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观影旧文,因为觉得这部电影非常搞笑。

...

王:匪夷所思的变态政治强人

发哥的演技真是棒极了,一丝不苟地执行了导演的意图,把一个十恶不赦的无耻之王演活了,同时也把他以前塑造的邪中有正的一系列经典形象通通颠覆了。如果说《雷雨〉里的周朴园还有一点点人性,那么《黄金甲〉里的大王简直就是个匪夷所思的魔鬼。周朴园对复活的侍萍虽然很紧张,但也确实拿出大笔钱财来封口和补偿,而大王对前妻及其家人则必欲斩草除根。然而此二人似乎又确实很怀念自己的初恋,如同插队回城后飞黄腾达的知青怀念小芳一样——当然,如果小芳真的带了私生子进城来找他,他才不会有什么好嘴脸!与其说他们怀念的是那个女人,不如说他们是怀念自己那个青春单纯的时代。这样似乎可以解释王为什么那么喜欢那个窝囊废的大儿子,因为那是他青春的纪念。可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政治强人,他居然宁可把自己辛苦篡位得来的江山交给大儿子,又与他一贯的理智冷酷表现不符。为了大儿子杀死小儿子,这可以理解,可是非要花时间和力气把自己的小儿子打烂,似乎实在没什么必要。通常政治强人都是达到目的即可,没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导演这样狂热地表现王的残忍,只能满足观众的感官刺激,而并非正常的剧情需要。

功成名就的人通常最憎恨知道自己以前不光彩底细的人,这可以解释王狂热追杀蒋太医一家——不仅因为他老婆是自己的前妻,也因为他知晓自己毒死王后的阴谋。可是后来蒋太太拉了女儿来金殿对案,将王的丑事和盘托出,王后将太子与妹妹乱伦的真相也揭发了,小王子又大骂哥哥与母亲私通——这么多家族丑事肯定也被王事先埋伏在房梁上那群蜘蛛侠听到了。可是后来也没见王怎么处置他们。导演为什么要放过这个再次证明王的阴险毒辣的机会呢?


...

王后:自私的白痴行为艺术家

据说巩俐塑造的这个王后是又一个张艺谋电影中反抗男权统治的女性形象。这种形象以前在别的艺术作品中也见到过,不过男性艺术家笔下的这种女人,不是被妖魔化就是被白痴化。这个王后显然是后者。还有不少观众说她是有心计的自私女人,自私是一定的,心计我可没看出来。

...

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王后,国王在20多年的夫妻生活中与他生了两个儿子,也不能说是毫无恩爱吧?当然,后来感情是破裂了,不过这似乎也不是因为常见的第三者插足之类的原因,因为电影并未反映王如何荒淫,王似乎只是一直思念前妻(当然这再次证明了大王的变态,他篡位不是为了美味和美色,而只是为了权力,或者再加上大把的俗不可耐的黄金家具?)。王后立刻就像个五四后的进步女青年一样不甘心起来,要追求爱情。可是,作为王后,她什么样的男人不可以找?偏要爱上太子,而且通奸3年后依然不依不饶。作为一个妻子,她的出轨实在无度,作为一个王后,她也太过无耻。

那么作为一个母亲呢?她为了自己活命为了自己能快活,不惜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推出去送死。明知造反没有把握,明知太子会告密,明知王已经有准备,她还是要照原计划执行,理由是“菊花绣了,总要开一次”。这种不计后果只求痛快的做法与白痴何异?为了撺掇元杰造反,她开出了让元杰继承王位的诱人条件,可是当太子知情后,她并未采取任何保密封口措施,甚至当太子自杀时她还要救他,她的做法实际是把自己的儿子推上了绝路。在儿子和情人之间,她选择了情人。后来当小王子元成杀死太子后,伤心欲绝的她又把小儿子独自留给暴怒的禽兽丈夫去抽成肉泥,自己只是冷漠转身毫无所动。在在儿子和情人之间,她再次选择了情人。她的做法已经超越了一个正常母亲的表现。最后,儿子都死光了,只有她还厚着脸皮活着继续喝药。

那么她一定是位可敬的爱情至上主义者了?——很多观众这样感叹。可是看她对情人又是怎样的呢?王后不顾及年龄和身份,一味纠缠太子。太子想去边疆历练躲开王后,同时带上蒋蝉去开始新生活,王后百般不满。为了留住他也保住自己,王后还要发动政变。可是一旦政变成功后又怎样呢?太子称王的话,必遭天下唾骂;元杰称王的话,太子又将置之何地——太子的存在对于元杰是个威胁,杀不杀呢?这本身就把太子推到了危险的境地。而且,无论谁称王,王后都不可能正大光明地跟太子在一起,顶多只能逼迫他继续做自己的面首。毕竟这不是《雷雨〉的时代,繁漪可以要周萍带她私奔。王后的做法其实完全没有为太子着想过,作为情人,她依然是自私的。

那么作为一个自私的政治家呢?王后出身梁国公主,按说也该有点政治头脑。可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像陕北农妇一样蛮干的白痴女人。剧中的王对于王后虽恨之入骨,却始终不敢公然惩罚,显然还是对其娘家有所忌惮。王后却从来不曾考虑过要利用自己娘家的势力来敲王的软肋,而是一心一意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干。那么她有多大力量呢?论儿子,她只生了两个,都拿去送死也不够;论菊花,她只绣了一万朵,从兵部招到一万个士兵——老天,反正也是宫廷绣坊来绣,她怎么不多绣几万朵呢?论智谋,她并不会周密计划,甚至到处泄密。送菊花给兵部的事连太医都知道了,3个儿子也知道了,王也知道了,而她明知这一切还是要鸡蛋碰石头。又是绣菊花又是当着儿子喝毒药,整个造反过程被她整成一场行为艺术表演。最搞笑的是图穷匕见一场,王后脱了外衣戴上菊花巾,埋伏的金甲兵冲进来包围了王。王也脱了衣服,一群蜘蛛侠从天而降——不愧是夫妻,连杀人都不约而同选择脱衣为号。


...

元祥:懦弱无耻的白痴大哥

《雷雨〉里的周萍虽然也懦弱,但也有些可取之处。而这位太子殿下实在文治武功样样稀松。当弟弟在边疆历练时,他呆在宫里成天泡妞,甚至上了继母的床。说到武功,不必说他那英明神勇的父亲了,就连他那人到中年的老妈都打不过。说到政治谋略,他对继承王位一事惶恐不已。说到造反,第一反应就是怕大家以为是他干的,怕谁以为?自然是他那个心狠手辣的老爹。他跟蒋蝉通奸,一被继母发现就吓得要死,好在他还知道为蒋蝉求情,算挽回了些许形象分。皇后要造反,他第一反应就是吓得畏罪自杀——自杀还找不准地方,没割到要害。父亲来病床前一通煽情,他立刻毫不犹豫地告发了继母(也是自己老情人)的造反计划,以便赢得父亲对自己乱伦的原谅。其实王后送菊花给兵部的事连蒋太医都知道,王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元祥要么是白痴,要么是纯粹为了向父亲买好。到了最后,跟《雷雨〉里羞愧自杀的周萍不同,元祥在得知自己与妹妹乱伦后,只是责怪继母不该说出来,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还得靠小弟弟来结果他的性命。

这样一个扶不起的无耻阿斗,居然大得大王欢心,不惜为了他而把小儿子打成肉酱。看来这大王的品味也确实有问题,说大王是枭雄,实在抬举了大王。如果说《雷雨〉里的周萍还有些儒雅风度和思想深度吸引繁漪,那么这位祥太子实在无法让人看出他的长处,不知道王后怎么会那么狂热地看上他的。也许王后厌倦了大王那样的强人,就喜欢懦弱型男人?


...

元杰:愚忠愚孝的白痴将军

前述三位演员都是演技派,成功诠释了导演的意图,把3个招人讨厌的形象诠释得惟妙惟肖。而周杰伦同学则完全不会演戏,所以脸上总是一副傻乎乎的表情,好在大刀耍得不错,下次演唱会可以加个新节目了。

按导演原来的意图,元杰本来是个恃才傲物不甘人下的主。因为犯了错(王不给你的,你不能抢),被派去边疆戍边3年。3年后杰王子武功很有长进,但还是打不过坐姿的父王。3年来杰王子野心消磨了不少,又被父亲打败,彻底服气了。现在他的理想只是回家孝顺母亲,哪知道她母亲在他离家的3年里跟他大哥又勾搭上了,被他父亲处以慢性死刑。杰王子也不详细调查一下父亲要杀母亲的原因,也不计较自己是否鸡蛋碰石头,母亲指到哪里,他就杀到哪里。他的动机不是为了王位而杀父,而只是为了母亲能活命。对父亲,他从无杀念。可是他也从未想过造反的结果,如果失败,他必死无疑;如果成功,他不孝的罪名也做定了,而且他又将如何处置大哥呢?

杰王子不但没有政治头脑,连必要的军事头脑也没有。一场必败的仗,他也要去打,有什么意义呢?母亲是白痴、疯子,他也跟着犯傻。他在边疆3年的西北风都白喝了。身为值令官,居然连父亲的大批兵马调动都没有发现,别的不说,那些大块的盾牌究竟是怎么运进宫中又掩藏得那么好的呢?

杰王子除了耍大刀,实在没有别的本事,枉然那一身功夫一片忠心,只能做将才而非帅才。最后到死,他也不知道母亲的私情,也不知道母亲只是在利用他,母亲真正在意的只是她和她的行为艺术。说到此,不由得要为这个傻得可爱可惜的王子一叹!


...

元成:青春期叛逆的白痴野心家

很多人说影片最精彩的就是小王子刺杀大王子的情节。其实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这个情节与《雷雨〉不同,出乎大家意料而已。论其深刻,倒也未必。小王子这么做的真正原因不过是青春期冲动,为了引起父母关注而已。结果只是有力证明他的父母确实不爱他。母亲任由他被父亲打成肉酱。

有人说这个情节反映了宫廷斗争污染了孩童的纯洁心灵,很深刻。我可没觉得元成有政治斗争的意识。趁人家造反,自己杀兄逼父的行为很幼稚,也很自不量力。其实起先导演铺垫了很多元成的野心,从他在深宫阴影处洞察一切的表情,到他屡次在父亲面前表现自己,再到他主动请命担任值令官。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这个小王子的勃勃野心——他与他的哥哥不同,他更像他那老谋深算的父亲。


本来我以为导演会安排小王子做终结者,比如他担任值令官不成,就担任了重阳节的后勤礼仪工作。然后暗中在酒里下毒,最后杀了杰王子的大王在心满意足大吃大喝时中毒,在父亲临死前,小王子杀死大哥,自立为王。然后为了惩罚丢脸的母亲,命令她继续喝父亲留下的药——历史重演,篡位者被篡位,渴望摆脱悲惨命运的皇后又落入了夫死从子的命运轮回,多深刻!恶人自有恶人磨,三个王子中终于有一个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可惜导演的想象力有限,张艺谋电影中黑暗旧势力永远是最强大最不可战胜的,从《英雄〉到《黄金甲〉,张导对既有的强大势力充满了膜拜心理,甚至觉得连一种新的恶势力去取代之都不可能。于是大王永远最伟大最成功,3个儿子两个老婆都只能当白痴,被他耍来耍去视如蝼蚁。



蒋太医夫妇:缺乏沟通导致的不幸夫妻

蒋太医似乎是这电影里唯一一个好人,最后死得不明不白。其实他也有阴暗面,毒害王后、王后造反,这些家丑他都知情,他不该杀谁该杀?他的可悲在于全不知情,不知道老婆的过去,也从来不问,可他也有野心,希望自己的女儿勾引上太子,谁知反而害了女儿。自己也死于非命,他的教训告诉大家:找对象结婚时千万要打听清楚对方的底细,否则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蒋太医不打听老婆的过去,也从来不跟老婆谈自己的工作,可是毒害王后、王后绣花给兵部这些事,他倒原原本本告诉了女儿。蒋太太也从来不把自己的往事告诉丈夫。鲁妈不告诉鲁贵自己的过去,还可以理解为怕惹麻烦,蒋太太这样把伴君如伴虎的丈夫蒙在鼓里,其实是盲人瞎马的危险做法。

最后,这对夫妻什么都瞒着对方,结果互相拖累着,带着宝贝女儿走上了死路。可见,家人之间的沟通是多么重要啊!张导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此外,作为曾经深受其害的蒋太太居然没能事先料到大王的狠招,也算白痴了。人家说胸大无脑,她是平胸也无脑!在丈夫面前多年守口如瓶,可一见王后就把自己身世和盘托出。这个女人真是蠢得可以!



蒋蝉:单纯可爱的小花瓶

蒋蝉是整部电影里唯一让人有些许同情的角色,因为她很无辜。上一辈的恩怨她无从知晓,宫廷的阴谋中,她只是一个老实的执行者。与太子偷情,并不纯粹是为了攀龙附凤,她对太子颇有真情,指望能跟着太子去青州戍边,一旦宫中有事,担心太子安危的她立刻夜乘快马回宫只身犯险。可惜她的真情和梦想轻易就被强大黑暗的现实碾碎了。她和她的母亲都证明了齐大非偶合所托非人的教训。

可惜张导在电影中给李曼同学发挥的机会太少,因而削弱了影片中善良和柔弱色调的表现力,观众的同情心一闪念之后,更多是对主角人物的作呕。

...


其实李曼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戏份少,她的作用更多是花瓶,但她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片中的她眉清目秀体态丰腴,眉眼有点像王艳,但没有王艳那么又老又酸,所以更讨人喜欢。她的丰满胸部令人惊叹,因为穿着比王后更暴露,所以显得比巩大姐还要性感,加上她的青春鲜嫩和古典五官,显得比王后更有吸引力。每次看她在宫廷里跑来跑去,一对乳房颤悠悠,真让人替她担心!等到她星夜骑马飞奔,就更让人捏把汗了!导演可真会设计悬念啊!令人诧异的是,她母亲是个太平公主,她却是波霸,怎么遗传的呢?拍拍我那聪明的脑袋我终于明白了:蒋太医不愧是妙手神医,一定从小就给宝贝女儿吃了丰胸药!疗效真好啊!可惜蒋神医像华佗一样生不逢时,被封建统治者残酷扼杀了,以致那丰胸药的秘方不能流传后世造福华夏子孙,真是太可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