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ersona积累的对伯格曼的期待,从他别的作品里逐渐慢慢消失。变成了一副感觉套着欧洲那类中世纪封建色彩的内核。
全片,枯燥乏味。我承认伯格曼的构图可以说是顶尖。但品玩他十几部作品后这种构图反而成了一种公式化的感觉。尤其是在其公式化的电影美学上显得更加令人昏昏欲睡。
结尾感觉怎么如此迷惑和仓促….对比隔壁黑泽明的七武士,一下子这七个现在还报不上名的家伙就显得高下立判。
刻意塑造的感浓重,这还是他收敛的作品还有点配乐和一些比较大胆的镜头,别的….不敢苟同此片的地位
从Persona积累的对伯格曼的期待,从他别的作品里逐渐慢慢消失。变成了一副感觉套着欧洲那类中世纪封建色彩的内核。
全片,枯燥乏味。我承认伯格曼的构图可以说是顶尖。但品玩他十几部作品后这种构图反而成了一种公式化的感觉。尤其是在其公式化的电影美学上显得更加令人昏昏欲睡。
结尾感觉怎么如此迷惑和仓促….对比隔壁黑泽明的七武士,一下子这七个现在还报不上名的家伙就显得高下立判。
刻意塑造的感浓重,这还是他收敛的作品还有点配乐和一些比较大胆的镜头,别的….不敢苟同此片的地位
安哲罗普洛斯的第十五部长片,同时也是他的“希腊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不幸在四年后因摩托车事故去世,使得整个三部曲未能完成。因此,时间之尘(2008)成为他留世的最后作品之一(除去合拍片 无形世界(2012))。这一遗憾让人联想到其他几 ...
小津安二郎的第 24 部电影,也是少有的至今仍被保留下来供人观赏的电影。由于大多数日本电影人的技艺继承了他们的大和文化,也继承了武士文化和日本电影的进步时期,因此它成功地成为早期电影中这种家族式捆绑电影的里程碑之一或一颗闪亮的明星。 ...
LES RENDEZ-VOUS D'ANNA(1978 年)可以说是尚塔尔-阿克曼晚期成熟风格(如LA CAPTIVE)的先驱,它继承了我们从她早期杰作中感知到的大部分极简主义和结构主义风格,同时又以某种方式 " ...
这是一部完全震撼人心的影片,让我在观影后的近几个小时里目瞪口呆。里维特的第二部长片,与伟大的安娜-卡丽娜合作(在第一场修道院的戏中,她表现得相当可爱,但很快就被第二场戏所包裹,少了字面上的禁锢,多了对自由真正含义的意识),在此片和《 ...
这是里维特继《棋差一招》(1956 年)之后的首部长片尝试,但它放弃了夏布洛尔的叙事主线,将他在《分裂》(1952 年)中的 Marivaudage 19 世纪心理剖析以一种更微妙、更身临其境的方式呈现出来,不知何故,它在整整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