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是我》:否定,一封抵達終點的信
雅克·拉康在1956年召開的關于愛倫·坡的小說《失竊的信》的研讨班中提出:“一封信總能抵達它的終點。”回顧卡拉克斯四十年的電影生涯,從《男孩遇見女孩》起他就寫了一封信,一封關于自己、電影、世界的...
雅克·拉康在1956年召開的關于愛倫·坡的小說《失竊的信》的研讨班中提出:“一封信總能抵達它的終點。”回顧卡拉克斯四十年的電影生涯,從《男孩遇見女孩》起他就寫了一封信,一封關于自己、電影、世界的...
1. 原著中,多克先打電話才去吃的飯,兩個空間一直是單獨分開的,小說的寫法當然保證了空間的完整性,但最重要的是引出生活在戈蒂塔海灘的衆人,呈現戈蒂塔的風貌。電影中明顯為了減少人物出場,所以這樣設...
昨天看了《封神》,可以說算是毫無意外也不驚喜的一次觀影。《封神》有做的不錯的點,但這些點在極度混亂的宏大叙事體系之下又顯得隻像是偶爾點綴兩下,很是乏力。基本上我們可以看出烏爾善試圖去打造一個史詩...
2023年1月8日,《一代宗師》上映十周年。2013年初,王家衛攜自己一部拍攝周期長達十年之久的功夫電影《一代宗師》重新出現在大衆視野之中。人們都在等待蟄伏了如此之久的王家衛交出了一幅什麼模樣的...
1991年蘇聯解體,世界正式進入後冷戰時代;次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分離成六個獨立的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便是其中之一。而在馬其頓共和國成立後,卻遭到希臘的經濟制裁,并且馬其頓又因為...
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在文章《傑作:溫别爾托D》中提出了“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一說,此學說先是對其先前在《攝影攝像本體論和完整電影的神話》一文中提出的“影像與客觀現實中的被攝...
2019年,彼得·法雷裡執導的公路片《綠皮書》一舉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近二十餘年,從《撞車》到《為奴十二年》再到《綠皮書》,種族主義電影不斷在頒獎季上斬獲大獎。這類電影不間斷的發行,使得種族話題...
“誰來監管正義”改自“誰來監管守望者”——《諷刺詩集》第四卷“尤維納利斯”,347行1987年托爾特别調查委員會報告将此句作為引語。(本文寫于2022.3.13)完全數不清看了多少遍《守望者》,...
(無名男人離開時那段)兒子:我再也無法看清自己,因為我和他人的共性已悉數消弭。我本和别人一樣無論外在還是内心,多少都有缺隙。而你讓我煥然一新,掙脫自然法則。當你在我身邊,我毫不知覺。如今我已了解...
I 'm always gonna love you今天是2022.2.14,《愛樂之城》于大陸公映五周年,也是我認識塞巴斯蒂啊和米娅的第三年。第一次看《愛樂之城》還是在高一的時候,那...
今早打開這部電影前,正焦慮于自己的考試,無心做事,便打開了這部前幾天也推給了女朋友的《我殺了我媽媽》。16少年寫下的劇本,正和我年齡相仿(剛十七歲不久),而本片中的主人公也正是我的年齡。盡管頗有...
借《睡魔》一句話:“夢境出現,現實消亡,它們此消彼長。”借着喜劇的外衣,米洛斯弗爾曼拍出了一部嚴肅而又荒誕的傳記片。在他風格化的影像下,一位喜劇天王演繹另一位喜劇天王,引領我們穿梭在悲喜之間,行...
世界荒唐如此活着或者死亡于我而言沒有區别我與死亡如同夥伴如同知己身着整潔房間簡陋我注定不屬于這個世界我也感受到你身上的絲絲溫暖想靠近你發覺已經不可能生亦何歡,死亦何樂我是殺手,我以我的方式為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