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學徒》講了一個在現代社會堅持古典音樂學習的故事。這其實會讓我們聯想到很多電影以及其背後的一些社會議題,比如《百鳥朝鳳》,再比如一些傳統文化的衰落,等等。不可否認,這是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信息之一,但看過電影就知道,它的深層内涵遠不止如此。

從追随耳機中師祖的教義,到摘下耳機聆聽夜晚,再到世界的頃刻崩塌,這一系列的心理變化使男主角從音樂的信徒中退化出來。變化不是一瞬間産生的,需要過程。在這個過程裡男主角看到了很多——又或者說,他經曆了很多。當别人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時,他堅持着自己的音樂;當自己的老師陷入困境時,他堅持着照顧自己的老師;當自己的學生想要參加樂團時,他執拗地維護着古典音樂的尊嚴。信徒之“信”,就在于此。

就這樣,為了音樂他做出了很多犧牲,也在等待着最終有所成就的那一天。可是當那個男人和他揭露了真相之後,整個世界崩塌了。在這之後他改變了。他的改變是源于自我認知的崩塌,還是自我認知的重建?導演沒有給出答案。

這樣一個自我認知改變的過程,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我們每個人都是某樣東西的學徒/信徒,可能是學術上的,也可能是物質上或精神上的。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我們或許可以思考:我們的信仰是否完美無瑕?如果信仰不是完美的,我們是選擇任其崩塌,還是改變自我,抑或是視而不見?這些問題一般來說很少去思考,但真正需要思考的時候,往往已經是内心迷茫之時。與其在崩潰邊緣懸崖勒馬,不如未雨綢缪,好好想一想,我們的信仰究竟是否能支撐我們前行。

說回電影本身,本片最核心的情節設計便是一場場音樂演奏,導演在構建這一場景的同時,也融入了角色本身心理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恰恰就體現在音樂上。遺憾的是,我聽不懂他們的音樂,不明白其背後可能具有的含義。除此之外,電影節奏比較舒緩,通過緩慢的鋪墊和情節設計來表現男主角的變化過程,所以可能會有點催眠。堅持看完,也算是收獲了一部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