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之光(2023)的劇情介紹
白塔之光(2023)的影評
發一篇我在全國影評大賽的獲獎影評~ 開心靈韻的流動——論《白塔之光》中詩意在城市景觀中的遊蕩摘要:《白塔之光》是張律在繼《福岡》《慶州》《豆滿江》等後的一部新“城市電影”,影片将北京城市下附有共性的一批“遊蕩者”聯系在了一起。在被解 ...
在飛機上消磨時間打開,不知道是不是飛在天上的緣故,觀影過程中情緒像老谷手裡的風筝一樣懸在空中。牆角的植物,像蚯蚓的血管,算數和算盤,導演用了很多重複的意象來串聯起父子,祖孫關系。喜歡生活化的場景和對白,全片唯一的暖色調出現在笑笑和姑 ...
中年男人郁郁不得志的無病呻吟,自我臆想,惡心至極,看得我生理性嘔吐。從劇情上來說:男主自視甚高,以為自己的精神境界超然脫俗,跟誰說話都神神叨叨的,實則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内心戲極多的猥瑣大叔。幻想年輕女孩都貼着他。無時不刻展示着自己 ...
不用費時比照客觀現實與影片呈現的異同,電影畢竟不是現實的拓印機,最多是一條漸近線。電影的時間是有限的,對一部故事片而言,那些支撐起有限時間的文本必然有要講述的東西。對于當代生活故事的書寫,則更要找到若幹足以證實影片内容可靠性的形象記 ...
我能感受到導演看到影評會很失望。我都拍得這麼文藝了還打不動你們嗎?視聽語言整體感受接近楊德昌的那類靜态電影,幾乎沒有配樂,生活的一切即是配樂,極簡主義風格,甚至有些場景讓人聯想到新現實主義,但導演不知足于真實這一點,而是選擇了通過利 ...
男主家庭破敗與老婆離婚,淨身出戶,住在了母親留下的房子裡,為了省錢還租了一間房給男模特。也沒有一份正經的工作,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寫幾個美食公号,靠着一篇幾百的稿費混着。和自己的女兒也不怎麼熟,讓自己的姐姐和姐夫照顧女兒,自己半夜沒事 ...
“靈魂深處,真不敢說,一點不幹淨的東西都沒有”關于辛柏青的文藝片總是值得一看的。即便辛柏青老了,《白塔之光》依然不能錯過,辛柏青依然是文藝男神。其實要想深刻了解電影《白塔之光》的主旨,首先得記住影片當中的這段對話。電影中後段辛柏青飾 ...
自封這幾年國産最佳。剛剛寫了一大段沒了,豆瓣沒有自動保存或者草稿箱功能嗎,又想罵人。我現在的精神狀态非常需要一部能讓我靜下心的文藝片,白塔之光做到了,雖然沒有讓我回到之前平和的狀态,但是能讓我在144分鐘裡感到舒适沒有坐立難安也是不 ...
槽點太多無從下口,跟朋友一起去看的,前一個小時還忍着沒說話擔心影響她們的沉浸式觀影,,後來實在沒忍住四個人紛紛去洗手間,第一次看電影中途離場,,謝謝導演,。全片一股中年文藝男的酸腐味,唯二能誇的點可能是畫面和演技。還有就是超現實和影 ...
張律徹底回歸中文語境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完全直覺型的,能想象他他在構思和寫作之後不斷運用「經驗」和「感覺」來将其完善的過程。雖沒有近似慶州般渾然天成的閃光,但日常隐在默不作聲中的微妙心理于我還是心有戚戚焉。白塔是似乎遊離于張律序列之外的 ...
7.0。《柳川》之後,不會再奢望有一部一氣呵成的《慶州》,但有此已足矣。對前作的演員陣容進行更換後,終於將大部分人的表演狀態調整妥當,這使得張律能更為自信地將春夢構造與異鄉視角進行徹底的在地化。生命連結伴隨著文學創作一同逝去,隻餘下城市角落的空堂陋室和口耳相傳的隻言片語。生於斯,長於斯,卻因丟失形而上志趣的投影而平白地成為故鄉裡的漂泊者。於是,他嘗試在與世事的若即若離中尋找一片精神的流亡地,正如北戴河之於北京。
2023.2.18——柏林電影節首場放映
一星給辛柏青老師,一星給李勤勤老師,一星給有容乃大到允許這麼一部電影進入主競賽單元的柏林電影節……
兩個多小時我都在重複
.5 若帶着與觀看前作《柳川》同樣的預設觀感去觀看似乎是難以進入的,愈發證明了《柳川》中将語境設置在異國并植入了語言和口音的異質作為叙事的基地是一種很聰明的讨巧行為,也隻有在其特殊的情景下才能成立。在《白塔之光》中也存在一些口音的對比(對照組是北京話兒)但也僅僅隻是作為日常的點綴出現在角落裡,影片的重心還是處于對于日常的描摹上。一些對白或許真的是直白到“尴尬”,主要人物的狀态也完全是類洪尚秀式的,這一些處理方式放在外語(特别是大家很熟悉的韓語)片中可能并不突兀,然而若用中文叙述則顯得有些怪異,歸根結底張律在創作的時候沿用的仍是在韓時期的思維,一種經過提純的、人物之間用于構築局部張力的抽象表達方式。日常的細碎被融進膠片機的過片噪音和顧城的詩句中,到最後确而隻剩下無影塔矗立在一片白茫茫的中央。
#Berlinale 73rd Wettbewerb #Berlinale Palast
5-
白塔之光,它占據着羊肉胡同post post咖啡大半的屋頂空間,也藏在每面大白牆和醫院,從元代建成便将禮貌的京腔代表的中華民族優良美德種植在每個百京人甚至中國人心中;
無影随形,光亮撒滿每一個角落,一切必是敞亮的、端正的、無邪的,那是親密關系間豎起的傳統的道德的大白牆,是老祖宗留下的性壓抑,是表達的無形障礙,也可以是流放不義之人的檄文所用的白紙,代際相傳;
無處遁形,沒有陰暗的影子也就沒有逃避的港灣,父親不會是,妻子不會是,白塔之下我們隔着什麼彼此撫慰,在柳川互訴衷腸,在北戴河放飛風筝,在超越時空的長鏡頭中探訪彼此内心的真實,在福岡式的結尾中回家。
@Berlinale2023 辛柏青這次不再是《柳川》裡惹人厭的中年油膩男而無限趨近《慶州》《詠鵝》裡的樸海日(前詩人、單肩背包的走路姿勢);黃堯比倪妮更适合張律的電影;田壯壯的對白是超文本的(paratextual);尋父的故事,而父親由田壯壯(第五代的母題:弑父)飾演,中國電影史(王宏偉、上官雲珠、斯琴高娃)被喚入電影。
北京竟可以被拍得這麼美,《北京歡迎你》竟可以被唱得這麼悲。
3.5。白塔無影,情欲難燃。
1、3星出頭,但辛柏青升(挽)華(救)了整部電影,他自己估計演得也很過瘾,不用技巧全是情緒,那段冬奧重置版的《北京歡迎你》也許是他演藝生涯迄今為止最高光動人的時刻,别說把老穆唱死合情合理,我都差點被送走。2、感慨田壯壯導演還是那麼會演戲,也感慨導演現在隻能演戲。3、王宏偉、李勤勤、同學聚會裡地産大哥等大部分配角的戲都很順,唱歌的安娜好美,笑笑也好自然,這種小角色一旦成立,場景就不會顯得過于懸浮或尴尬。4、辛柏青與王宏偉抽煙的夜戲,以及與田壯壯跳舞的兩場也贊。5、辛柏青有多适合這個角色,就會愈發凸顯黃堯有多不适配,能看出她已經很努力去夠這個角色了,可惜《過春天》才更屬于她,演員除非演技橫到不講理,不然有些角色就是無法契合。但這個選角确實犯難,想不到誰的臉和演技更适合,張子楓或周依然或許能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