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侯孝贤电影信徒,近些日子,听到各路影迷朋友赞美《春江水暖》为“杨德昌剧本结构”“侯孝贤镜头内核”的时候,免不了抱着高期待与些许激动的“姿势”打开了这部《春江水暖》。

开“卷”之时我接连赞美,感慨内地方言电影又有大旗。但随着影片慢慢流动,我的热情与观感渐渐下滑,也从开卷预设的五星降到如今两星。

所想甚多,故写下几个,个人的想法。

...

1角色

可见的,《春江水暖》奶奶一角无疑是《一一》中外婆与《童年往事》祖母的合体,但所呈现出来的却只有“普法栏目剧”水平。首先作为“生活化”的电影,角色的转向,情感,以及所念必须是非常明确。

《一一》的外婆自始至终所念所想的一切就是“同堂”与“鼓励,陪伴”,因此《一一》的每个角色都是以“倾诉”“聆听”线索展开,大家庭环境的群像更密集,也使得每个所存在的角色立体。

《童年往事》的祖母,心心念念的只为落叶归根,重回故土。因此影片的菜花田路也好,父亲病逝也罢,皆是为祖母“归乡心而不得”做一个完整的铺设。

而《春江水暖》的奶奶,文本打造的“失智”不明确,没有一个准确的内在逻辑于里,感情转向也几乎为0铺设。以至于结尾导演目标,奶奶倒在小舟上的长镜头存在着的内容留白和情感留白立不起来,空洞乏力,极缺支撑。

...

2地域方言

既然导演目标是土生土长的地域生活电影,方言肯定是,亦必须是作品本身的亮笔所在,贴合地域本质。

而此片在方言处理上却渐渐将亮笔转为败笔。

孙女不会说方言,可理解为教育所然。

家庭起点奶奶不会说方言,一开始我也会转着念头想,试着用另一个角度思考可能存在的“非本土生长”。但随着渐进,我发觉这种设定越发不自然,渐渐背对了“影像生活化”的本质。或许设定上奶奶“失智”是弥补此处漏洞,若有力挽狂澜,我亦会赞美,但拍生活片显得反常识,反生活,尴尬如低劣学生作品又是另一码事了。

...

3表演,研磨

入豆瓣这些年来,看友邻及热门短评,渐觉大部分影迷将视听看得比表演重要。但作为曾经想当演员,学了两年表演的我来说,秉持着的观念是:视听是外功套路,表演是内功心法。所有的非实验性质电影都必须以表演为先行,而非视听。更别说此类生活化地域化影像。

首先,《春江水暖》采用素人表演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好坏都是极端,最经典例子莫如《童年往事》和《平原上的夏洛克》。而《春江水暖》在我这里成功打败《平原上的夏洛克》成为后者。而拉回影片进度条,重看表演我所认为的表演败笔(老师讲课像念台词,柳树边两人笑谈人生即便在镜头辅佐下仍显尴尬)。总结出来的问题就是欠研磨。

研磨有多重要?侯孝贤御用编剧朱天文于《最好的时光》曾言,侯孝贤电影用素人剧本只给一半,其余一半靠演员自由发挥,依靠生活化的潜意识去发展。喜欢的,好的留下,不好的删走,把喜欢的剪接在一起,这就是电影。(原文内容大致意思。“年代久远,记忆淫灭”许多记不得了)体验与创作者的研磨,生活化电影必不可少的两部分。更何况又是效仿侯孝贤大量长镜头辅佐,体验感与研磨表演的缺失,岂不成为败笔?

再一看侯孝贤电影,《风柜来的人》中不经意间一句(这又不是风柜)。《童年往事》里祖母抛芭乐,《海上花》那些几乎使用不到的女孩房间道具。都无疑是生活化最平常且最好的样子。

看似随意,没有目标,却非常明确的目标这是生活电影导演该有的。哪怕是我个人不太喜欢的陈哲义都做到了这一点。而《春江水暖》就是太学院,似乎每一分都是一个“粗滥”的分镜,美丽而不细腻。

再一看,经过侯孝贤点拨抛弃大量分镜的是枝裕和处女作《幻之光》,那种细腻情感,生活风味的暗流涌动,不美但生活。细碎的内核冷静清晰,深远宏大。

...

成在作者,败在生活。此片无疑是内地地域电影的一个鼓舞,意义也可能会深远。但请各位友邻真别说这是侯孝贤电影的空间延伸了。打气质,写实,文化,生活影像还原,选择分镜,轻视表演,长镜头忽略内容,这几点就已经和侯孝贤背对违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