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事故Unsimpleaccident(2025)的剧情介绍
普通事故Unsimpleaccident(2025)的影评
第78届戛纳电影节顺利落下帷幕,最终大奖颁给了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的《普通事故》,这次作品使他成为第四位达成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的导演。导演首作《白气球》获得第48 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像机奖;《生命的圆圈》获第57届威尼斯电影节金 ...
⚠ 这不是《普通事故》的影评,只是帕纳西此前作品的一篇综述。⚠ 对于《普通事故》,我自己目前还没有机会观看,但根据帕纳西以往的作品,我愿意相信这部新片并不只是符合评审口味的“高分作文”,而是确有其现实层面的震慑性力量。⚠ 本文首发耐 ...
5月25日晚,第7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落下帷幕。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出狱后的首部作品《普通故事》斩获金棕榈大奖,毕赣导演和易烊千玺合作的新片《狂野时代》也获得小奖,可喜可贺!伊朗导演贾法·阿帕西2000年凭借《生命的圆圈》拿下威 ...
海外影评
导演背景:贾法·帕纳西曾因所谓“反政权罪行”入狱,第一次被单独监禁,第二次与其他反对政府的囚犯关押在一起。2022年他因声援他人反对警察暴力,被迫服2010年判处的6年监禁,2023年2月服刑7个月后获释,期间凭借《无熊之境》获威尼 ...
#Cannes78# 个人金棕榈。本年度最有力的政治宣言,高潮迭起的100分钟,混合了愤怒、勇气、真诚、人性的生命之歌,还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尾。近些年的经历真的为帕纳西提供了无尽的新创作养料,为他祈祷,也为我们所有人祈祷。
3.5,状态不好影响了观看的感受,开头就没有被吸引,中途感觉不错,结尾又觉得太过刻意,更多像个公路喜剧片。前面花了那么多时间和力气去讲每个人的恨,末了每个人的离场放手都那么潦草。可能深仇大恨的终点都是惨淡收场吧,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无言的结局。比起手刃恶魔、成为恶魔,还是做人更好,我喜欢它向善的立意。
贾法·帕纳西出狱后的首部作品,灵感结合了他自己的被捕经历和狱中听闻的大量囚犯故事——那些被国家机器压迫、被命运误伤的个体,最终化作这部电影中沉默却汹涌的底色。善与恶的面目,在质疑与谴责、怜悯与仇恨的反复中,变得模糊不清。
影片借助一连串的反转与巧合,揭示极权与体制之恶作用于各色底层人物身上的因果,善与恶相互反转,同情与仇恨的情绪转换推动剧情发展,底层相互撕咬,幕后的推手却始终隐身。它真正想探问的,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我们能否直视一个人的“纯粹之恶”?而面对曾经的伤痛,我们是选择处决、饶恕,还是冷漠遗忘?
尽管影片在人物群像的塑造上仍略显刻板,对情绪反转的依赖也稍显程式化,但它的锋利和胆识依然令人警醒。正义无法简单定义,仇恨无法轻易释放,而“人性”本身,或许是最复杂、最不可靠的变量。
@Cannes2025_Bazin
有时候很难判断他的掌控力在哪里,但无疑那些不节制的部分来自于愤怒。意料之中的第四幕让人如坐针毡,但电影因此而发。总算不是只有前15分钟关键的那类中东电影了。
很难看
谁能够想到,在一部复仇电影中,杀死凶手和复活凶手可以同时发生。恨意每多一分,善意便以更汹涌的态势将其压倒。暴力的实施与中止在影片的首尾两端,而故事的转折总是从意外开始,却最终走向导演所坚信的必然。
贾法·帕纳西出狱后的首部作品,灵感结合了他自己的被捕经历和狱中听闻的大量囚犯故事——那些被国家机器压迫、被命运误伤的个体,最终化作这部电影中沉默却汹涌的底色。善与恶的面目,在质疑与谴责、怜悯与仇恨的反复中,变得模糊不清。
影片借助一连串的反转与巧合,揭示极权与体制之恶作用于各色底层人物身上的因果,善与恶相互反转,同情与仇恨的情绪转换推动剧情发展,底层相互撕咬,幕后的推手却始终隐身。它真正想探问的,是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我们能否直视一个人的“纯粹之恶”?而面对曾经的伤痛,我们是选择处决、饶恕,还是冷漠遗忘?
尽管影片在人物群像的塑造上仍略显刻板,对情绪反转的依赖也稍显程式化,但它的锋利和胆识依然令人警醒。正义无法简单定义,仇恨无法轻易释放,而“人性”本身,或许是最复杂、最不可靠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