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正明的證明》故事是比較完整的一個故事。不過劇情上确實沒有什麼驚喜,主線劇情就都是在意料之内的走向。
*這種把小偷行業做大背景,講述小賊之間的情誼的影視劇還蠻多的。電影《天下無賊》就不用說了,劉德華、劉若英、葛優、李冰冰來演賊。電影《文雀》2008,任達華、林家棟來演扒手。電視劇《黃雀》2025,也塑造了一個廣東地區的地下扒手江湖,扒手頭目是祖峰、姜大衛,帶領一衆小賊跟郭京飛代表的反扒警察鬥智鬥勇。雖然最後有點爛尾,但群像人物塑造的很精彩。
*把這幾個老影視劇拿出來想說什麼呢?就想說《畢正明的證明》這個電影整體演技水平一般啊。相比之下,王彥霖算得上演技突出的演員了。至少把角色塑造的比較完整,角色邏輯整理的很準确,整體表現很穩,幾個情緒爆發點都表演到位。
*張天愛也還不錯,比較合格的完成了角色的戲劇任務。但是,她這個角色就有點“淺”,角色的内在欲望和外在障礙的沖突表現太少,又太多地方以台詞表達情緒,而非以行動和表情表達。
對比而言,同樣不情願做賊,想找機會脫身。劉若英的女賊與劉德華的男賊就有很多“戲劇沖突”表現她們之間的觀點差别。包括面對傻根時,兩個人之間的各種選擇性沖突。讓兩個人的善良本性、對做賊的罪惡感、身不由己的無能為力都充分體現出來。也讓這兩個角色變得非常立體而鮮活。
在影視劇表演裡,塑造一個角色時,角色的主要内在欲望應該一直貫穿角色的所有行為邏輯,角色身上的戲劇沖突就來源于主要欲望因為外在障礙無法實現而産生的沖突。如果演員吃透角色,那麼在表演中對角色行為邏輯和心理邏輯就會設計的比較準确。那麼,即便不用台詞,觀衆也能接收到角色的複雜情緒。
電影導演真的應該試着少說台詞,少用獨白,試着以畫面、角色行動和表情,來向觀衆講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