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Offret(1986) Lesacrifice/TheSacrifice

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編劇: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主演:厄蘭·約瑟夫森/蘇珊·弗利特伍德/艾倫·埃德渥/古德·吉斯拉德提爾/斯文·沃爾特/瓦萊莉·邁蕾絲/菲利帕·弗倫岑/湯米·謝爾奎斯特

語言:瑞典語/法語/英語

類型:劇情

上映日期:1986-05-09(瑞典)/1986-09-06(多倫多電影節)

瑞典/法國/英國 149分钟

犧牲Offret(1986)的劇情介紹

評論家亞曆山大(厄蘭·約瑟夫森ErlandJosephson飾)在瑞典的家中慶祝自己的五十歲生日,年幼的小兒子剛做完咽喉手術不能發聲。兩人在靜默中種下一株樹苗期待它生出綠色的枝葉,然而就在當天晚上,電台廣播了一則發射核導彈的消息,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将爆發。絕望的亞曆山大向上帝祈禱不要發生戰争,甚至他願意奉獻自己的一切來阻止世界末日的來臨。期待世界重生的亞曆山大在心力交瘁的情況下,燒毀了自己的房子。在熊熊大火中,亞曆山大被救護車送進了醫院。小兒子來到岸邊繼續為他們共同栽種的樹苗澆水,一切似乎又恢複了平靜。
蘇聯著名電影大師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生前執導的最後一部傑作《犧牲》,榮獲1986年戛納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在内的四項大獎,并提名金棕榈獎最佳影片,于1988年榮獲第41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犧牲Offret(1986)的短評

  • 熊仔俠

    亞歷山大比《鄉愁》裡的多米尼克還要自私。儘管電影的長鏡頭和場面調度力量十足,但是電影流於一個在末日為引子之下的精神自白過程。這讓人感到冗長和吃不消。自老塔被逐出蘇聯之後,兩部長片失去的似乎不僅僅是曾經賴于電影生存的母語。這樣的放逐隻為老塔帶來虛假的自由和更多不必要的思考。

  • 羅仲嶽

    晚年的老塔變得這麼絮叨,很多橋段拖沓得尴尬症都要犯了。宗教指涉那麼明顯,真的不用對着油畫拍這麼久啊。女仆都叫瑪利亞了大家都明白啊。《鏡子》和《鄉愁》裡大段夢呓一樣的詩歌呢?這裡邊變成了Alex 和Otto 的絮叨。快找瑪利亞。哪個瑪利亞?就那個瑪利亞,趕緊睡了她。我不知道你想整啥……

  • 陀螺凡達可

    19.10.2009-- 電影符号分析課。值得鑒賞。

  • 卡列甯的微笑

    找到一個《犧牲》的新版本,字幕好多了,于是又看了一遍,終于理解了整個劇情。我願意把中間那段核戰争的情節理解成一場可怕的夢。仍然有緩緩移動的長鏡頭、若有若無的聲源不明的聲音,比前面幾部片子少了一些詩意,多了一些舞台劇式的場面調度。與《鄉愁》一樣,這部片子充滿了老塔的宗教情結和終極關懷。

  • 李可笑

    塔可夫斯基太孩子氣了,顯然忘了自己無非是個傳媒藝人而非超人;況且,凡人真的需要拯救嗎?超人有問過凡人嗎?凡間過得好着呢,凡人隻把超人的出現當作一種祭祀的儀式,用來維系現世的循環往複,凡間根本不值得為其貢獻非凡的才智

  • 蜉蝣

    隻說我看懂的部分:回歸童年,舍棄自我,展現神迹;用戲劇式極簡表演解構複雜劇本;延樹木伸展方向上搖與俯瞰大地和微縮房舍的對比鏡頭;由自言自語、思辨,直到放棄語言;标志性橫搖中保持平衡構圖,甚至成為半環形運鏡;結尾長鏡頭和所有鏡像的運用都太牛逼,遠遠超越其他導演。影調純淨,音效完美。

  • 冰紅深藍

    老塔遺作,1986戛納評審團大獎。1.絕望,祈禱,信念,獻祭,犧牲,希望。2.影調和色彩變換,灰暗陰冷的畫面散發如臨深淵的末世氣息。3.微縮房舍同[鄉愁],神迹展露(浮空聖交)似[潛行者]。4.老宅燃火的長鏡驚為天人!5.結尾希望之樹,想及[霧中風景]。6.由伯格曼班底資助拍攝。7.獨白話唠後接戲劇化。(9.5/10)

  • 胤祥

    其實老塔要說的話很簡單,我們這個世界,不能更好麼?

打開App,看更多熱門短評

犧牲Offret(1986)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