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B7.7
第一部路易-马勒,还是太板正了,不够惊艳。
视听是专业化的,剧本过于工整和封闭。不过,亮点在于不仅每个镜头中蕴含着不同元素(如声画分离)和镜头内外的场景张力,叙事也暗含着主线和辅线的张力纠缠。
明线由神学院学校两个男孩之间的情谊故事展开,在日常的规训中延展着他们萌动心灵的情趣和秘密。不得不想到《在轮下》一类的“少年基情成长文”,一个敏感天真的男孩和神秘而有才的男孩相遇,从彼此袒露再到被迫分别。
而真正的暗线则是二战纳粹的入侵,对这个再熟悉不过的主题、这段无数次被呈现的历史,如何予以真实和新颖地再现是个关键问题。本片以儿童的平易视角切入,以平静的叙事步调,从日常过渡到危机-像生活记忆中急促的插曲般,没有战火、省去了屠杀的段落。
由于融合了儿童电影的类型,使得本片更贴近于真实生活,也撇去了后来者对历史先入为主的政治立场。情节和《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些类似,均是在法国儿童暧昧和不明确的“前政治”背景下形成的,进而影射出政治的暴力冷酷。
因此,本片远没有《无耻混蛋》那样正邪对立、英雄主义浓厚的大片气息,也没有《钢琴家》、《美丽人生》那样从受难者视角出发的神话色彩渲染,而类乎于《影子部队》克制的口吻却充满张力。总之,在一众欧洲二战片中也算一部佳作。
ps.两周没来资料馆,像回到家一样,大银幕的魅力和吸引力、沉浸的观影状态是无可比拟的。
but中间眯了一会。
维度 ★(1-10)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7.7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7.9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7.8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7.7
选角/表演 7.6
25.8.17小西天
佳片-二战和青春的类型融合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双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评析《何处友家》与《小鞋子》
公众号图文版:“一双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导赏《何处友家》与《小鞋子》 - 微信公众平台引言: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评析两部伊朗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导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处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后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观感-札记
简评:B-,6.5+第一次看了半截弃了,拖拖拉拉一个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没什么体会,只觉得形式过僵、故弄玄虚,实在空洞无趣。色彩、构图,画中画、框中框。极致的清晰和干净,(和作品中绘图师一样)每个画面都经过精心严格的控制, ...
建筑师的使命与宿命
评分:A-8.0这次观影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格林纳威,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电影。中途还对这部电影的价值有些许犹疑,直到结尾一刹生出顿悟之感,想起立鼓掌。作为艺术家传记,本片不同于《梵高》、《卡蜜儿》将叙述重心放在生平履历上,即便对私生活的 ...
随性吐槽
C+来晚了半个小时。旁边的人咯咯大笑不止,这样的影片有大银幕和互动是正常的,不过还是无法忍受此二者。多次想离场,为何要花费五十块和三个小时的宝贵时间投入在这样的娱乐消遣中?终于完全被淹没了,昏昏欲睡。从视听风格到内容完全无感,斯科塞 ...
《齐泽克》-简评和札记
A-正在读第一本他的书《斜目而视》,再来亲眼看看这位活生生的思想者,从不同的角度再度接近这位伟大的智者。依旧十分亲切的形象,然而今天也有因其伟人光环形成的遥远距离了,他在世却如同逝世。(容许我胡吹一段)他拥有举世无双的极端聪慧和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