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侯孝賢電影信徒,近些日子,聽到各路影迷朋友贊美《春江水暖》為“楊德昌劇本結構”“侯孝賢鏡頭内核”的時候,免不了抱着高期待與些許激動的“姿勢”打開了這部《春江水暖》。

開“卷”之時我接連贊美,感慨内地方言電影又有大旗。但随着影片慢慢流動,我的熱情與觀感漸漸下滑,也從開卷預設的五星降到如今兩星。

所想甚多,故寫下幾個,個人的想法。

...

1角色

可見的,《春江水暖》奶奶一角無疑是《一一》中外婆與《童年往事》祖母的合體,但所呈現出來的卻隻有“普法欄目劇”水平。首先作為“生活化”的電影,角色的轉向,情感,以及所念必須是非常明确。

《一一》的外婆自始至終所念所想的一切就是“同堂”與“鼓勵,陪伴”,因此《一一》的每個角色都是以“傾訴”“聆聽”線索展開,大家庭環境的群像更密集,也使得每個所存在的角色立體。

《童年往事》的祖母,心心念念的隻為落葉歸根,重回故土。因此影片的菜花田路也好,父親病逝也罷,皆是為祖母“歸鄉心而不得”做一個完整的鋪設。

而《春江水暖》的奶奶,文本打造的“失智”不明确,沒有一個準确的内在邏輯于裡,感情轉向也幾乎為0鋪設。以至于結尾導演目标,奶奶倒在小舟上的長鏡頭存在着的内容留白和情感留白立不起來,空洞乏力,極缺支撐。

...

2地域方言

既然導演目标是土生土長的地域生活電影,方言肯定是,亦必須是作品本身的亮筆所在,貼合地域本質。

而此片在方言處理上卻漸漸将亮筆轉為敗筆。

孫女不會說方言,可理解為教育所然。

家庭起點奶奶不會說方言,一開始我也會轉着念頭想,試着用另一個角度思考可能存在的“非本土生長”。但随着漸進,我發覺這種設定越發不自然,漸漸背對了“影像生活化”的本質。或許設定上奶奶“失智”是彌補此處漏洞,若有力挽狂瀾,我亦會贊美,但拍生活片顯得反常識,反生活,尴尬如低劣學生作品又是另一碼事了。

...

3表演,研磨

入豆瓣這些年來,看友鄰及熱門短評,漸覺大部分影迷将視聽看得比表演重要。但作為曾經想當演員,學了兩年表演的我來說,秉持着的觀念是:視聽是外功套路,表演是内功心法。所有的非實驗性質電影都必須以表演為先行,而非視聽。更别說此類生活化地域化影像。

首先,《春江水暖》采用素人表演是一件特别危險的事。好壞都是極端,最經典例子莫如《童年往事》和《平原上的夏洛克》。而《春江水暖》在我這裡成功打敗《平原上的夏洛克》成為後者。而拉回影片進度條,重看表演我所認為的表演敗筆(老師講課像念台詞,柳樹邊兩人笑談人生即便在鏡頭輔佐下仍顯尴尬)。總結出來的問題就是欠研磨。

研磨有多重要?侯孝賢禦用編劇朱天文于《最好的時光》曾言,侯孝賢電影用素人劇本隻給一半,其餘一半靠演員自由發揮,依靠生活化的潛意識去發展。喜歡的,好的留下,不好的删走,把喜歡的剪接在一起,這就是電影。(原文内容大緻意思。“年代久遠,記憶淫滅”許多記不得了)體驗與創作者的研磨,生活化電影必不可少的兩部分。更何況又是效仿侯孝賢大量長鏡頭輔佐,體驗感與研磨表演的缺失,豈不成為敗筆?

再一看侯孝賢電影,《風櫃來的人》中不經意間一句(這又不是風櫃)。《童年往事》裡祖母抛芭樂,《海上花》那些幾乎使用不到的女孩房間道具。都無疑是生活化最平常且最好的樣子。

看似随意,沒有目标,卻非常明确的目标這是生活電影導演該有的。哪怕是我個人不太喜歡的陳哲義都做到了這一點。而《春江水暖》就是太學院,似乎每一分都是一個“粗濫”的分鏡,美麗而不細膩。

再一看,經過侯孝賢點撥抛棄大量分鏡的是枝裕和處女作《幻之光》,那種細膩情感,生活風味的暗流湧動,不美但生活。細碎的内核冷靜清晰,深遠宏大。

...

成在作者,敗在生活。此片無疑是内地地域電影的一個鼓舞,意義也可能會深遠。但請各位友鄰真别說這是侯孝賢電影的空間延伸了。打氣質,寫實,文化,生活影像還原,選擇分鏡,輕視表演,長鏡頭忽略内容,這幾點就已經和侯孝賢背對違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