫雷乃拍成電影,曾榮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區别于常見的電影化叙事,《去年在馬裡昂巴德》采用文學叙事表現女主人公A和男主人公X充滿懸疑的迷離糾葛。故事的場景設在遠郊的一座宮殿式酒店中,影片的前10分鐘,平移的鏡頭在四維空間内略過酒店精美、浮誇、高檔、美妙的内飾:地毯、天花闆、牆壁、門廊,并伴随重複的畫外音,并無任何實際意義的華麗詞藻。直到觀衆跟着鏡頭,在脫離時間和空間的狀态下進入一間屋子,屋子裡有盛裝的貴客,他們在看一出戲,畫外音變為戲子口中的台詞。一切盡是華美的裝飾,打扮好的美人們,和最美麗的法語。

影片的鏡頭多是以一種“遊魂”的視角穿梭于人群之中,進行了幾十分鐘後,女主才偶然出現在畫面的對角處,但很快被遊移的鏡頭帶過,繼而消失,又不經意出現。所有的出現和消失穿插在不同的場景中,時間和空間被打散又重新組合,而畫外音卻又是來自另外的叙述者。直到A和X同在一個畫面上出現、定格,這個神秘的男人一直試圖說服女主人公兩人曾經在一年前相約私奔,即便手中握有她的照片,但她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或無法完全相信。

...

A的監護人M的真實身份也是無解的。有種可能,就是他實際上就是A的丈夫,在發現兩人的事後,将二人射殺。片中所展示的射擊鏡頭和那些飄浮的、虛幻的華麗,與“遊魂”視角相得益彰,隐喻出可能他們早已去世。影片是由無數個畫面情節錯落組合而成,并非是以線性的時間或者情節發展為軸心。過去、現在、和未來,乃至其中的人物關系都是模糊、迷離,令人生疑的,相反,觀衆感知到的是一種夢境的畫面閃現及呓語般的描述,是一種脫離于時間與空間,定格在當下的深層内心和精神表露。

兩人總是能不經意遇到,當然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男主有意策劃,多處中景及特寫鏡頭将男人堅定并且孜孜不倦地勸服,和女人的遲疑、逃脫取向和無力感以一種對立的方式結合。他們都厭倦了這巴洛克似的矯飾和虛華,日複一日的高級社交,猶如宮中之鳥,但他們似乎又無法彼此合意。即便最後女主有離開的舉動,但也很難說明她是因為被X說服還是隻為與過去的生活分别。

...

《去年在馬裡昂巴德》的獨特之處是在于它脫離時間和空間的叙事方式,是新小說流派所主張的内心世界的外在流露,一種意識流似的表現,一種夢境與現實,甚至生與死的倒置措置的表達。阿倫雷乃能夠成功地将這樣比文學還文學的作品搬上熒幕,通過聲和影的結合,将關鍵人物的關系和各自的内心情感同物理的建築背景精妙地貼切地結合在一起,至少在感官上無疑可以吸引很多觀衆。同樣怅惘的悲傷的迷離情感在他的另一部著名作品《廣島之戀》中同樣可以體會到。大緻上來講,左岸派和新浪潮雖都可算作是具有實驗性質的電影革新,前者更注重影片的文學性,表達上更細膩考究,當然戲劇性和沖擊力也就相對沒那麼側重。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掠影簡記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