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本科的時候,同屆别的班級學生裡有一個男生,好像是因為小兒麻痹症兩隻腿發育不太好。就是可以走路,但是腿部肉眼可見畸形的,動作不便,走路時上身需要非常大的擺動幅度才能保持身體平衡。我們在東北讀書,平常的日子還可以,一旦下雪路滑的時候,他即便拄拐也非常不便。所以他的身邊一定會有一個他同寝的男生在,協助他。
我們上大課的時候全系學生一起上課,他也會被老師叫到前面去做題。全系活動的時候,都會遇到。但是,我們盡量把視線放在他的臉上,而不會緊盯着他的身體。他也看上去很樂觀,在人前從來都是大大方方的,學習成績非常好。
打雪仗的時候,四年裡總有幾次他也會被同寝男生背着參加。如果他參加,那一定會有别的同學組隊,一個背着另一個共同參與。或許是男生背着女朋友,或許是兩個男生或者兩個女生。總之大家盡量不會隻讓他成為與衆不同的視覺中心。
那個時候的我們,還不怎麼懂人情世故,也沒有老師特意教我們。但是,我們都知道真的尊重他,就不要去強調他們的痛點,不要聚焦于他的不便之處,不要當着他的面做出“可憐”他的樣子。而是盡量去關注我們相同的那些地方,去看他的優點。
為什麼會想起那個記憶裡完全沒說過話、陌生的同學呢。因為,在《小小的我》這個電影裡,導演的鏡頭過于關注男主角的“缺陷”了。肢體缺陷、動作缺陷、表情走形、異常的心性,都有些過于詳細的展示了。有一種“居高臨下”的“觀察”和“窺探”感。讓觀者深感不适。
或許導演想展示演員的努力和盡力,導演給出了太多的特寫。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大量的時間花費在對角色肢體、動作、表情等等細節的展示。以至于顯得演員有點用力過度。

其實特寫沒必要占比太多,體現一個角色的性格可以有很多角度。比如,我個人覺得很好的一個場景,就是男主角橫穿人行道,路口上停着很多龐大的車輛,同行的人已經早早走過去,隻有男主角以他特有的姿态慢慢的但是執着地走在路上。沒有慌亂,也沒有懼怕。這個場景跟電影題目《小小的我》就很貼合。
但是,反複展示一個人的外表缺陷和肢體缺陷,并不能對塑造角色内心有什麼太多幫助。影視劇作品是展示“美”的舞台。一個角色要先“可愛”,才會讓觀衆“由愛生憐”。拼命的像觀衆展示角色缺陷,并不會讓觀衆理所當然的産生“憐惜”的心态,反而會讓觀者産生被“道德綁架”的心情。就像以前路邊有一些身體殘疾的乞丐,拼命對着馬路磕頭乞讨一樣。
在《小小的我》裡,導演幾次在男主角的夢裡,讓男主幻想自己肢體健全。這個橋段過于重複,格局也太小家子氣了。因為男主角每次幻想自己肢體健全,都是為了男女歡愛。一次又一次。哪怕他在被培訓學校拒絕之後,幻想自己肢體健全帶着孩子們玩兒老鷹捉小雞,也算的上一種豐富角色性格的設置啊。
為什麼讓男主角一直糾結在男歡女愛上?他的人生裡已經經曆過的,以及正在面對的困難裡,比男女那點兒事更困難的還有很多。他基不能把心思用在别的地方嘛?

蔣勤勤最近不知道為啥一直在給流量當媽。不過,她在這個電影裡的表演跟她在《草木人間》裡的表演一樣可圈可點。她給出了一個曆盡困難的母親的艱難。把一個腦癱兒養大,平平安安,能高中畢業,能讀大學,但凡有點人生經曆的人,都能知道這個媽媽會有多難。
而這個被她養大的男孩,卻一直記得兒時聽到的一句“希望他消失”的話,無視母親這麼多年的努力,忽略母親在他眼前的遭遇的苦難。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去外地讀書,遠離母親。
媽媽讓他鍛煉手指力量,把字寫的好看點,因為他不想複考,所以他拒絕。而一個陌生女孩的出現,卻讓他能在荷爾蒙爆發下,展開鍛煉行動。母親懷孕了,一個高齡産婦在他眼前一點點變胖,身體走形,身體不好,先兆流産,吃飯要控糖。這個20歲的兒子,竟然一點兒沒發現。

六七十歲的外婆圍着他轉,到哪裡都帶着他。他把這一切也當做理所當然。這說明,他被母親保護太好了。他認真地覺得他的家人都虧欠他。
雖然,導演給角色安排了一次對詩歌《苔》的講解,但是,對于“苔花”的理解,不能隻靠語言來表達,如果把男主角在這個電影裡的表演與蔣勤勤在《草木人間》裡的表演進行比較,觀衆就能知道蔣勤勤才真正的理解了什麼叫做“苔花”精神。蔣勤勤在《草木人間》裡,角色的名字就叫做苔花。
導演還安排了男主角在公交公司對米面油的嘲諷。恕我直言,這一段的台詞未免過于冠冕堂皇,沒有走心,完全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綁架着别人。作為觀衆。隻能說男主角的發言是“政治正确”的,但無法産生情緒上的波動。
綜上,個人覺得這個電影的導演功力欠缺,同時缺乏對男主角所代表的群體的真正的關懷。導演或許選擇了一個“正确”的主題,但導演的鏡頭所展示的卻是居高臨下的可憐。作為觀衆沒有看到更細膩的對于角色内心的展示,沒有看到男主角在性格、心靈的角度上,值得“愛”的地方在哪裡。
導演居高臨下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制作精良
《熊出沒.重啟未來》還挺值得去電影院看的。第一次看這個系列,有點小驚豔。就是有點奇怪為啥大家誇國漫的時候沒人誇這個系列啊。是因為大家都不是它的受衆嘛?這部電影比之前看的有些基于古代傳說改編的國漫好多了。制作方明顯更專業,态度也更認真 ...
東方不敗終于變成真正的女人
大年初一早上起來沒事做把《笑傲江湖》看完了。就很正宗的、很刻闆印象的網絡大電影的水平。看完之後,一直在想王晶把張雨绮的“東方不敗”設置成東方不敗的“女性替身”的原因是啥。金庸原著裡人家東方不敗有自己的愛人:楊蓮亭。别管楊蓮亭對東方不 ...
續集的導演編劇做好被“審判”的準備了嗎?
昨天看了三集《三叉戟2》,整體而言還能看下去。節奏比較快,風格較為輕松,可以當做電子瓜子,沒事兒拿出來嗑一下。演員也基本上都是比較靠譜的演員,可以說至少在角色塑造方面提供了基本質量保障。不過,第二部似乎犯了很多續集作品的老毛病。在 ...
編劇沒有邏輯
昨天看了三集,僅就這三集而言,編劇很糟糕,演員很還不錯。導演的叙事節奏有問題,攝影審美還行。一般來說,看懸疑劇第一批觀衆是垂直圈層的懸疑劇受衆,這一批觀衆還是很看重邏輯的和節奏的。但是,《漂白》這個劇的邏輯性問題很大。先說邏輯問題 ...
非常叮裡咣啷
《窗前明月,咣!》整個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像用一個空盒子裝三分之一的硬币,不封口,然後雙手握住盒子兩端,用力左右方向的來回搖晃。電影标題裡這個“咣”,還是很準确的。電影結尾的時候看到閃過一個畫面,說是改編自某個英文名字的喜劇。這個畫面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