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ersona積累的對伯格曼的期待,從他别的作品裡逐漸慢慢消失。變成了一副感覺套着歐洲那類中世紀封建色彩的内核。
全片,枯燥乏味。我承認伯格曼的構圖可以說是頂尖。但品玩他十幾部作品後這種構圖反而成了一種公式化的感覺。尤其是在其公式化的電影美學上顯得更加令人昏昏欲睡。
結尾感覺怎麼如此迷惑和倉促….對比隔壁黑澤明的七武士,一下子這七個現在還報不上名的家夥就顯得高下立判。
刻意塑造的感濃重,這還是他收斂的作品還有點配樂和一些比較大膽的鏡頭,别的….不敢苟同此片的地位
從Persona積累的對伯格曼的期待,從他别的作品裡逐漸慢慢消失。變成了一副感覺套着歐洲那類中世紀封建色彩的内核。
全片,枯燥乏味。我承認伯格曼的構圖可以說是頂尖。但品玩他十幾部作品後這種構圖反而成了一種公式化的感覺。尤其是在其公式化的電影美學上顯得更加令人昏昏欲睡。
結尾感覺怎麼如此迷惑和倉促….對比隔壁黑澤明的七武士,一下子這七個現在還報不上名的家夥就顯得高下立判。
刻意塑造的感濃重,這還是他收斂的作品還有點配樂和一些比較大膽的鏡頭,别的….不敢苟同此片的地位
有一個角色的面容,唯有通過貝拉·巴拉茲“微相學”的理論才能被真正理解,那就是萊妮·裡芬施塔爾。她那眩暈般的、豐富而富有沖擊力的面容,在細微的表情中顫動着情感影像,仿佛每一道面部的細節都在流動着情緒的微光。若将這部電影再次置于巴拉茲的 ...
一部真正的傑作。那些帶有希區柯克式和黑色電影氛圍的配樂,将整部電影帶到了另一個層次。确實,《雪夫人繪圖》(1950)從頭到尾都彌漫着一種驚悚的感覺,貫穿整個85分鐘,這種感覺可歸因于四處投射的陰影,以及溝口鏡頭語言中的限制與開放之間 ...
弗朗索瓦·特呂弗 — 2/5安傑伊·瓦伊達 — 4/5馬塞爾·奧菲爾斯 — 2/5石原慎太郎 — 4/5倫佐·羅塞裡尼 — 2.5/5這是一部總長兩小時、由五個片段拼接而成的影片,雖以“愛”為題,但其中沒有任何一段展現出真正足夠或通 ...
安哲羅普洛斯的第十五部長片,同時也是他的“希臘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不幸在四年後因摩托車事故去世,使得整個三部曲未能完成。因此,時間之塵(2008)成為他留世的最後作品之一(除去合拍片 無形世界(2012))。這一遺憾讓人聯想到其他幾 ...
小津安二郎的第 24 部電影,也是少有的至今仍被保留下來供人觀賞的電影。由于大多數日本電影人的技藝繼承了他們的大和文化,也繼承了武士文化和日本電影的進步時期,因此它成功地成為早期電影中這種家族式捆綁電影的裡程碑之一或一顆閃亮的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