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Peter Bradshaw 撰寫

皮耶特羅·馬切羅的上一部長片《馬丁·伊登》将傑克·倫敦的故事移植到意大利,赢得了廣泛好評。如今他推出了新作:一部贊美創作歌手盧西奧·達拉的紀錄片。盧西奧·達拉深受工人喜愛,是家鄉博洛尼亞最驕傲的孩子。像我一樣的不了解盧西奧的人不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要目标——那些了解、喜歡他的人才是這部紀錄片的真正受衆。然而關于他的故事依舊非常引人入勝,圍繞故事展開的曆史事件揭開了戰後意大利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影片中,盧西奧的形象是很特别的。雖然和鮑勃·迪倫和雅克·布雷爾(注:比利時歌手)的氣質相似,但卻又完全展示出自己的特色。他小時候是一個天真可愛的童星,又唱又演,但長大之後成了其貌不揚、不讨人喜歡的人。在這個時期他總是以滿臉毛發的形象示人,因此收獲外号“蜘蛛”。他對這個外号表示歡迎。後來的幾年裡,他赢得了金錢與名譽,甚至擁有了一艘名為“痰”的遊艇(因為他有個随地吐痰的壞習慣)。盡管如此,他其實長得非常像一個情緒敏感而性格幽默的人,和菲爾·科林斯(注:創世紀樂隊鼓手)差不多。

...
盧西奧在演唱

盧西奧的音樂生涯起步于爵士樂和流行樂,但使他真正成為意大利家喻戶曉的音樂傳奇的,是他與博洛尼亞的詩人羅貝托·羅維爾西(Roberto Roversi)的歌詞合作。他的歌詞就像是思想更具深度的伯尼·陶平(埃爾頓·約翰的長期作詞人),他們兩個人合作創作出了許多具有複雜而大膽的概念的專輯,對意大利的政治和社會生活做出了大膽而直接的評價。紀錄片中呈現了一段電視播出的圓桌讨論畫面,畫面中記者和政客都側耳傾聽,接受着盧西奧的意見。

...
右下角戴黑色帽子的就是盧西奧·達拉

1976年的《汽車》(Automobili)是盧西奧最出色的一張專輯,它包含意大利這個國家對于汽車的特殊熱愛,着重描繪了現今已不再舉辦的賽車比賽“Mille Migila”(注:1927-1957年在意大利舉行的耐力賽,全長約1000英裡,也被稱為“一千英裡耐力賽”)。與此同時,專輯還描繪了當時的熱點事件:菲亞特公司打算把股份出售給利比亞,這可能會減少意大利人的工作機會。當《衛報》(盧西奧稱之為《曼徹斯特衛報》)記者向菲亞特公司時任掌門人喬尼·阿涅利(Gianni Agnelli)就這一問題詢問時,阿涅利的回答是平淡、自大而虛僞的。盧西奧用一段長的重複樂段來暗示了這一回答。世界上還能有哪一位創作歌手,能以《衛報》關于汽車産業和工人失業的頭條而創作一首歌曲呢?

...
“一千英裡耐力賽”的賽道圖

《緻盧西奧》這部紀錄片采訪了盧西奧的摯友兼經紀人托比亞·裡尼(Tobia Rigni),并使用了大量描繪博洛尼亞人日常生活的素材,這些素材展示了這座城市彼時被工業化浪潮席卷之後的擁擠的城市化景象。也許這些素材對于熟知這座城市的人以及專家來說很有意義,但就這部紀錄片來說,它僅僅是讓我們一瞥戰後意大利人的生活罷了。

(翻譯水平有限,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