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貝拉·塔爾。給10分。
聽了無數次胡波和他的故事,在韓佳彤在課上多次看過《鲸魚馬戲團》片尾暴動片段,更是在蘇牧課上聽過無數次的兩人同遊頤和園的經典對白,終于遭遇了文本本身。
對東歐和匈牙利的曆史不太熟識,大約知道是關于體制、蘇聯解體和共産主義的問題。
先不論主題、思想和各種隐喻與象征。單論視聽本身對電影的探索和革新就值10分了。全片39個鏡頭,拍了4年,換了7個攝影師。整個片子是一場一景,我調侃“回到鮑特的年代”,小羅笃定鏡頭有平穩微弱的光學變焦,而我們都驚歎于所有鏡頭精準的焦點控制(比如直升機出現,焦真的給的好)、起落幅的構圖設計和複雜的場面調度。
醫院暴動片段全程Foley音效卻沒有任何人聲參與(哀嚎和怒吼都沒有),制造了“沉默的屠殺”的效果,令人震撼,而電器店的鏡頭下搖之後,“公開宣講變成讀書呢喃”也同樣驚豔,把所謂“鏡頭内部的蒙太奇”或“長鏡頭本身的懸念”發揮到了極緻。
開場的“人體模拟星體”長鏡頭段落和結尾處“醫院暴動”長鏡頭段落同樣驚豔,特别醫院那場,最後落幅男主特寫的臉,嚴肅的表情,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鏡頭——盯着鏡頭前每個不知所措的觀衆,攝人心魄。跟小羅說了一個細節:落幅男主臉部的特寫,長達30多秒,但男主眼睛一眨都沒眨,直到瞪出了眼淚,而整個長鏡頭近8分鐘,不知道要NG多少次,也調侃“NG一次,複景1天”,難怪經常一個鏡頭拍數月。
全片的長鏡頭基本在移動(明顯區别于侯孝賢、小津),動線之精準,構圖之巧妙,調度之複雜已無需再說。
“鲸魚”隐喻了什麼?“王子”又隐喻了什麼?“王子”像麥格芬一樣,全片隻出現了一個幽靈一般的影子,但是作為核心人物和話題卻貫穿了全片,通過所有人物的對白實現了“缺席的在場”。而那個巨大的鲸魚眼睛,從瞪的溜圓到片尾半睜半閉最後隐沒與白霧之中,又象征了什麼。
男主是全片的視點人物,目睹了所有事件的發生,他叫所有人“叔叔”,第一個看了鲸魚,偷聽了“王子”和翻譯的談話,目睹了醫院暴動的發生,被唐德嬸嬸威脅又幫助鋼琴家叔叔四處聯絡,逃到火車站被直升機攔截,最後又偷聽了軍官的談話。
男主為什麼演繹人體星體,鋼琴家叔叔為什麼反對十二平均律,警察局長為什麼跟唐德嬸嬸跳《藍色多瑙河》,局長孩子的叫嚣到底暗示了什麼。“王子”的所有如神棍般的宣講是在表達什麼?
所有細節都值得琢磨,“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