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美食向導》第四集中,陳曉卿來到浙江溫州尋味。領會一陣當地特色的風土人情和建築街景後,他開始細細品嘗美味的當地吃食。從精心烹制不油不膩的熏鴨,到分解工藝複雜又精細的鮸魚,在人均不到四十的街頭飯館嘗一碗豬腸面,也體驗了一把曆久依然價格親民的飯攤。

...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招牌食物,飯攤老闆端上的盤菜卻擊中了我的知識盲區。據說從唐代之前就已經在餐桌上頗為常見,跟口感相近又和蘿蔔是競争關系,而且還有個厲害之處,隻要在全國各地的溫州菜館一報上大名,就能引發老闆的敬意。沒想到經濟發達生意遍全球的溫州,卻保留了這種農耕時代千年傳承的老味道。

...

在随後的美食之路上,非常欣喜地看到了我老家的特産梅幹菜。但做成片中那種胖滾滾的肉圓,卻又是溫州菜特有的手法,我非但沒吃過,甚至都是第一次見到。聯想到片中财經作家吳曉波講述的溫州人模仿米蘭時裝周的服裝模仿、一月之内賣遍全浙江的商業實力,我也對溫州人的經營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看來無論服裝還是餐飲,内在的門道都有相同之處。别處的美食來了這兒,迅速就沾染上溫州特色,轉而又吸引起外來的目光和舌尖了。

...

陳曉卿獨自來到村間,吃了一碗蒲瓜麥面。蒲瓜這種蔬菜也是我非常熟悉的,因為外觀頗似葫蘆,我小時候還會玩得愛不釋手。但從小吃的家常菜裡,都是拿它來炖湯或者跟肉絲之類的一起炒,從沒試過跟面條一起。隻見那碗麥面端出來,蒲瓜土豆面條簡簡單單三種食材,清素淡雅,不能更适合冬天吃胖了正在控制體重的我,恨不得立刻就來上一碗。随後陳曉卿又見到了村民将蒲瓜切成薄片,拼成床單一般的大面積烈日下晾曬成一種百搭食材,以其極強的吸附能力跟其他食物搭檔,可蒸可炒葷素皆宜,每一種搭配都看的我垂涎欲滴。真是沒想到,從小吃到大的日常蔬菜,還有這麼長袖善舞、銷魂誘人的一面。

...

紀錄片中不斷提到,溫州是早期民營經濟的發源地之一,溫州人頭腦靈活,經商有道,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而這次探尋溫州美食的秘密,陳曉卿也在試圖解答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造就了溫州的味覺系統特别的獨立?說實話我也一直對此頗為好奇,身為一個浙江人,從小吃本地菜系長大,我能夠非常清楚地辨别,溫州菜就是有一些跟其他浙江菜與衆不同之處。是它的食材,是用料,還是商業機密一樣不能公開的烹饪手法?以我有限的饕餮和下廚經驗,實在是不足以回答這麼艱深的問題,正好就在這紀錄片裡,跟着陳曉卿導演一探究竟了。

...

他從城市到農村又回到城市,從晌午到深夜再到清晨,随着一次次大快朵頤和與好友的暢談,秘密也漸漸揭曉開來,而且整個解謎的編排手法也頗為細膩。先是在跟勇哥和吳曉波聊天的當兒,不經意地抛出一些線索,隐隐暗示溫州弄潮兒和傳統并存的特征。接着又在介紹一些美食時涉足它們背後悠久的曆史,講述它們的味道一如當年的特點。當答案呼之欲出時,他又話鋒一轉,聊起了溫州這座城市本身的久遠曆史,最後終于在觀衆也将自行領悟的當兒,順水推舟地完成解答。

...

原來是近千年沒有改變的傳統智慧,在車馬喧嚣的時代靜靜陪伴着溫州人的味蕾,讓他們的食物有一種跨越了時代的與衆不同的風味。再接着講到馄饨時,陳曉卿也終于不再賣關子,順理成章地來一句“這還不是它從前的樣子”,于是加入一段街頭等待三輪車攤販馄饨的到來,雨中的場景帶有幾分浪漫的煙火氣,把溫州美食的探尋之路做了深情的升華:有時候我們吃的不單是食物,還是記憶中的時光,遠去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