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綜評-秋菊打官司
A8.5,保持五星,減0.2分。
現場反應強烈、互動頻繁,電影的效力由此可見一斑。轉場時的驚歎和笑聲-這笑聲中有着幾分嘲諷和幾分同情。
ps.本片曾在高中講鄉土中國的線上課上放過,我們都那譏笑六十多歲的老師,自然也對這“老土”的片子戲谑并不屑一顧。而今三年後看别有深刻感觸。四個月前初看,曾認為是中國影史最佳的幾部作品之一,也是張藝謀最好的一部。(和活着手心手背)
簡評:
堪稱中國的新現實主義。一切根植于生活,服裝、取景台詞和表演都十分自然生動,秋菊這個形象也立住了,鞏俐巅峰。隻是戲曲配樂有點生硬。大銀幕上看到更多細節,真實豐富鮮活,尤其是街頭特寫的氛圍,城鄉差異一目了然。
關于表現方式:
不知是否得當,将本片跟前日大火的《初步舉證》做一對比,兩者都涉及女性在司法困境下的種種局面。而抛開背景和内容不論,最突出的是表現方式的差異。《初步》是獨角舞台戲劇,《秋菊》則是寫實的紀錄式電影。簡單來說,前者的演員是全知的、倒叙的,後者的演員則是未知的、置身其中的。前者借助語言引發想象、借助表演同觀衆直接互動,後者則借助影像觸發觀衆的生活經驗、使之代入其中。前者是自導自演的複述,後者則是不知情的自然流露。二者不能簡單以高低判别,但我更傾向于電影本身的質感,即用影像而非語言,用故事而非說教。
關于叙事:
劇本嚴密完善,層層遞進,叙事節奏穩健流暢,每個沖突都順其自然。
故事的設定和情節言簡義豐、因小見大。和《偷自行車》一樣是由不幸的小事引發的一系列漣漪,故事導線即是因村長踢了秋菊丈夫,要讨個說法。全片聚焦于求索途中的起伏,而負荷實質的改變僅在于結尾的一瞬。人物在兩難中一次次徘徊和抉擇,鬧到最後終于在和睦的大團圓結局處被冷不丁插了一刀,悲劇生發于喜慶的時刻,熱鬧的宴會和雪中的凄冷襯映,無奈中蘊含着荒誕。
//基本模式:激勵事件作為切口,執念催化引發糾葛,沖突不斷升級,最終釀成鬧劇,裂隙糾出世界的荒謬維度。
ps.關于求索的執念這個母題總帶給我一種即視感。(小鞋子,何處友家,中央車站,霧中風景…建了一個豆列)
關于内容:
影片讓人看得心揪、陣痛,一波剛平一波又起,一個一無所有的人在落後封閉的地方中讨理,仿佛《紮馬》的窒息感。向上打官司是無盡的漩渦,向下則是具體生活的村落人際。
盡管利益或可以舍棄,但現實中情理做不到分明。和為貴的禮俗風氣根深蒂固,申冤要遭受的非議和責難多麼多。到處都是阻撓-愛面子,嫌麻煩,人心難辯,城裡套路深,現實複雜的微觀權力網往往難以言說,依附其上的還有種種道德的積弊。
想來高一時老師講《鄉土中國》時播放此片再适合不過了。
本片對于中國社會有特别的參考價值,人物背後的核心是兩個結構的沖突:公-私,禮-法。
傳統儒家的差序格局:由下而上。個人-家-社會-國家。向内收攏,向下治理。
現代社會的法治格局:由上而下。國家-社會-家庭-個人。向上申訴,向上尋求。
中國鄉下和國外的執法實在是天壤之别,前者人情和道德占上風,後者則是嚴酷的法律一刀切。前者是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後者則是清晰分明,小事化大,動辄就上綱訴訟。二者各有利弊,各有其因。
反觀當下鄉村依舊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哪些改進了哪些仍舊存在,是人情冷漠了還是法律普及了?
這部片子一百年也不會過時,雖然過時了不失為一件好事。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3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7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5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2
選角/表演 8.6
2025.7.27小西天二刷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
二刷影評-藝謀的影史傑作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愛情死了,愛情萬歲!
另:https://mp.weixin.qq.com/s/gJ-B99sBWwDjGUAR_X5Yzg評分:B+8.0mark第三部蔡明亮,早期巅峰代表作。總體上本片比前作更為成熟細膩(當然也少了點混沌的感覺),比起《郊遊》略顯僵硬 ...
佳片-二戰和青春的類型融合
評分:B7.7第一部路易-馬勒,還是太闆正了,不夠驚豔。視聽是專業化的,劇本過于工整和封閉。不過,亮點在于不僅每個鏡頭中蘊含着不同元素(如聲畫分離)和鏡頭内外的場景張力,叙事也暗含着主線和輔線的張力糾纏。明線由神學院學校兩個男孩之間 ...
評分:B+7.9瓦爾達,散文電影+1。本片是絕佳的日記vlog,遊記和公路體的交彙。但散文電影真的就僅限于此嗎?看多了感到比較失望。rap、繪畫、各種媒介拼接,導演出鏡,場景的聯想式剪接,戲裡戲外跳脫都流暢自如,對瓦爾達算不上什麼新 ...
簡評
B7.0久仰的新浪潮名作,第三部特呂弗,略有失望。感觸不多,沒有太多驚喜,無法認定這是一部一流佳作,和《日以作夜》同樣想打三星半。由于是剛拍出過《四百擊》的特呂弗,手緊一點遂打三星。用戈達爾不太厚道的一句話來形容我的感受即是- “特 ...
初看觀感和簡評
B7.0?暫且打三分,需要有機會大銀幕重溫。第二部蔡明亮。中間睡了接着看,觀感并不強烈,時而有點共鳴。按理說應該很欣賞的風格,但僅僅能認可但卻無法沉浸其中沉心靜觀,沒有很能get到情感氛圍。被劇情簡介吸引而來,但卻沒看到“情節”。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