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正明的證明》故事是比較完整的一個故事。不過劇情上确實沒有什麼驚喜,主線劇情就都是在意料之内的走向。
*這種把小偷行業做大背景,講述小賊之間的情誼的影視劇還蠻多的。電影《天下無賊》就不用說了,劉德華、劉若英、葛優、李冰冰來演賊。電影《文雀》2008,任達華、林家棟來演扒手。電視劇《黃雀》2025,也塑造了一個廣東地區的地下扒手江湖,扒手頭目是祖峰、姜大衛,帶領一衆小賊跟郭京飛代表的反扒警察鬥智鬥勇。雖然最後有點爛尾,但群像人物塑造的很精彩。
*把這幾個老影視劇拿出來想說什麼呢?就想說《畢正明的證明》這個電影整體演技水平一般啊。相比之下,王彥霖算得上演技突出的演員了。至少把角色塑造的比較完整,角色邏輯整理的很準确,整體表現很穩,幾個情緒爆發點都表演到位。
*張天愛也還不錯,比較合格的完成了角色的戲劇任務。但是,她這個角色就有點“淺”,角色的内在欲望和外在障礙的沖突表現太少,又太多地方以台詞表達情緒,而非以行動和表情表達。
對比而言,同樣不情願做賊,想找機會脫身。劉若英的女賊與劉德華的男賊就有很多“戲劇沖突”表現她們之間的觀點差别。包括面對傻根時,兩個人之間的各種選擇性沖突。讓兩個人的善良本性、對做賊的罪惡感、身不由己的無能為力都充分體現出來。也讓這兩個角色變得非常立體而鮮活。
在影視劇表演裡,塑造一個角色時,角色的主要内在欲望應該一直貫穿角色的所有行為邏輯,角色身上的戲劇沖突就來源于主要欲望因為外在障礙無法實現而産生的沖突。如果演員吃透角色,那麼在表演中對角色行為邏輯和心理邏輯就會設計的比較準确。那麼,即便不用台詞,觀衆也能接收到角色的複雜情緒。
電影導演真的應該試着少說台詞,少用獨白,試着以畫面、角色行動和表情,來向觀衆講述故事。
沒有驚喜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戲劇化太過以至于喪失生活質感。
《正當防衛》的内容很顯然是圍繞“第二十條”展開的。目前出現三個案子,都是不同場景下的與“防衛過當”條款相關的案例。讓人不由得前兩天剛好看到會在2026年1月1日執行的“二十條”的法規更新條例。這次新規,讓這個劇的内容的時效性問題。* ...
無論成功與否導演在嘗試變化
剛看完,感覺《無名之輩;否極泰來》這個電影,口碑會兩極分化。這一部電影作為荒誕喜劇來說,比較成功。但如果觀衆把它當做現實主義作品來看,會比較生氣。我個人來說很喜歡,因為感覺到導演饒曉志确實有在用心做出嘗試。當然,必須說在劇本的角度 ...
導演沒入門
大家一直說的“電影感”是啥意思呢?為啥有的電影大家都說不像電影呢?電影語言裡通常是基于畫面、光影、剪輯來表達“意思”。在電影表達中,音樂、背景音或者靜音這些“聲音元素”的使用很重要,甚至有些時候比台詞更重要。之前管虎拍《狗陣》,因 ...
劉芬芳是最能體現導演審美和個人趣味的角色
《借命而生》裡的劉芬芳是最能體現導演審美和個人趣味的角色。從劉芬芳的塑造方法上,能夠看出來導演确實年紀比較大了,品味也停留在舊時代。他不能欣賞劉芬芳這樣的女性角色。劇集裡有個鏡頭表達了主線故事發生的年代,就是有個大廣告牌,上面寫着“ ...
對普通觀衆不太友好
昨天陪朋友一起看的《機動戰士高達:跨時之戰》,之前隻是看人拼過高達模型,完全沒辦法區分那一堆機器人有啥具體區别。隻是從電影觀衆的角度,看這個《跨時之戰》感覺這個電影就是一個“開頭”啊。後面應該還會有後續故事吧。會繼續出電影吧。或者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