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好像是屬于孩子們的季節:
暑假、烈日、汗水、蟬鳴、濃烈的綠色、無所事事的午後、冰涼的西瓜、小賣部的棒冰……
當初那些仿佛永遠望不到頭的漫長夏天,和童年一起,倏地一下就過去了。
而下面這部老電影,将會把我們帶回到那些美好而不自知的時光——
《菊次郎的夏天》

這是一部關于夏天、關于童年、關于人性與成長的電影。
作為日本新電影代表的北野武,自1989年步入影壇以來,便不斷地求新求變,他的電影一向以“暴力美學”而著稱,而《菊次郎的夏天》卻自始至終蕩漾着溫情與笑聲。

片名中的菊次郎,是北野武父親的名字。
在一次采訪中他曾說過:“生前好像和他沒有說過話的記憶,可是現在回想起來,他真的有點寂寞。這一次的電影主題有點像掃墓孝親的感覺,也稱得上是供養。”
帶着這種感恩與供養的心情,北野武為我們演奏出了一曲動人的“成長之歌”。

正南,一個上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子,處在貓嫌狗不理的年紀,卻過分安靜、懂事。
随着暑假的到來,小夥伴們都陸陸續續地跟着父母外出旅遊。正南沒有人可以玩,假期足球場也關門了,孤零零的一個人。

他為什麼不跟着父母出去玩呢?
因為他沒有父母。
正南從小就跟着外婆生活,父親在他剛出生時就因為意外去世了,母親也不見蹤影。
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的臉上當然看不見笑容。
一個機緣巧合,正南找到了媽媽的照片以及住址。他随即就收拾好書包,踏上了尋母之路。

結果剛出家門,就被大孩子們打劫了。
又是一個機緣巧合,這個場景被鎮子上的一個中年癟三菊次郎以及他老婆看見了。

中年癟三立馬上前,不過不是見義勇為——
是為了打劫一下打劫的人,有點拗口,但事實就是如此。

正準備伸手接錢呢,他老婆一個巴掌扇過去就把他制服了。
就這樣,在老婆的命令下,護送正南找到媽媽的任務,就落到了菊次郎的頭上。
他立馬就答應了,但不是出于恻隐之心,而是為了貪圖老婆給自己用來當路費的五萬日元。

好,不良大叔跟單純男孩的旅程開始了!
第一個目的地是——賭車賽場。
嗯,沒錯,菊次郎把孩子帶去賭單車比賽了,差一點就把褲子都輸光了,還是靠着正南的好運挽回了局面。


不得不說,這癟三真是個混球。
坐出租車,司機半路去廁所,不會開車的他就趁機把人家車開走,後來車壞了就随意丢在路邊。

揮霍光了妻子給的路費,隻能靠搭便車到達目的地。
語氣惡劣請人幫忙,被拒絕後,就拿大石頭砸壞人家的車窗玻璃,然後溜之大吉。

結果被車主抓住,打了一頓……

為了攔車,他想盡了各種招數。
給正男畫大花臉讓其裝可憐,甚至自己假扮成盲人,在路中間放釘子……



有好心司機載他一程,他不但不感謝,反而埋怨人家把他丢在半路。
在嘉年華又是各種占小便宜,打娃娃直接用石頭砸,撈金魚不用網子直接用碗盛……
結果可想而知,還是被人暴打一頓。

在久讓石優美的OST伴奏下,我們可以逐漸發現這個混球身上“成人兒童化”的一面。
不會遊泳,還死要面子套個遊泳圈下水,結果差點溺水;


無視各種社會規則:在“禁止入内”的地方抛橙子,在不讓釣魚的地方釣魚,在人家地裡偷玉米……


相聲演員出身的北野武,利用各種經典的橋段來制造笑料。
作為日本收入排名第一的搞笑藝人,他對笑的藝術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在制造 “笑”果上已經遊刃有餘了。
電影是按照正男記錄的暑期照片日記來結構完成的,通過日記的方式影片分成了前後連貫的章節。
依次是“婆婆的朋友”、“哎烏公”、“先生好古怪”、“行不通”、“天使之鈴”、“先生陪我玩”、“先生跌落樓梯”、“八爪魚人”、“拜拜”九個章節。
每個章節都是從一張記錄影片重要人物或情節的照片開啟。



兒童化的視角,為影片增加了不少魅力,就像尼爾·波茲曼所說:“表達思想的方式将影響所要表達思想的内容。”
首先,這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矛盾,使故事增添更多純粹和溫情。
其次,電影裡很多夏日的細節,比如水塘裡的青蛙、停在草上的蜻蜓、樹葉上的毛毛蟲等。


(蜻蜓複眼看到的景色)
這些微觀景物的出現,恰恰契合于兒童對萬物充滿好奇以及善于觀察的本性。
正如沈複在《浮生六記》中所寫的那般:“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最後,影片還通過“留白”的手法遮蔽和弱化了許多含有暴力的情節,也體現了兒童視角的單純性。
例如菊次郎教訓欺負正男的變态男時,鏡頭并沒有略去菊次郎教訓他的過程,隻給了一個變态男倒地流血不止的畫面。

菊次郎在和貨車司機發生沖突時,影片以一個消聲的遠景鏡頭來表現二人的争執和打鬥。
沒了暴力的殘酷,莫名呈現出“卓别林式默片喜劇”的效果,讓人忍俊不禁。

影片的名字叫《菊次郎的夏天》,而不是《正南的夏天》,說明電影的靈魂人物是菊次郎,而不是正南。
在護送正南找媽媽的過程中,菊次郎完成了自我的成長。
片中,知道了正南身世之後,他小聲說了一句“原來跟我一樣”,說明菊次郎的童年也是在父母缺失的情況下度過的。

在找到正南媽媽的家之後,一向莽撞的菊次郎沒有選擇直接沖進門,而是在一旁靜靜地看着。
他看着正南媽媽已經成了新家,面帶微笑地送丈夫和女兒出門。

目睹了這一切之後,他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般猶豫不決,最後選擇跟正南說,他的媽媽已經搬走了。

接着又搶了肥仔的天使之鈴,告訴正南這是媽媽留給他的。

在嘉年華上被揍之後,菊次郎跟正南說,自己是從樓梯上摔下來才受傷的。

正南連夜去為他敲開藥店的門買藥,為他擦拭血迹,此時一向惡語相向的菊次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敬語溫柔地說:“謝謝你,小子”。

在這之後,他一個人去了養老院,看望了多年未見的母親。
菊次郎沒有上前,隻是遠遠地看了一眼,就像正南那樣,隻是遠遠地看着自己的母親,然後離開。


在這次旅程中,兩人結識了不少好朋友:騎哈雷的光頭佬和肥仔,開車環遊日本卻毫無成就的作家。
這三個人連同菊次郎一起,在河灘上盡情地玩着遊戲。
一二三木頭人、假扮魚、蕩秋千、外星人來襲、變魔術、講故事、變裝……正南終于不再低着頭、愁眉緊鎖,開懷地大笑着。



這幾個身上充滿兒童特質的成年人,實際上都是社會的邊緣人物,跟成功絲毫扯不上關系,甚至可以說是失敗。
他們在與正南的遊戲中,完全釋放了自己的天性,在幫助孩子的過程中也确定了自己的價值。
影片的結尾,菊次郎和正南返回小鎮,兩人都被彼此治愈:正南找回了孩子應有的快樂,菊次郎也獲得了精神上的重生。

其實整個過程中,兩人都不知道對方的名字。分别之前,正南詢問菊次郎名字時,他說的是:“菊次郎。他媽的,滾吧。”
啊,這中年癟三,真是太可愛了。

北野武的攝影師柳島克明和照明師高屋齋,将在《焰火》中被世界所肯定的“北野藍調”轉換成“夏日的新綠”。
音樂監督久石讓,也制作出優美的“高透明度”的心靈樂曲,這些新鮮的變化,将這部電影的溫馨意境提高到最高點。
最近,北野武以一種啼笑皆非的方式回到了公衆的視野:
七十二歲的他宣布與妻子松田幹子正式離婚,與小18歲的女友在一起,并将名下約200億日元(12.75億)财産全部留給前妻,自己隻留下一棟位于東京世田谷區、價值三萬日元的豪宅用于自住兼事務所。
這個消息出現在北野武身上,可以說是一點不意外。
他本來就是一個,始終按照自己所希望的來生活的人。
導演、演員、作家、相聲演員、綜藝節目主持人、藝術家、畫家……隻有他不想做的,沒有他做不到的。
也隻有能說出“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的人,才能拍出像《菊次郎的夏天》這樣充滿童心與溫情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