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年影院重映,兩年前許願二刷,兩年後二刷果斷減一星,8.1/10
幾個變化:普通話,影院觀看,該重映版本色調變得偏綠和暗了,僅這一點就變化很大-更凸顯壓抑。加了所謂花絮,頗感失望。當然我的經曆和觀影量也早已不同。
二刷關注了很多細節,但可能心境沒有那麼純粹,沒有初看時的那麼震撼,沖擊力總感覺差了點。花絮不僅卸了力道,把情感沖淡沖散了。
情感的強度沒有那麼劇烈,而是始終處在克制和糾葛之中。沉默多過言說,剪輯也很克制。迥異于重慶森林的輕快自然的熱戀,倒看出大紅燈籠高高挂的感覺。
這次觀影仿佛籠罩在迷霧中,浪漫和孤獨的感受淡了,更能感受到情感的纏綿和壓抑;人物仿佛懸在半空:一方面來自傳統禮教的束縛,一方面是現代社會的空蕩。
優點:王家衛一貫吸引我的點,除了構圖色彩和剪輯,配樂很抓人,幾位港星的表演增色許多(自然少不了墨鏡的調教),都市小人物暗流湧動的愛情,節奏的把控适當。
不過也有不少欠缺,節奏太穩了,技法也老練成熟,導演把控得過好甚至過度,導緻人物内心的深度争執沒有展現出來,少了點重慶森林的靈動。角色缺乏真正鮮活的自我意識。
畫外音有點多,通過自白和字幕建立起的時間不夠自然。
像戴着鐐铐跳舞,一方面按照戲劇模闆叙事,一方面按文藝片的腔調。兩邊不讨好,既拖沓又不深入。就本片來說是佳作,但算不上大師級别。
ps一個月前看的,稍微整理了下。
觀于2025.2.15
影院二刷,重映的花樣年華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政治與新浪潮
評分:B7.5,三星半。此類紀錄片不能用一般的藝術價值去衡量,至少應當在曆史和政治性方面給予考量,在對觀衆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戰争終了》看此片。)關于政治:對曆史和政治背景-越戰-依然所知寥 ...
生平簡介:讓·維果(1905-1934),享年29歲,創作生涯僅其在世的最後4年。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啟發法國新浪潮的燈塔。以下簡單介紹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關于他的紀錄片作為導引。我們時代的電影人:讓維果(1964)評分:B-由 ...
劄記
評分:B-由于讓·維果逝世過早、影像資料過少,隻能求諸相關人士的采訪,在生平的回顧的同時插入其電影段落作為補充。(集中講述兩部叙事片)作為背景資料擴展了解有幫助,但幹貨不多。梅爾維爾任其副導演。其父作為政治犯死于監獄、這段早年經曆對 ...
評分:B+7.8簡評:越來越喜歡雷乃的風格了。文學性/藝術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濃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獨裁統治為背景,由于對時代背景不了解,開始尚有疑惑。畢竟不僅對我來說陌生,應當說政治行動、地下組織離現在的社會太遙遠 ...
評分:B+7.9蔡明亮的電影序列有着微妙的連續性-于演員、風格、劇情均有體現-交錯編織成孤獨和情欲的奏鳴曲。(詳見其他影評)《你那邊幾點》幾乎是《廣島之戀》的現代版:短暫的邂逅和分别,從此愛上一個人-由人追随到她的一切-愛上一個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