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10
作為紀錄片足夠忠實和完整,簡練地串聯起塔的一生,既不落入瑣碎又不過度神化,對于不同層次的觀衆都可以接受。
音樂基調和《莫斯科挽歌》相仿,本片的結構與雕刻時光(書)大體類似,文本素材幾乎都是從雕刻時光(書和電影)以及訪談錄(尤其是“電影導演的僧侶詩人畫像”)中截取的。
對于塔這樣的偉人和藝術來說,其價值是超越于記述的、不可化約的,一切仍要到回他的生命和作品中去尋找。就像一隻自由的鳥,作為導演個體他或許是獨特的,但作為藝術家他肩負着共同的方向和使命。感謝他讓我發現了電影的魅力和新的可能。
老塔的神聖使命感和先知般的責任意識令人欽佩。在電影中祈禱、為藝術犧牲,讓人想起薇伊的形象和文字。
2025.4.18
北影節第一場,于中間影院劇場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