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感觉《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这个电影,口碑会两极分化。这一部电影作为荒诞喜剧来说,比较成功。但如果观众把它当做现实主义作品来看,会比较生气。我个人来说很喜欢,因为感觉到导演饶晓志确实有在用心做出尝试。
 
 
 
 当然,必须说在剧本的角度来说,确实稍稍有点粗糙。尤其是这个电影企图深入探讨一下人性问题。但男主入局的设置确实又是不合法的,在不合理的基础上讨论人性逻辑不通,就会让观众产生一种荒谬的感觉。虽然,编剧已经特意把这个事情发生的背景设置在泰国,而且在电影结尾时又在用“火龙果和光”的象征意义,给男主和女主往回找补。普通观众看电影的时候,如果真的在意这一点,可能确实会无法入戏。
 
 
 
 不过,荒诞喜剧的特点就是在于观众要完全相信电影里的“逻辑”,以电影里的逻辑审判电影的角色。
 
 所以,当跟我一起看电影的同伴抱怨为什么男主角的表演形式与其他人不一样,男主以外的演员为什么如此浮于表面?连潘斌龙这样的老演员都以一种梦游的状态进行表演。我只能回答,这不就是正是完全符合电影里的人设嘛。
 
 
 
 个人尤其喜欢导演在电影里设置的几处歌舞场景。现场所有人不分身份一起载歌载舞,就特别有“人生不过一场戏”的氛围感。非常合适的歌舞插入。饶晓志的镜头语言还是挺过关的。
 
 
 
 饶晓志设置了一座巨大的慈眉善目的黄铜大佛,在电影里频繁出现。俯瞰着发生在它脚下的这一场“人生之戏”。我们普通人很难看清眼前的一切是否是真实的 也看不懂人性,看不清人心。所以才有“糊涂是福”的说法。佛像俯瞰人间,冷眼旁观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它似乎能看清楚一切,但又无法开口说话。它看清楚了,又如何?
 
 
 
 啊,对了。作为中戏毕业的导演饶晓志,阅片量肯定是足够的。所以,在这部电影里观众会看到很多“致敬”的镜头或者场景。作为一个荒诞喜剧来说,这些致敬的场景和镜头,不是随便乱用的,是围绕着男主的“主观意愿”变化而选择的,还是挺有效果的。能进一步提高荒诞和黑色幽默的效果。
 
 总之,个人很喜欢这部电影。
无论成功与否导演在尝试变化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镜头是有态度的 
 昨天晚上把《罗塞塔》看完了。印象最深的是导演的镜头距离,是一种非常“刻薄”的观察距离,把女主角罗塞塔的困境,非常不客气地、甚至称得上是冷酷地揭露于众。*导演使用的设备应该手持式摄影机。电影的风格是类纪录片。但是,通常纪录片导演,尤其 ...
 还是有点个性的电影 
 周日没事把《赎梦》看了下。个人还有点喜欢里面展示的那些梦境的片段。很有点神经质、意识流的氛围感。*记得有一场戏是张家辉饰演的沈卓仁作为出租车司机,开着车送客人。他很久没有睡觉了,所以整个人都处于精神恍惚的状态。睁着眼睛做梦。每次梦境 ...
 没有惊喜 
 《毕正明的证明》故事是比较完整的一个故事。不过剧情上确实没有什么惊喜,主线剧情就都是在意料之内的走向。*这种把小偷行业做大背景,讲述小贼之间的情谊的影视剧还蛮多的。电影《天下无贼》就不用说了,刘德华、刘若英、葛优、李冰冰来演贼。电影 ...
 戏剧化太过以至于丧失生活质感。 
 《正当防卫》的内容很显然是围绕“第二十条”展开的。目前出现三个案子,都是不同场景下的与“防卫过当”条款相关的案例。让人不由得前两天刚好看到会在2026年1月1日执行的“二十条”的法规更新条例。这次新规,让这个剧的内容的时效性问题。* ...
 导演没入门 
 大家一直说的“电影感”是啥意思呢?为啥有的电影大家都说不像电影呢?电影语言里通常是基于画面、光影、剪辑来表达“意思”。在电影表达中,音乐、背景音或者静音这些“声音元素”的使用很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比台词更重要。之前管虎拍《狗阵》,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