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感觉《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这个电影,口碑会两极分化。这一部电影作为荒诞喜剧来说,比较成功。但如果观众把它当做现实主义作品来看,会比较生气。我个人来说很喜欢,因为感觉到导演饶晓志确实有在用心做出尝试。

当然,必须说在剧本的角度来说,确实稍稍有点粗糙。尤其是这个电影企图深入探讨一下人性问题。但男主入局的设置确实又是不合法的,在不合理的基础上讨论人性逻辑不通,就会让观众产生一种荒谬的感觉。虽然,编剧已经特意把这个事情发生的背景设置在泰国,而且在电影结尾时又在用“火龙果和光”的象征意义,给男主和女主往回找补。普通观众看电影的时候,如果真的在意这一点,可能确实会无法入戏。

不过,荒诞喜剧的特点就是在于观众要完全相信电影里的“逻辑”,以电影里的逻辑审判电影的角色。
所以,当跟我一起看电影的同伴抱怨为什么男主角的表演形式与其他人不一样,男主以外的演员为什么如此浮于表面?连潘斌龙这样的老演员都以一种梦游的状态进行表演。我只能回答,这不就是正是完全符合电影里的人设嘛。

个人尤其喜欢导演在电影里设置的几处歌舞场景。现场所有人不分身份一起载歌载舞,就特别有“人生不过一场戏”的氛围感。非常合适的歌舞插入。饶晓志的镜头语言还是挺过关的。

饶晓志设置了一座巨大的慈眉善目的黄铜大佛,在电影里频繁出现。俯瞰着发生在它脚下的这一场“人生之戏”。我们普通人很难看清眼前的一切是否是真实的 也看不懂人性,看不清人心。所以才有“糊涂是福”的说法。佛像俯瞰人间,冷眼旁观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它似乎能看清楚一切,但又无法开口说话。它看清楚了,又如何?

啊,对了。作为中戏毕业的导演饶晓志,阅片量肯定是足够的。所以,在这部电影里观众会看到很多“致敬”的镜头或者场景。作为一个荒诞喜剧来说,这些致敬的场景和镜头,不是随便乱用的,是围绕着男主的“主观意愿”变化而选择的,还是挺有效果的。能进一步提高荒诞和黑色幽默的效果。
总之,个人很喜欢这部电影。
无论成功与否导演在尝试变化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导演没入门
大家一直说的“电影感”是啥意思呢?为啥有的电影大家都说不像电影呢?电影语言里通常是基于画面、光影、剪辑来表达“意思”。在电影表达中,音乐、背景音或者静音这些“声音元素”的使用很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比台词更重要。之前管虎拍《狗阵》,因 ...
刘芬芳是最能体现导演审美和个人趣味的角色
《借命而生》里的刘芬芳是最能体现导演审美和个人趣味的角色。从刘芬芳的塑造方法上,能够看出来导演确实年纪比较大了,品味也停留在旧时代。他不能欣赏刘芬芳这样的女性角色。剧集里有个镜头表达了主线故事发生的年代,就是有个大广告牌,上面写着“ ...
对普通观众不太友好
昨天陪朋友一起看的《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之前只是看人拼过高达模型,完全没办法区分那一堆机器人有啥具体区别。只是从电影观众的角度,看这个《跨时之战》感觉这个电影就是一个“开头”啊。后面应该还会有后续故事吧。会继续出电影吧。或者跟 ...
导演不懂留白,也不懂基于行动和画面叙事
对于电影来说,导演水平决定生死。从主线来说,《怒水西流》的原故事应该还是不错的。母爱和法律的对冲,孤儿对于家庭的渴望与爱情的对冲,被母亲忽视的缺爱女儿心底深处隐藏的渴望和欲望,被父亲打到失聪后又被母亲溺爱的精神折磨,又或者刑警队长十 ...
编剧的观念过时了
看完电影《我会好好的》之后,第一个想做的事情就是去查了一下编剧是谁。九人编剧团队,第一编剧是薛晓路导演。这就对了。因为这个电影的主线剧情有一股很浓郁的八九十年代家庭伦理剧风格。比如,对赵小满和赵补金的父女关系的处理上,编剧的思维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