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蘇珊娜的故事》和《女收藏家》中,男人或者說男孩子們對女性的審美仍在發育階段,還在成夥結隊地探索女性。

這個階段侯麥鏡頭下的男性們在面對自己被天然給予的另一半的時候,多生有豐富的好奇心,似乎還很樂意去關注跟探究,他們輕巧地沉醉于吸引力計謀,社交玩樂之間更将自我放置于中心。在他們美好的想象中,女性都已被賦予應該有的樣子。

男人之間的友誼或許無論在多大年紀都較為淡然,像是動物世界中的同行者,不會去管彼此是不是無聊或者評斷對方是否道德,他們之間可以有不同的觀點和方式,這些都無礙于友誼的建立和發展。如果碰巧他們家境殷實,衣食無憂,那他們便似乎可以接受彼此的一切,相互恭維。

...

...

但對于女人,可惜就沒那麼大方。《蘇珊娜的故事》中貝爾特朗和吉堯姆對蘇珊娜總是帶有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态度,而《女收藏家》中丹尼爾和艾德林對海蒂又有種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無法完全擁有的氣虐感。成群結隊的男男女女們形成一股角力,總有些出人意料的小意外,比如被吉堯姆羞辱後的蘇珊娜轉而又投向他的懷抱,讓本準備帶她走的貝爾特朗倍感失落,艾德林本以為自己跟海蒂的暧昧正平穩升級,誰知卻在遊泳歸來時發現海蒂已經跟丹尼爾睡在了一塊。但這對于片中的男性朋友們這似乎并不算什麼,就連貝爾特朗丢失的那三百法郎,他都更願意相信是蘇珊娜偷走的。對于他們來說,女孩子們在大多數時候是可以分享的,隻是在某些時刻于需要時再搶一搶,當然後面這種情況并沒有出現在侯麥的洋溢着青春自由的電影中。

話雖如此,如果非要比較,我還是更喜歡《女收藏家》多一些。《蘇珊娜的故事》中,按照片中的語言,最後蘇珊娜完成了自己所謂的“複仇”,複仇這個詞本身更帶有男權色彩,這個平凡、緩慢、略帶傻氣的女孩在離開他們之後突然變得多金大方,更在最後找到了一位帥氣的未婚夫,蘇珊娜并沒有急于去證明什麼,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調整生活,這并不符合兩個男孩的價值觀,因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仍隻認為高檔餐廳、舞會、高個女人、機靈善談…便是美好的,值得去崇拜的。但作為女性來說,我本人并不認為蘇珊娜要去複仇,複仇要帶有太多情感和計謀,談複仇就得談輸赢,而談輸赢更是男性偏好,女性們更多的則是包容,蘇珊娜算是兩個男孩的老師,讓他們可以對女性有一種由内而外的審美升級。

《女收藏家》中,無論是景色、靜物還是房間的鏡頭都極其富有格調,侯麥對于色彩的運用信手拈來,總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溫存和美感。這樣美麗的基調下,艾德林售賣的古董花瓶和作為“男人收藏家”的海蒂相得益彰。在這部影片中,男人們似乎又長大了一些,他們不再每天上學下課,而是在工作和休息之間選擇做一個虛無主義者,度假休閑似乎更能滿足他們對精神的渴慕和對世俗的厭倦。而片中的女性卻貌似生性懶惰并無忠誠度和道德觀可言。但用海蒂自己的話說,她隻不過是在尋找那個對的人,可惜一直沒有找到。我不确定她說的一直沒有找到到底是什麼意思,因為在《女收藏家》中,海蒂一直都在夜不歸宿,身邊的男人已然數不勝數,我想她或許是希望自己還會遇到更好的人。不僅如此,同蘇珊娜一樣,看似沒有什麼特點的海蒂實際上也有自己的計劃,面對二人的嘲諷,她總是露出那種自己的邋遢事被無傷大雅地揭穿後不好意思的微笑,讓你覺得她還挺可愛的,也沒法再繼續論斷下去。慢慢地,人們會習慣她的存在,甚至最後她和那個買花瓶的富商走後,第二天艾德林居然還會煞有介事地與富商争辯。

在人生當中的某個階段,你會覺得基本上所有事情都沒有意義,繼而陷入一種對虛空的執着和輕微的郁悶。三個年輕人訴諸于不同的排遣和療愈方式,一方面書籍藝術是永恒不變的良藥,另一方面人與人的聯結更是将存在感強化的方式,而海蒂的存在感便是從她一直不變的收藏男人中建立的,影片中有一段長達60多秒的路邊咖啡館平移鏡頭。這些匆匆掠過,雖然少了逐個深入的體會,但卻留下了對整個街景的印象。

...



額外的話:

侯麥總是能淩駕于倫理道德之上,把男女之事描繪和叙述的極具藝術般美感。像領略櫥窗裡五顔六色的馬卡龍,美好而愉悅。于我,看多了也不乏甜膩之感。但對于這種法式的情情愛愛,新浪潮中,恐怕隻有侯麥才能做到如此精緻與富有格調了吧。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掠影簡記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