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内容,未經允許不能轉載,不能抄襲,不能搬運!!!部分觀點來自與老師的對談。

《白塔之光》沒想到能給我如此巨大的震動,張律導演作為朝鮮族人,對北京的地緣性與區域特質把握到位,沒有刻闆的北京風情,而是北京人在北京的遊蕩與迷離,居住環境的同質與狹窄,生存環境的緊縮與異化,文化環境的加速與層遞,故鄉、原鄉、血地、充滿着對老北京的懷念,懷念逝去的那個時代,是年近50歲的谷老師,無法釋懷的過往,父親的被動抛棄,母親的去世,前妻的患病,女兒逐漸增長的陌生感,北漂鄰居的崩潰,暧昧對象的離去,獨身一人的他選擇與自我和解,在沒有影子的白塔之光下,咖啡伴雪,北戴河的海邊,飄蕩的風筝,隻有隐約的風筝線,沒有飛翔的自我投射。

對于中國文藝片的思忖下,我對北京生活的憧憬,對某種文藝氣質的向往,對愛情的拷問,對父親的迷失與和解的思考,對時代性的變量考察,對詩歌本質的文藝性與生活性的深發,對中年困境的消解。總總話題,都值得深入探讨。

...

140多分鐘體量的文藝片,完全沒有感覺到枯燥,其中涉及到諸多可以讨論的話題,簡單羅列。

1、代際關系與父子:對于老北京人與新北京人的遺傳與變異,不僅是生理,更是心理處境,父子情感聯結的紐帶,即便兒子對父親再不聞不問,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雖然對父親有誤解,但越來越像父親,最終成為父親。不僅是對愛情的失望,對孤獨的習慣,也是對自我的妥協。

2、人物關系結構:圍繞辛柏青主演的谷文通,打通了一個平凡中年文藝男,一個所謂“孤獨的美食家”的人物關系網絡,平凡質樸的每一天裡,中年男性有姐姐、姐夫、女兒常規的家庭成員,他還有一個五歲被迫抛棄他而獨居北戴河的父親,有一個身患癌症的前期,有暧昧有時卻不成戀人的女性朋友歐陽文慧,有一個北漂的模特鄰居,有一個在巴黎自殺的老同學老穆……在與不同的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小心翼翼的切換身份與狀态,卻難以發現真實的自我。

3、北京人與北京味:此處的北京故事不同于王朔、張元、王小帥等第六代導演關注邊緣,也不是馮小剛、姜文等人的特殊年代性自我抒發,張律的北京,尊重北京的現代性與生活化,是真正在新舊北京變遷中直觀書寫北京的導演,北京就是文化經濟政治之都,在這裡,無論是居住、栖居、寄居、流浪、遷移、漂泊,總之是被北京味道給熏染了。

...

4、北京鄉愁與地緣、區域電影:同時對于北京,即便是人切身處于北京,但依舊對北京有着深深的鄉愁,對于原鄉與血地的愁思,是一種對遠去北京,也就是遠去時代的懷念,是沒有寄托的無根之萍,所以視覺上變成了“一水的白”,隻好靠着嘴巴來品嘗北京味道。而飛速發展的北京裡,白塔似乎成為了朝聖之凝固建築。這樣的愁并非是純粹的戀地情結,似乎谷文通漸漸發現自己不那麼北京,他甚至也在泥沙俱下的現代化浪潮中,漸漸去北京話,所以他也想找回北京記憶,比如學北京老人倒立走路……同時,北京鄉愁也在聲音設計裡,《北京歡迎你》、京韻大鼓、京劇、北京人的貧嘴、鴿哨、風鈴,也可以參考陳凱歌的《百花深處》。北京的愁不僅僅物理或地理空間的愁思,也蘊藉在心理空間的變遷之中。

5、風筝、鏡子、煙:具體 道具的意象設計以及符号指向,鏡子是最為關鍵的視覺拓展道具,當然也可以與拉康關聯。風筝是有形的風筝線,無形的風筝,另外田壯壯與風筝,風筝與父親,似乎與《藍風筝》有所連綴。煙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避免社交尴尬的有效道具……

6、詩歌、詩人與詩意:文藝片中出現詩歌已經是屢見不鮮,但詩歌意象要用的恰到好處,不油膩造作,這點很難。《白塔之光》裡谷文通曾經是詩人,為女兒讀北島、顧城、食指,這些有獨特意指的60-80年代活躍的詩人群體,尤其是顧城,出生的醫院與妻子住院的醫院一樣,顧城的自殺……但這些詩人群體實際上是他的父輩那個年代的頂流詩人,或許詩意在于,父親與兒子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繼承

7、迷影、迷法國、迷舞:本片的文學顧問是電影資料館的老前輩李迅老師,其中有許多迷影的部分,設計的很有趣,比如李滄東的《燃燒》放映、電視機裡的老電影光盤,上官雲珠回顧展,是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取景,觀衆席裡就坐着李迅老師。對于法國的迷戀也有很濃郁——法國自殺的老同學、法國的前男友、法國餐廳的中法合唱,對于法國的愛戀與《愛情神話》中的意大利元素異曲同工。交際舞的多次出現也很有意思。

8、講客氣、戀父、靈魂深處深挖:講客氣的中年人之自律與謹慎,是獨身的防衛,是社交的面子,是父親性格的影響。戀父在于歐陽文慧屢次叫“爸爸”等表現,而靈魂深處深挖,不僅挖的是父親,還是觀衆。

9、互文性、對照性與平實化:影片中有多組互文與對照,包括谷文慧與歐陽文慧、谷文通與法國自殺的老穆、谷文通的被抛棄與歐陽文慧的被抛棄,風筝、手上的蚯蚓、平安樹、鞋子……

10、北京的城市電影、城市人群:混雜的城市人群——河南姐夫、河北模特租客、内蒙古的南吉、廣東或北戴河的歐陽文慧……交織構成了“北京人”,以及貧嘴的下棋北京大爺、旗人同學、房地産同學等他們都是老北京。

11、超現實與批判現實:超現實的部分主要是在①谷文通第二次拜訪父親,模拟審訊拷問部分應該是超現實,解釋是夢境,而跳舞的片段也許是現實,但令人出乎意料。②最後一個鏡頭,從白塔搖下來,漫天大雪裡,谷文通變成了父親。

...

12、白塔與影子:對于白塔的意象,我還未深挖 ,影子必須在光投射的地方才有影子,兩人在陰影裡是看不見影子的,白塔因為過于高大所以沒有影子,但白塔的光會讓人的影子拉長,影子與孤獨處境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有所關系。

13、愛情的克制、親情的考驗:羅蘭巴特《戀人絮語》;全家福;飲酒;慢節奏對談。

14、遠景與空間叙事:老北京城牆邊兩人的走動,北戴河海邊父親的放風筝……富有電影感,空間隐喻與建築賦情。

還有一些,寫不完了,等二刷吧,以上這些,随便拎出一點,都可以寫篇影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