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首場,看完後被影片的冷靜刺骨深深觸動。
後勁非常大的導演處女作,細膩溫柔、冷酷嚴肅,在社會議題是戀童癖與兒童援助社會服務中心的背景下,以12歲小女孩「達爾瓦」因母親離開而被戀童癖父親作為性客體的錯愛童年為切入點展開叙事。随着兒童援助督導員的不棄幫扶,她在收容所遇到了珍貴的友誼,伴随着母親角色的最終回歸,為她帶來了正向的價值與愛,達爾瓦在此過程中逐漸找回自我,并意識到她對成年男性的“愛”是被戀童癖父親控制和教化的曲意迎合。裹挾着愛的性對于不谙世事的少女來說宛若一顆毒藥,在她沒有形成健康愛情觀和世界觀的年紀,任何超越自身認知範圍的壓迫關系都是一種權利剝削。
自我意識:自己世界的局外人
女性導演在同一題材的表達方式上和男性導演有着不一樣的視角。比如在呈現瓦爾達痛苦且不自知的内心世界時,不着重刻畫施暴者作出的行為,而在于呈現這些行為已經對她造成的後果,讓觀衆以第一視角帶入達爾瓦扭曲的愛情觀:父和女為何不可相戀、愛一個人就是要和他發生性關系、他從未強迫都是我自願的。這些自述她講得輕巧流暢,全然沒有意識到是她戀童癖父親灌輸的來自父權的思想體系,她在自己的世界是一個局外人。另一個讓人痛心之處是,達爾瓦在收容所的非裔舍友薩米亞告訴她,在收容所和在學校是完全不一樣的,收容所你說什麼都可以,但學校不行。這句話令人傷心,無法選擇原生家庭的小孩已經從心底将自己劃分為“局外人”。
身份轉換:悲慘世界的開場,也會有天使降臨
片中特寫鏡頭占全片大部分篇幅,成熟着裝、性感表現、在見父親前像見情人般化妝的微焦特寫,豐富地展現着她内心畸形的愛,直觀呈現着戀童癖父親對女兒真實内心世界造成的深不見底的摧毀。
電影場景中出現多次的櫃子、陽光,是達爾瓦完成身份轉換的場景。第一次躲在櫃子裡睡覺,是她的舍友薩米亞用香煙戲谑着把她熏出來,告訴她女人也可以吸煙,而不是她父親說的“吸煙的女人不優雅”;第二次躲進櫃子睡覺,是達爾瓦熟悉地将來自成年男性(督導員)的安慰擁抱視作愛的表達時,被對方推開拒絕後的應激反應,她一路狂奔回和自己父親住的殘破小屋的櫃子,将自己鎖起來,但是第二天睡醒後,陽光灑在淩亂地面,化妝鏡折射出一道燦爛光譜,瓦爾達拿起剪刀徹底減掉被父親精細設計的“棕色長發”,終于讓她徹底完成身份認同轉化:從女人變成了女孩,從超越她年齡的欲望凝視客體,變成了屬于她的12歲模樣。
“櫃子”,是她極度缺乏安全感時的避難所,“陽光”,是她每一次沖破内心防線時的指南針。
在督導員的車後座,一縷陽光打在熟睡的達爾瓦的側臉,像是她錯位童年的一絲希望。她将來自外界的挑釁轉化為攻擊,收獲了收容所其他朋友的大力支持,這時的薩米亞和所有同伴是她的陽光。她每次搞砸一切,督導員的不離不棄也是她的陽光。最終母親終于找到了重新成為“女孩”的她,母愛是她最溫暖的陽光。電影場景從昏暗到明亮,達爾瓦從桀骜不馴變得溫情柔軟,悲慘開局的她也值得擁有守護天使。
影片是開放式結尾,是關于她戀童癖父親的庭審戲,可以從更加正能量的角度去理解,即法律是所有不公的底線,人心如太陽般不可直視,但正義與愛永遠像陽光普照大地。也對應着影片裡那句台詞:“你說了不算,法官說了算”。
社會議題:家庭尚存最小單元的權利剝削,真實世界的惡隻是冰山一角
戀童、兒童虐待話題在西方國家的熱議程度一直很高,這些行為遭受的法律量刑一樣備受争議,尤其在揭露懲處一些身居高位、手握權力的精英階層、政治團體時将更加困難,隻要有需求,灰色利益鍊就永遠存在。“那些虐待兒童的人, 用權力掩飾暴行,沒有任何良知,也沒有停止的意願,他們不受法律控制, 因為他們就是法律”。
《達爾瓦》這部片子隻是一個很小的切口,足以窺見“戀童”犯罪的潛在性、普遍性,甚至發生在以家庭為單位的最小單元,而受害者不發聲,犯罪就如同冰下暗湧的冷水,就像深藏在櫃子裡的黑暗一角,永遠無法見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