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惊喜,能在下半年的补片列表里看到这样一部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如此讨人喜欢的优秀类型片。

前半部分,它尴尬、浮夸、过度装逼且毫无逻辑。但到了第三幕,它凌厉、张狂、充斥着无穷的影像能量,无懈可击。

在我心中,这绝对是10s最TM酷炫的类型电影(之一)。

...
《不速之客》尴尬的笑容,面瘫的演技,在此种语境下却是合理表达。
...
一个正反打交代人物关系、背景故事与角色情感,随后镜头移动,门铃音效与门口的虚焦将母亲的情绪强硬的转移到他身上,高效的镜头叙事

我就一直很想吐槽男主演丹·斯蒂文斯的演技:从这位“不速之客”入门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几乎无时不刻在露出那种经典的“斜嘴微笑”,表达善意时,微笑;表达热情时,微笑;表达喜悦时,微笑;甚至在那种“小人得志”的表情下,仍然是那副微笑。毫不夸张的讲,这幅微笑堪称是影片最具代表性的“视觉元素”,比什么“霓虹美学”“血浆镜头”什么的要抢眼多了。

...
前半段大部分笑点都来自他的微笑

如果要我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这个男主实在是太能「装逼」了,又蠢又好玩。而且某些段落他其实演的非常到位,绝对不是那种没有演技的「装逼」,而是刻意去演成这种「装逼」的样子来贴合电影风格,讲真,这也太「搞」了。

...
尤其是裹浴巾和后面舞会的段落,黄暴的尺度搭配上“别扭”的演技和无语的剧情,一瞬间我真的认为这就是用电影级别预算所拍摄的「高级AV」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这种极其蹩脚的表演风格反倒开始散发出独特的迷影趣味:角色完美的面容与温文尔雅的处事手段结合却生成大量的诡异观感,而夹杂其中的暴力场景、邪魅凝重的表演和情节走向也在向观众验证这一观感。更重要的是,当你戴上对于这一类型电影的“有色眼镜”去观看时,你会觉得那些愚蠢、生硬的情节编排反而变得异常亲切,逻辑的缺失反倒是另一种有效的幽默手段。甚至通俗点说,电影里越是做作的部分,在我眼中反倒是变得非常可爱。

...

...

...
表情变化

作为一部“弱情节,强演员,重视听”的类型片来讲,《不速之客》绝对是风格先行的高概念电影,身处其中的家庭设置与其他同题材电影极度相似:优柔寡断的母亲,工作困难的父亲,潮流叛逆的姐姐,以及一个内向常受霸凌的弟弟。电影毫不忌讳的直接引用了这种标准的家庭配置模板,为的就是用剧情一方的平庸,来衬托视听一方的超凡。

...
影片中后段的剧情补充反而让之前一个多小时的蹩脚表演充满了合理性,也随之带来了更多的观影趣味

而对于电影来讲,这种“业余”的表演风格也恰到好处。因为对这类B级惊悚片来讲,视听上的美学呈现才是更加值得下功夫的部分,演员其实本质上只是一个工具,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木偶」。作为木偶,你所做的就是引导摄影机的移动,让视点跟随你穿过不同的布景,让灯光与服饰装扮你的躯体。而某些时刻,场景只有在人物居于其中时才能焕发出能量,而非仅仅只是单纯的物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演员即是工具」的说法反而是对电影与演员的双重称赞。

...
如此完美的面孔就该用这种“嚣张”的打光来衬托剪辑、音乐、动作,三者所构成的律动。

对于暴力的风格呈现,导演却显得非常“克制”。你可以看见片中绝大多数的肢体暴力场景都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动作设计,或是喧宾夺主的运镜手法,都没有。事实上,本片前三分之二的暴力场面都异常的简洁直接,动作设计力求一招制敌,偏向一瞬的爆发而非持续的互殴。运镜也只有一个法则“演员动,摄影机再动”,有时会利用大幅度的快速摇镜来加强力量感与速度感,但比手持要稳很多(大概率用了斯坦尼康)。至于剪辑这块就不过多诠释了,通过提升剪辑速度来形成短暂的视觉高潮,而动作的分解却又不显得赘余,相当干练:

...

...
快速变焦成功为这一段引入了幽默荒诞的视觉体验

...
极其干练的剪辑

...
近景与远景,调度上的和谐

...
动作戏风格与其最接近的例子——《暴力史》

但在第三幕开始的这场枪战中,摄影风格却一改往常,大量使用慢镜头作为填充。一方面作为枪战戏,节奏与速率要比纯肉搏戏快上很多,所以需要慢镜头作为调和剂并充分展现关键的动作细节。另一方面,视听技法的改变也能在潜意识上告知观众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转变,还是极其有效的强化视觉冲击的工具。

...

...

当然,尽管引入慢镜头拍摄,此段枪战大部分剪辑仍然保持着高度的凝练,导演懂得如何去调配这两种迥异的拍摄风格,从而形成更夸张的视觉张力。

...

音乐方面,整张电影原声都是趋近于八十年代的复古风格,无论是流行歌曲还是纯电子配乐皆是如此。电子音乐为影像增色不少,不断重复而上升的单旋律是极其带感的,节奏的定调让影像不在单调,无论是有人物的运动镜头还是空镜头,角色步态的往复也充溢着律动之美!

而在上述种种视听方面的特点在最后二十分钟的学校猎杀段落,将会凝聚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是本片能成为10s最佳类型片的决定性要素。

无比邪典、狂热的第三幕,极富能量的类型表达。

《不速之客》的第三幕是无可置疑的优秀,而这一幕里,角色彻底沦为了“道具”,而场景与灯光真正成为了影片的主角,散发其魅力。

看看场景是如何与灯光配合,从而实现邪魅的氛围。

...

...
三原色的转换

...
迷人的顶光

镜像迷宫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视觉刺激了,但那种通过光反射所造成的空间断裂与视觉欺骗,无论何时都能让人激动无比。《不速之客》所追求的,正是这点。

...

...

...
《龙争虎斗》《神探》《疾速特攻》。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下的镜像运用

...
就剪辑风格而言,《不速之客》显然更接近《龙争虎斗》

而干冰雾气在此幕中的作用可谓非凡,导演非常精准的抓住了这一视觉要素的“欺骗性”“不可视性”,以及最为关键的“流动性”。正是由于导演出色的影像意识,让雾气给这一段的画面增添了不少动感,称得上是绝佳的调度案例。

...

...
作为叙事元素实在是太有效了,所以连用两次

...

...
流动着掩盖尸体

而该场景的后半部分,从整体的影像风格来看,最接近的反而是《魔女嘉莉》:从迷雾中伸出的手/从焦土下伸出的手;燃烧的学校礼堂,伴随绚丽的背景灯光;以及结尾如出一辙的惊悚设置,简直高度神似。

...
连影片那种三原色变换的打光风格都是如此一致

但《不速之客》所呈现出来的完整效果,也不单单只是用“借鉴”“致敬”就可以形容的。怎么说呢?如果非要类比的话,就好像莱昂内拍摄《西部往事》所做的那样,绝非单纯的借鉴某部影片的某个场景,而是依靠创作者对该类型观影经验的长久积累所生成的作者直觉去构思、编排每一段戏,并将其拼接成一部完整的电影。而《不速之客》也是如此,它绝不仅仅只是对《魔女嘉莉》粗暴直接的致敬,而是依托于一众B级惊悚/恐怖电影的所带来的观影体验,提取出美术、场景与灯光之间的共性,最后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便是如此精炼。

...
场景燃烧的此刻,《不速之客》完成了对《魔女嘉莉》等一众b级惊悚电影的完美致敬

至于影片结尾的廉价反转,我觉得有必要斟酌一下:以常规眼光来看,这是反逻辑的,是绝对愚蠢的,是作为“烂片”的又一大决定性佐证。但对于这个类型,这个流派而言,这种情节设置又是无比常规的,甚至常规到了合理的地步。

...
引用纪录片《德·帕尔玛》中那段对于“犯罪类型片跟踪女性”观点的引用。

正如帕尔玛所言,这种几乎“千篇一律”的情节反转与一惊一乍的jump scare都是这个流派的一部分,无论它们是合理的,还是愚蠢的。

而《不速之客》有趣的地方就是,在这方面它几乎完完全全践行了该流派的模板套路,就跟命题作文一样极其标准。但这种“愚蠢”又很显然是刻意为之的,以参与其中的态度去戏谑这个类型的套路样板。一旦理解了这层创作意图,那么电影一切“反常规”“反逻辑”的点都突然变的非常可爱,于是作为观众与主创团队一起“创作自嗨”这种事也变得顺理成章了起来。

对于迷影情结的呈现,真正做到了把某一电影的某一段落的视听精髓剥离出来,而后以一种自如的方式融入进影片叙事的语境下,抓住了本质,而非仅仅只是对台词或场景简单粗暴的引用,高级而纯粹。

...
愚蠢的剧情,却何尝不是有趣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