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麥的《六個道德故事》的最後一部,男女之事進入家庭婚姻,有閑中産階級男人的無聊午後,人在巴黎,家在郊外,望着街上來來往往的,匆忙的、躊躇的、迷茫的、孤單的、結伴的女人們,她們出現然後消失,好像一直都是那麼美麗,永遠不會老去。他已經結婚,知道自己不會真的去引誘她們,但他也會害怕這樣的午後,漫長的午餐後的無聊時光,像是會消磨婚姻的權利,或許有一天,想象會成真。

記得李宗盛在有次采訪中說自己成熟了之後,眼中的每個女人都是美麗的,他改變了自己欣賞女性的角度,看到的盡都是她們可愛的地方。這和片中的那個男人如出一轍,“在我結婚後,我覺得所有的女人都是迷人的,在她們最世俗的角色中,我給予她們一種神秘感,那是我曾經幾乎全盤拒絕的。”,還在學校修審美學時候,讀到過“後花園是女性情感的出口”,殊不知,情感的出口哪會隻有女人才需要,這人來人往的巴黎街頭在一定意義上不也正是這已婚男人情感的出口,他可以選擇用逛街來打發時間,但免不了還是會在櫃台小姐的“推薦”下糊裡糊塗地買下跟自己風格并不搭調的羊絨格子衫。

我也一直很喜歡從窗外望向人群,甚至幹脆出去加入到他們當中,地鐵、廣場、公園、商場…因為你們很近,近到在諾大的世界相遇,但又其實很遠,遠到每個都是陌生人,擦身而過,便是永遠。你們為彼此并不認識彼此而欣慰,既能保留一份安定的孤獨感,又可以增加一種沒有完全與世隔絕的參與感。這可能是真正的平衡,在這樣的情形下,你可以很好地思考。

...

...

《午後之愛》中男主人公大段的獨白,會讓你感歎于他那些坦誠而真摯的思考,甚至也會對他的那些個中産階級壓抑和苦悶有點理解。事業穩定的他有一個公司,兩個秘書,喜歡在下午兩三點的時候錯開高峰吃午餐,有時妻兒會到市區和他一起逛街,但大多數他都是漫遊在這無所事事的午後,帶着未被填補的空虛和沮喪,對另一種情感的渴望。直到這個過去相識的女友重新出現在他的生活,她好像很自由,身邊男友沒有斷過,生活看起來也并不拮據,大方地出現在他辦公室還給他的兒子買小衣服。她讓他漫長的午後變得有意思和有活力起來,她的每次出現都帶着新的消息,無論是否糟糕或是美好,有時她像男人一樣表現出硬朗和現實的一面,有時又帶着精緻的妝容和曼妙的身姿。

他倒從來不抗拒她的出現,反而慢慢變成期待,直到她要求他們晚上見面。但她沒有意識到這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經過一番鄭重其事的心理建設,他向妻子撒了謊,但那晚她沒有出現。他在生意場上并沒有如此婆婆媽媽,但這些兒女情長,卻令他窘迫不堪。

或許他們的愛隻存在于午後。她換了住址,這房間很好,開放式的浴缸連着廚房,正對面便是她的小床,可面對她的引誘,他最終還是選擇離開。郊外的下午或許更加無聊吧,他帶着莫名的負罪感,戰戰兢兢地回到家,家裡有他的妻子,還好,沒有别人。

...

...



額外的話:

本篇也不乏侯麥一貫的經典配色和獨白,他的法式小資情調是我們了解另外一種風格的極好窗口,以下是影片人物的獨白或對話摘抄:

“ 我愛人群就像如愛大海,不是為了被吞噬或者迷失其中,而是為了就像一個孤獨的海盜一樣在此遨遊,滿足于被潮水帶走。然而在它分開或者驅散的時候,自己奮力向前遊。就像海洋一樣,人群讓我漫遊的頭腦神清氣爽,幾乎我所有的意念都産生于街道。甚至和工作有關的那些。”

“ 如果現在我有一件事不能做到,那就是引誘女孩,我不知道要說什麼,也找不出和她搭話的理由,我對她無索求,我能跟她說什麼呢。但我感覺婚姻正包圍着我,剝奪我的權利。我想逃離。對安靜的快樂的渴望,無止境的在我面前延伸,讓我沮喪。我發現自己想念那個時候,不太久前,當我也經曆期待的劇痛時,我夢到一種生活。隻有初次的愛和最後的愛組成。”

“ 我對自己說,這些過路的美女,隻是我妻子的美的延伸,她們豐富了她的美,也得到了她的一些美,她是美女的證明,反之亦然,當我擁抱海琳時,我擁抱了所有女人。”

“ 我不能愛一個總是窺探我思想的,一個我熟悉的人,即便他是好意的。”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掠影簡記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