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正明的证明》故事是比较完整的一个故事。不过剧情上确实没有什么惊喜,主线剧情就都是在意料之内的走向。
*这种把小偷行业做大背景,讲述小贼之间的情谊的影视剧还蛮多的。电影《天下无贼》就不用说了,刘德华、刘若英、葛优、李冰冰来演贼。电影《文雀》2008,任达华、林家栋来演扒手。电视剧《黄雀》2025,也塑造了一个广东地区的地下扒手江湖,扒手头目是祖峰、姜大卫,带领一众小贼跟郭京飞代表的反扒警察斗智斗勇。虽然最后有点烂尾,但群像人物塑造的很精彩。
*把这几个老影视剧拿出来想说什么呢?就想说《毕正明的证明》这个电影整体演技水平一般啊。相比之下,王彦霖算得上演技突出的演员了。至少把角色塑造的比较完整,角色逻辑整理的很准确,整体表现很稳,几个情绪爆发点都表演到位。
*张天爱也还不错,比较合格的完成了角色的戏剧任务。但是,她这个角色就有点“浅”,角色的内在欲望和外在障碍的冲突表现太少,又太多地方以台词表达情绪,而非以行动和表情表达。
对比而言,同样不情愿做贼,想找机会脱身。刘若英的女贼与刘德华的男贼就有很多“戏剧冲突”表现她们之间的观点差别。包括面对傻根时,两个人之间的各种选择性冲突。让两个人的善良本性、对做贼的罪恶感、身不由己的无能为力都充分体现出来。也让这两个角色变得非常立体而鲜活。
在影视剧表演里,塑造一个角色时,角色的主要内在欲望应该一直贯穿角色的所有行为逻辑,角色身上的戏剧冲突就来源于主要欲望因为外在障碍无法实现而产生的冲突。如果演员吃透角色,那么在表演中对角色行为逻辑和心理逻辑就会设计的比较准确。那么,即便不用台词,观众也能接收到角色的复杂情绪。
电影导演真的应该试着少说台词,少用独白,试着以画面、角色行动和表情,来向观众讲述故事。
没有惊喜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戏剧化太过以至于丧失生活质感。
《正当防卫》的内容很显然是围绕“第二十条”展开的。目前出现三个案子,都是不同场景下的与“防卫过当”条款相关的案例。让人不由得前两天刚好看到会在2026年1月1日执行的“二十条”的法规更新条例。这次新规,让这个剧的内容的时效性问题。* ...
无论成功与否导演在尝试变化
刚看完,感觉《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这个电影,口碑会两极分化。这一部电影作为荒诞喜剧来说,比较成功。但如果观众把它当做现实主义作品来看,会比较生气。我个人来说很喜欢,因为感觉到导演饶晓志确实有在用心做出尝试。当然,必须说在剧本的角度 ...
导演没入门
大家一直说的“电影感”是啥意思呢?为啥有的电影大家都说不像电影呢?电影语言里通常是基于画面、光影、剪辑来表达“意思”。在电影表达中,音乐、背景音或者静音这些“声音元素”的使用很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比台词更重要。之前管虎拍《狗阵》,因 ...
刘芬芳是最能体现导演审美和个人趣味的角色
《借命而生》里的刘芬芳是最能体现导演审美和个人趣味的角色。从刘芬芳的塑造方法上,能够看出来导演确实年纪比较大了,品味也停留在旧时代。他不能欣赏刘芬芳这样的女性角色。剧集里有个镜头表达了主线故事发生的年代,就是有个大广告牌,上面写着“ ...
对普通观众不太友好
昨天陪朋友一起看的《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之前只是看人拼过高达模型,完全没办法区分那一堆机器人有啥具体区别。只是从电影观众的角度,看这个《跨时之战》感觉这个电影就是一个“开头”啊。后面应该还会有后续故事吧。会继续出电影吧。或者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