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花样年华(2000)的剧情介绍
起初两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就事谈事,可是日子一日接一日过去后,在周围一帮上海邻居的闲言碎语中,他们发现配偶的事早空出了他们的脑袋,彼此眼里只剩下了对方,而刻意回避已生出的感情的结果,是更加刻骨的相思。
花样年华花样年华(2000)的影评
二刷。太伟大了。艺术。真的是艺术。现在最后悔的就是为什么早上收拾东西磨磨蹭蹭导致影片开头七分钟没看上,真的太亏了。时隔一个月二刷,还是IMAX,有了太多太多新的感受与发现。在大屏幕上,影像的魅力得以无限放大。浓郁的色彩直接刺入人眼, ...
作者:汤尼·雷恩 / Sight & Sound(2000年8月刊)校对:覃天译文首发于《虹膜》在《花样年华》的戛纳电影节宣传小册中——这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珍品,因为里面刊载了未出现在影片中的剧照——王家卫将这次拍摄描述为「个 ...
来源:Sight & Sound(2025年5月刊)校对:覃天译文首发于《虹膜》导语:自2000年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以来,《花样年华》声誉日隆。在2022年《视与听》影史最伟大影片的评选榜单中,该片高居第5位,是本世纪位次最高 ...
《花样年华》2023-04-13 下午五点 大三在宿舍第一次看2025-02-14 晚上十点 情人节在大银幕第二次看仍清楚记得当初看这部影片的心路历程,谁能没听过王家卫的鼎鼎大名,又有哪个自称影迷的人会没被安利过《花样年华》,世界名 ...
《花样年华》是最好的爱情故事范本。搬家工人抬着苏丽珍的雕花木柜撞上周慕云的藤编书筐时,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已在樟脑丸气息里完成初次对话。两个被文字豢养的灵魂,注定要在油墨与布料编织的经纬里相逢。当他们在狭窄走廊真正对视的瞬间,二十年前的 ...
《花样年华》在我心中是王家卫最好的电影。也绝对是他作品中最独特的一部,与其他几部经典都不同。主要是癫狂的镜头感(比如说标志性的抽帧)比较克制,场景也相对单一,而且不只是“香港”的风景,对我而言更像是潮湿,摩登的夜上海。故事的把控还是 ...
25周年影院重映,两年前许愿二刷,两年后二刷果断减一星,8.1/10几个变化:普通话,影院观看,该重映版本色调变得偏绿和暗了,仅这一点就变化很大-更凸显压抑。加了所谓花絮,颇感失望。当然我的经历和观影量也早已不同。二刷关注了很多细节 ...
跟着重映又在电影院看了一遍,自己人生有了新的体验之后再看电影,也有了不同的感受。以前只是模模糊糊感受到了电影的美,现在则是更能体会到电影内外的一些欲说还休。苏丽珍是一个保守、体面、分寸感极强、心防一向很高的女人。纵然丈夫经常缺位,自 ...
第一次在大银幕看张曼玉、梁朝伟和王家卫,太美妙的感觉。两个太会演,一个太会拍。俊男靓女、场景、服饰、色彩、光影、音乐????一切都美好得不真实,像一场遥远的梦,如同镜子中的你我,虚幻而难以触碰。梦境一般美好????逼仄拥挤的房间、酒 ...
在无事的周末的尾巴去看了王导的《花样年华》重映。其实早该看了的,0214的日子,拖到0302。我总是这样慢半拍地迟钝一点。不过其实我看过了,高三那会儿。和阿飞还有2046一起。果然是,时间向左,王家卫向右。(误)我其实是不那么喜欢王 ...
张曼玉比梁朝伟高,但他们站在一起那么协调。想来,是穿了高跟鞋的她,懂得委婉地低头的缘故。
王家卫最强的,就是让人掉到一种情绪中去
They are in the mood for love, but not in the time and place for it. 剧本很有意思,设置了一对在电影里没有任何镜头的偷情男女,却又无时不刻地提醒着周慕云和苏丽珍不要做爱,所以王家卫镜头里沉闷的男女,空荡的房间里充斥着一种不可得的情欲,极省略的叙事,舒缓优雅的大提琴曲配乐实在是太到
隐忍的中年激情。"我一开始只是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开始的,后来我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感君用心同日月,誓拟侍君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其实我好鬼烦墨镜王拍戏由头到尾都係嗰几招,慢镜、落雨、失落情绪(几乎贯穿佢职业生涯嘅每一部电影),最衰嘅係居然连配乐一直都係嗰首冇变过(花样年华同埋重庆森林)!几时佢先玩厌呢啲嘢啊?佢未厌我就已经厌了。
深夜,雨巷,慢镜头;暧昧,寡欢,语还休。与君淡如水,千杯亦不醉。
最棒的故事不是大战七七四十九个回合,而是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