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看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京城时报》飘在空中,头版的上方——关于春晚节目的报讨论;头版的下方——那篇揭露乙肝携带者被歧视现状的报道。内容的选取,是值得玩味的。这个超现实的画面收束了整部电影,让《不止不休》成为了一曲写给纸媒时代的最后的挽歌。

更确切的说,是怀念那段调查记者还能通过努力改变现实的时代,而这幅景象在今天几乎消逝了。影片的第三部分,白客饰演的实习记者韩东采访了一位又一位乙肝携带者,此时影像以具有时代特色的复古滤镜修饰,配上新闻节目常出现的元素——特写、字幕和采访过程。

这就像是一期《新闻调查》,它的内容毫无疑问是打动人的;然而我们似乎忘了,故事的主人公,这位野心勃勃、胸怀理想的年轻北漂记者,就坐在采访对象的对面。我想我会更愿意看到关于这位记者复杂的内心描绘——他内心的矛盾、对于事件的看法、他的现状和未来。遗憾的是我只看到了这些饱受歧视的悲惨的乙肝携带者,而创作者显然在利用他们的苦难来博取人们的同情心,进而将某种崇高感施加于这位记者身上。

在我看来这样的处理并不能让人满意。或许新闻节目的真实性带来的力量要比这部电影来得更大。但我依然非常理解创作者这样做的原因(尽管并不认同),有些时候超越电影本身的有关社会议题的表达与处理,显然是必须的。

2

全片最令人感到不爽的段落,应该是韩东去找彪哥,随后的那一大段慷慨陈词。这里的创作无疑是失败的,就像刚学会写作文的小学生,把所谓的中心思想全说出来了。而且这里还有另一个值得思考的点:韩东一直在说不管是这些乙肝携带者还是他自己,都是被贴上标签的人。正是因为被贴上了这些标签,这些被定义的人就在北京难以立足。

但是这些标签是谁贴的呢?在这部电影的话语中,是“他们”“别人”,而不是具体的对象。“有些东西不是你想说清楚就能说清楚的”,这句台词不仅解释了主人公在实现理想时遭遇的困境,更无意中反映了电影本身在处理这一题材时遇到的重重阻力。乙肝携带者之所以遭遇种种不公,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获得任何保护吗?既然乙肝病毒不会在日常交际中传播,那为什么还要用《传染病防治法》中的条款来约束这个群体?

到这里,矛头的指向已经很清晰了。然而这毕竟是一部大陆电影,不像《毒舌律师》那样能直接指向法律、体制和政府——暧昧不清的复数人称代词取代了这一切。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影片最后韩东的报道得以登上头版,但报纸之下依旧是无数张平凡的面孔,以及拥挤的春运客流。从这一超现实场景出发,这篇报道飞离了他们手中,却无法改变任何东西。

3

这是导演王晶的第一部长片作品,此前他多次担任贾樟柯电影的副导演,贾导这次也是电影的监制,顺便客串了一个小角色。影片中的一些生涩之处体现了导演处理首作时的力不从心。首先是声音处理,部分台词能明显听出来是后期配音的(这和长达三年的审查离不开关系),这部分的声音处理比较差,空间感没有体现出来。其次是艺术设计,影片较好地还原了千禧年开端的国内环境,黄色赋予了回忆的底色,也很搭配人物内心的转变;但在开头的招聘会一段中,部分文档使用了微软雅黑字体,这在2003年是不可能的。(观察字体永远是检验艺术/场景设计用不用心的最简单方法。)

前面一直在对影片进行纯文本的分析,而具体落实到影像上,就是导演的工作。第二幕结尾,当韩东在大雪中孤身一人、行李被丢出、无家可归时,整部影片的气氛已经被烘托到了脱离文本的制高点。此时甚至可以结束了。然而影片还在继续,接着讲述的第三幕——韩东独自探寻真相的故事,如上文所述,显得无趣。这不仅因为过于直白的台词,还必须归因于第二幕情感设计的失衡。

本作请来了半野喜弘进行配乐的工作。他的音乐没有问题,只是在这部电影中配乐恰恰是最该丢掉的元素。恢弘的配乐,它们赋予了人物无因的崇高感,然而不管是记者还是采访对象都是普通人,影片同时也遵循着现实主义的故事背景,因此配乐就成了一个违和的元素,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沉重的配乐往往出现在主人公面对困难/迷茫的时刻,如果影像设计足够有表现力,那为什么还需要配乐来渲染这种情绪呢?所以我觉得导演还是不够自信。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剪辑上。全片剪辑点算是中等偏少,虽然没有很长的镜头,但设想中的一两秒剪一次的蒙太奇序列也没有出现,比如最后一场戏,男女主人公在人群中双向奔赴,这应该是一个焦躁的场面,然而镜头只是简单地跟随一方,几秒后切换到另一方。要是改成特写+快速剪辑,会是什么样子呢?剪辑的另一个问题贯穿全片(这当然也和导演的安排有关),就是每场戏总是结束在观众不想结束的地方。要么收得太早,要么拖得太长。外加上面说到的单个镜头时间略长,就导致了部分情节如坐针毡。伴随着的就是情感表现力的缺失:韩东的女友在出租屋内与他相拥,镜头停留许久,人物也就这样,配上台词抱着。人物间更多的互动、捕捉的更多细节,在这里统统缺失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略显遗憾的作品。特殊的题材给影片加上了一层滤镜,使其拥有尚可的外在。当然欢迎这样有社会表达的作品,不过更深层、更庞大的议题,才是我们真正期待的。

(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