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13于资料馆
A8.6/10,不负预期的杰作。
第二部今敏,曾在很久之前看过《东京教父》,还偶然翻过美术老师一本他的漫画,对绚烂喜剧童话动画的感触不太深。
应该是目前看过最牛的动画(我看得很少,宫崎骏的没印象了),颠覆了我对动画的偏见,超出了我所认知的动画电影边界,或者说把动画本质-不受客观限制的自由造梦功能发挥到新的高度。没有诺兰大片特效的割裂感,在思维逻辑上也不求完善。不烧脑但是设计很精致,又没有止于逻辑完整的形式游戏,不愧是造梦大师。没有深度持久的震撼,但总是有惊喜和感动。
灵性和设计感并不冲突,把混沌模糊、难以捕捉的潜意识显化为具体的影像是大师的智慧。
经典之作,几乎是教科书式的完美。但感觉缺了点力道、没点透-和动画有关系?却一点深度的沉浸感-和时长有关系?
像一副哈哈镜,又像公民凯恩的rosebud水晶球,仿佛和凯恩是一体两面,本片则是内面。
兼具梦核和废墟美学,
一次次潜入潜意识深处(尽管深度还可以更进一步),除了对人性和欲望的探讨,也不乏对媒介的思考、科技的反思。ps.造梦机器神奇地将科技和潜意识两极融合为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