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被Helix忽悠的,直接上網看完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不覺得特别好,但也認為值得一看。國産片描寫名妓的片子,這是最好一部了。可以與韓國的《黃真伊》抗衡。

...

柳如是與錢謙益的愛情也算是家喻戶曉了,而且因為時代比較接近,現成史料也很豐富,所以編導也不用費心太過添油加醋。影片講述了明末秦淮八豔之首的柳如是一生經曆,雖也有香豔鏡頭,但總體來講,幾乎是紀錄片一樣平實。這部電影由秦漢飾演錢謙益,抵消了我想象中錢的老朽形象,可視性較強,雖然其台灣腔有點文藝小生的酸氣,但考慮到錢本身也是一懦弱文人,所以倒也合拍。可惜結尾的時裝扮相,其老态令人瞠目。扮演柳如是的萬茜本身不算很美,不笑像董潔,笑了像徐靜蕾,側臉看鼻子有點大,鼻梁也不夠直。不過總體還好,尤其是身材真的很腰纖背薄。唱昆曲的幾段也還算身姿袅娜,想來那柳如是本人未見得何等美豔,主要還是才華氣質吧,外形不過略清秀而已。聰明才女往往不會特别漂亮。所以萬茜外形也無需指摘,隻是現代味道多了一點,像個女大學生,婉約古意不足,豪放有餘了些。好在整部片子音樂、燈光、畫面、服飾都很講究。

自古以來,男人娶老婆,從來都是以滿足生理需求和社會需求為主。生理需求,要求妻子年輕健康美貌;社會需求則要求妻子孝順溫柔,善于持家。雖然我們常看言情小說裡提到男女相戀彼此引為知己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少見到這樣的愛情。因為知己意味着朋友、知音,這樣的愛情,一方面要男人思想開明心胸寬闊,另一方面,要求男女在思想和文化意識上有平等共鳴。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即便在今天,知己型的愛情還是很少。很少有男人會把老婆看做自己的朋友,男人的朋友多在婚姻之外的同性之中,所謂紅顔知己,多半還是異性相吸造就的。而女人自身因為生理和社會影響,也很少能真正理解男人。如果沒有生理需求和社會需求的話,恐怕很多人不會選擇婚姻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

封建時代的男人把這一點想得更為透徹,所以要求女子隻以三從四德為要,即便是大家閨秀,也少有識字的,像寶钗黛玉那樣的才女更是鳳毛麟角,而那樣的良家才女也必定要盡力掩飾自己的才華,尤其在婚前,更不能把自己的才名顯于閨閣之外。

...

同良家女子相比,舊時的青樓女子倒擁有了許多特權。她們除了學習歌舞和琴棋書畫,還要學習詩詞歌賦。多才的妓女才能賣到更好的價錢,才能有資格參與高官貴人的社交活動,并在其中以風雅的表現來助興。那時的青樓名妓,實際是才貌雙全的交際花、妙語如珠的沙龍女主人。這樣的女人,有機會出遊、見世面,從多種高貴或多才的男人身上學到不同的知識,讀到各種書籍,從而擁有獨立的思想和政治見解。在中國,良家子中出現這樣的人,還要等到五四之後,才有類似林徽因那樣的名媛出現。所以,很難想象,在封建時代還能有這樣的女人,但事實上,柳如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

明朝末年,秦淮有八個最出名的妓女,以色藝冠絕一時,人稱“秦淮八豔”。其中的領袖就是柳如是。柳如是先愛上陳子龍,因為陳子龍沒有勇氣娶她而分道揚镳。最終她嫁給了文豪錢謙益。電影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浪漫相識與相愛。情場失意的柳如是女扮男裝去聽錢教授講課,她的好詩引起了錢老師的關注。官場失意的錢老師力排衆議,以匹嫡之禮迎娶柳如是。

這些似乎都是曆史事實,據說他們坐船舉行婚禮,遭到憤怒群衆的石塊問候。那時的人民都很有公益心,喜歡管人家閑事,看見妓女結婚堂而皇之就受不了。

...

婚禮上柳問錢三個問題:你不怕我出身青樓辱沒門楣?你不怕庭院深深家族紛争?你不怕世道險惡人心難測?錢老師自然都是回答不怕。柳這三個問題一望而知是受了陳子龍的打擊而生發而出的蠢問題。前兩個問題隻有陳子龍那樣的年輕人才會害怕。而錢謙益當時已經59歲,父母高堂不必說,就連師長一流隻怕也多已作古。他自己就是家長,自然不會有長輩來幹涉他的私生活。可見出身不良的女子要想婚後過得安穩,一定要找個年紀老的。其次,就算有家族紛争,也輪不到老錢來怕,那隻能是他身後事,該怕的是小柳。至于世道險惡,這是無論嫁誰都可能面臨的問題,沒有風雨躲得過,沒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牽手吧,眷屬們!

柳如是是知識女性,她知道自己的可貴,也明白自己的卑微。這矛盾的特性造就了她特異的人生理想:求得他人的尊重。先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開妓女白日舉行從良婚禮的先河。在這一點上,錢老師實現了她的理想,而陳子龍沒有。她怎能不對錢老師感恩呢?大凡老夫少妻婚姻穩定,多半還是應了郎才(财)女貌的窠臼,錢謙益一代政壇文壇領袖,無論是才華還是名氣,都堪配小柳。而且錢老師沒有白姓那個好姓,但凡有人搞政治鬥争都會優先找他籌款。老錢為她斥資蓋了绛雲軒和紅豆館以藏嬌,他們的婚後生活自然過得悠閑舒适。而且,找老男人的一個最大好處是,讓他對你至死不渝的幾率比較大。男人風流不止要有物質本錢,也要有健康本錢,一個白頭翁還能風流幾年呢?在與少妻這段老房子着火式的戀情之後,隻怕也沒幾年好活了。少妻的青春是他永遠無法逾越的,何況柳如是還多才。

...

但是一個出身低微的才女,其理想卻是崇高的。在愛情上求得曠世才子、婚姻上求得正經名分之外,還要在青史留名。所謂不知亡國恨的商女都是些沒文化的,像柳如是這樣的,則希望自己能效仿梁紅玉一樣與夫君并肩作戰。可惜錢老師雖然飽讀兵書,卻沒有史可法那樣的膽色和血性。當然,他也有他的理由,那就是投降可以使無辜百姓免遭塗炭。小柳的青春熱血終于與老錢的保守畏縮産生了沖突,這是個性的沖突,也是青春與老朽的沖突。她隻好退而求其次,要求獻城之後夫妻雙雙投水自盡。那一段拍得很美,兩人在船上祭祀花神,小柳半醉脫衣,老錢在她背上畫了一朵九裡香。可是當小柳要求跳河時,老錢卻嫌水冷。

這一段基本忠于史實。中國曆史上,大凡才子,尤其是有才貌的風流才子,多半不會成為烈士。也許中國人太過尊重讀書人,導緻才子也特别把自己當回事,如果是喜歡享受人生的才子,多半對生命本身有太多留戀,所以很難做出決絕的烈事,尤其對于老人來說,多數老人較年輕人更為怕死。錢謙益雖然迷戀柳如是,卻也無法滿足她所有的理想。他首先是錢謙益,其次才是柳的丈夫。做妻子的總想按照自己的心意改變丈夫,小柳也不能免俗。也許她實在是錯看了老錢,又也許她實在高估了自己。天下哪裡有那樣十全十美的男人,既能實現你的愛情理想,又能實現你的政治理想呢?

...

于是錢老師越來越令小柳失望了。先是剃發,後來還去了清廷為官。小柳也憤而離家出走,後來知道了世道艱難,又回來了,但是為傳說已犧牲的抗清英雄陳子龍設祭。錢謙益的學生鄭成功也暗戀小柳,邀其私奔抗清。被柳拒絕。他還是不夠了解如是姐。如是姐一生心高氣傲,政治理想隻是她的衆多理想之一,但并非唯一理想。柳愛的是才子型男,小鄭不太符合,而且若是私奔,就等于放棄了已經到手的“良家女子錢夫人”的名分和地位。換了任何人都不會傻到放棄這已有的一切而去追求一個虛無缥缈的政治理想。

...

面對小柳不貞的傳言,錢老師表現出他對己寬對人亦寬的本色,說亂世之中士大夫不能全節,又何必苛責一個女子呢?這是老夫才可能有的胸襟啊!換做血氣方剛的年輕男人早就沖冠一怒為紅顔了。當然,這也說明錢老師是個明白人,知道自家這兩口子年紀差得遠,思想分歧也大,誰也管不了誰,所以倒不如裝聾作啞來得清靜。

後來陳子龍登門求錢資助抗清鬥争,錢也傾囊相助,後來還因此獲罪,差點死在獄裡,幸虧柳如是挺着肚子四處奔走才把他救出來。這一段是對曆史做了改編,錢的入獄主要是受了他學生文字獄的牽連。不過這樣的改編使得故事更有戲劇性。

電影總體來講自然是要美化一下老錢,但也有觀衆居然從中看出老錢獻城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風骨,未免有點多情了。錢謙益隻是一個凡人,一個愛美色的淵博才子,也是一個有政治野心的文壇領袖。對明政權,他抱持一種愛恨交加的态度。早年政治鬥争失敗,使他半生賦閑無力報國;到了國破時才臨危受命做了禮部尚書。後來投降,很難說是為了愛民還是惜命。到後來任清官,則毫無疑問是因為官瘾作祟,可惜清廷也隻給他個禮部侍郎的閑職。于是老錢又覺得對不起那些戰鬥在抗清第一線的老朋友,曆史上柳如是支持抗清鬥争,未嘗沒有老錢的明裡暗裡的支持吧?對于抗争到底的人,我們固然認為是英雄,對于老錢這樣屈身事敵卻又有點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我們則沒有必要也給他一個英雄的頭銜,人性是複雜的。每個人在曆史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多半是由其立場和個性決定的。康有為梁啟超會逃亡海外,譚嗣同則決意留下橫刀向天。有些人有做烈士的潛質,有些人則沒有。陳子龍能做烈士,錢謙益則不能。

...

柳如是最終也認清了這一點,她向自己的命運妥協了。她全心全意地照顧這個比自己年長36歲的丈夫,包容了他的懦弱,給他生了女兒,陪伴他走過最後的歲月。最終,在錢謙益去世後兩個月,陷于家族争産紛争中的柳如是投缳自盡,時年46歲。電影并未明确交代她的悲慘結局,最終還搞個穿越式畫展,讓那幾個演員以時裝出現,給人俗不可耐的感覺。

柳如是的一生在風光之中充滿了矛盾。她因青樓身份而飽受淩辱,也因青樓身份而得以像男子一樣讀書交友擇偶,甚至過問政治。擁有與她相似政治抱負的愛人卻與她性格不合,難成眷屬;而她最終選定的神仙眷屬卻又與她政治傾向不合。她選擇錢謙益,原以為可以避開家族紛争,誰知最終還是死于這種紛争,且未能與錢合葬。她一方面愛慕錢的才華,另一方面又鄙夷他的軟弱;她搞婚外情,卻又在錢危難時為他奔走求助。她接受和容忍了丈夫在政治上的反複,但自己又始終堅持獨立的政治觀點,死後也以懸棺而葬的行為表達自己不踐清朝疆土的決心。她是個柔順的妻子,卻也是個執着的鬥士。

...

即便在今天,多數女人無論婚前何等美好何等獨立,一旦結婚,則必然受到丈夫的影響,以丈夫的思想為自己的思想,以丈夫的事業為自己的事業。而柳以憤青之身嫁與學究老錢,卻能在維持婚姻照顧丈夫的同時保持自己的獨立個性和思想,她近了男人卻未染男人的惡俗氣,反倒使苟活的貳臣丈夫因自己而挽回了些許名聲,她是一顆拒絕成為魚眼的珍珠。

大凡女子,其政治觀點多半會受到丈夫,尤其是第一任丈夫的影響。如同唐太宗之于武則天,如同陳子龍之于柳如是,如同孫中山之于宋慶齡。第一個男人往往是女人最重要的老師,即便不能愛到最後,也會影響她一生。如果這男人竟能一生陪伴,那就成為我們常說的“革命伴侶”。柳如是沒有得到革命伴侶式的婚姻,于是退而求其次,求一個神仙眷屬。雖然這眷屬老邁且懦弱,她還是接受了自己的命運。老錢毛病不少,但不失為一個好人、好丈夫。大凡女人出名,多半是因為她的丈夫,而錢的出名很大程度上卻得益于他與柳的婚姻。柳固然因他而做了尚書夫人,而他也因為柳的抗清行為抵消了人們對他降清的很大反感。這對老少戀有許多惡俗之處,卻又有許多與衆不同之處。有人把妓女比作煙花,她們的開放确實較普通花朵更為精彩奪目。然而也比普通花朵短暫,且最終也是要像普通花朵一樣零落成泥成灰。

...

    柳是一朵塵泥裡的俗花,卻開出了超群的光彩,引後人矚目和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