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说马拉多纳的坏话,批评他就是在批评上帝,你无法批评上帝,因为上帝高于一切。马拉多纳在我们那不勒斯人内心中,甚至比上帝还重要。——纪录片《马拉多纳》,阿斯弗·卡帕迪尔导演
当索伦蒂诺2014年凭借《绝美之城》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时,他在获奖感言里感谢了四个人:费德里科·费里尼、托尔金、马丁·斯科塞斯和迭戈·马拉多纳。而在他最新的作品《上帝之手》里,我们终于可以领会到阿根廷人对于这位那不勒斯导演的巨大影响。索伦蒂诺承认,这是一部自传性质的作品。在电影里,少年法比托为了去看那不勒斯对阵恩波利的比赛而离开了自己的父母,然而他们却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双双离去。当然,这一定不是索伦蒂诺记忆的全部。这部电影更可贵的,是对于那不勒斯这座城市精准的刻画,而这样的刻画又与马拉多纳紧紧相连。
意大利的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迎来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体现在足球上。1982-1990年,意甲球队5次闯入欧冠决赛,AC米兰甚至在88-89、89-90赛季完成两连冠;在欧洲联盟杯的赛场上,那不勒斯、尤文图斯和国际米兰垄断了1989-1991年的冠军。得益于80年代初的经济腾飞,意甲能够买入大量大牌球星,联赛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但意大利的经济发展从来就不是一个均衡的状态。相对而言,北方的发展是比南方要好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参与欧洲赛事的意甲球队中,只有罗马和那不勒斯来自南部,其余的均为北部球队。“屎一样的那不勒斯!得了霍乱的那不勒斯人!“”哦,维苏威火山,用岩浆淹没他们吧!“这是1985年11月在尤文图斯对阵那不勒斯的意甲联赛里,尤文图斯球迷打出的标语。
当时,那不勒斯城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城市,有人称之为”欧洲最贫穷的城市“。与此同时,失业和犯罪突出的顽疾也挥之不去。1984年,马拉多纳以690万欧元的天价转会费加盟那不勒斯,彼时那不勒斯还是一支在降级边缘徘徊的俱乐部。他的到来让整座城市陷入了疯狂。随后,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带领那不勒斯拿下了意甲冠军、欧洲联盟杯冠军、意大利杯冠军和意大利超级杯冠军。他就是这座城市的上帝。
写到这里,似乎马拉多纳对于这座城市的意义已经揭晓。然而,在索伦蒂诺的眼里,他以一种悲伤的眼光投射自己的青年时代,也重新审视了这座”上帝之城“。
前半部分,我们似乎没有看到经济衰退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影响:里面的人物还是该吃吃该玩玩,倒是和索伦蒂诺的电影一脉相传。直到最后,男主角要前往罗马学习电影,在离开之际他重新观察自己生长的城市,悲伤的情绪才显露出来。他问哥哥,爸爸妈妈都不在了,我们必须想好下一步该干什么。他哥哥说,我不想再想了。我想要朋友,想要快乐。男主角与大导演表露自己的内心和志向,那导演却说,你知道这座城市里有多少故事吗?难道这座城市对你一点启发都没有?这个时候,喃喃自语的男主角,更像是四十年之后的索伦蒂诺在男主角身上的投射。从刚开始的稚嫩到后来逐渐成熟,法比托似乎看穿了这座城市的本质,看清了人们无限享乐背后的悲凉;但当他重新理解这座城市给他带来的影响,他才意识到,这种不可更改的永恒的悲伤,已经成为了所有那不勒斯人的一部分。在如此悲伤的底色之下,马拉多纳之于这座城市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足球的”上帝“这么简单了;他真的和上帝一样,给予人们欢乐,让人们忘记自己的烦恼。因此,电影里每一次那不勒斯人的尽情狂欢,都蕴含着如今的索伦蒂诺对于家乡这座上帝之城,以及那里的人们的悲悯而关切的目光。
索伦蒂诺还在《上帝之手》里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既包含对社会、对人性的洞察,也有关于性启蒙的思考。伴随着这些独一无二的成长记忆的,是索伦蒂诺写给那不勒斯的挽歌。当衰落不可避免地来临,当马拉多纳有一天终将离开那不勒斯,那里的人们选择了沉浸在光芒之中狂欢,这就是这座上帝之城迷人而悲伤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