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太敢了。

原本預想中激戰正酣的春節檔電影,全都成了泡影,除了《囧媽》。

...

第一次進軍春節檔,無疑在話題上成了最後赢家;

第一個宣布提檔大年三十上映,《奪冠》《熊出沒》緊随其後;

第一部春節檔電影在線免費首播,也是今年唯一一部準時“上映”的電影。

“在線”和“免費”,注定了今年的春節檔,無法再現《戰狼2》《流浪地球》那樣的票房神話。

那麼,回頭看看這部“囧系列”的收官之作《囧媽》。

作為在大衆心中極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員和導演,徐峥這次選擇從中國式的親子關系入手,帶來一對母子的奇異囧途。

上映至今,《囧媽》在豆瓣上已有超過35萬人評價,但評分卻僅有區區5.9。

...

電影裡,是極盡誇張,卻偶露柔情的中年人徐伊萬;

電影外,是被人大贊格局,也在知命之年略顯疲憊的中年人徐峥。

在《囧媽》之前,徐峥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呢?

除了演員和導演,他有沒有另外一面?


中年人徐峥


徐峥無疑是很多人眼中成功的中年男人代表。

人們叫他“山争哥哥”,影迷信賴他的選擇,喜劇商業片的成功為他帶來了掌聲和盛譽。

但他又眼光極其精準地投入到了現實主義題材中去。

從公路電影《無人區》裡從人性泯滅到人性重生的律師潘肖,到小成本電影《夜·店》裡潦倒的彩民何三水;

從《催眠大師》裡有心理陰影的醫生徐瑞甯,到讓他聲名鵲起的電影《人在囧途》裡焦慮的世俗的中年人李成功。

徐峥都在用他極具張力且兼容并蓄的表演征服觀衆。

而幫他斬獲金馬影帝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更是将徐峥推向了更高的位置。

...

在最新一期的《十三邀》裡,徐峥和許知遠的對話,更是讓人看到了在理想主義和現實世界裡博弈的徐峥,内心花園裡的那一點少年時代還未抹去的痕迹。

許知遠在節目開始時就坦言,徐峥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沖浪者。

許知遠說,在最迅速膨脹的行業當中,他在一個被名聲和金錢裹挾的世界裡,似乎非常難以保持,但他非常好地駕馭了這一切。

因為他了解自己跟時代的關系。

徐峥在節目裡跟許知遠聊美國導演佩恩的《杯酒人生》,聊《醉鄉民謠》,聊年輕人理想的幻滅,聊文藝青年的苦悶。

原來,他也曾嘗試去附和一種标準,但最終還是選擇聆聽内心的聲音。

...

《十三邀》裡的徐峥既坦率地表達了自己習慣呆在安全區的短闆,又誠懇地承認了自己對失敗的些許恐懼。

在許知遠抛出“你的傷痕是什麼”的問題時,徐峥話鋒一轉,選擇了隐藏。

節目最後,徐峥說自己很羨慕那種能“肆意改寫人生”的人,譬如李叔同這種,功成名就卻可以抛下紅塵決然出家。

中年男人或許都有着屬于自己的不得意和小确喪,但你不得不承認,徐峥的智慧在于——

他并不抗拒成為一個沉穩圓潤的中年人,但同時卻又能悟性極高地保留一絲對這世界的诘問。

無論是自己親曆親為做導演,時刻反思并拓寬類型片的範疇,還是去扶持新人導演,助力國産片的更多可能,徐峥都在一步步勇敢地去嘗試。

他說,人世間充滿了各種殘酷,創作一個作品,還是要給人以溫暖。

...

想起羅曼·羅蘭曾說:

大部分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的年紀就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隻變了自己的影子。以後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味兒的時代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歡的,一天天地重複,而重複的方式越來越積極,越來越荒腔走闆。

徐峥的成功,或許就在于他40歲之後的人生,依舊在書寫壯闊的自己。


話劇演員徐峥


許知遠說得很對,徐峥同時是一個早成和晚熟的人。

26歲拿下話劇界最高榮譽白玉蘭獎,在40歲左右的時候,獲得大衆名聲,45歲斬獲金馬獎。

他是注定要成功的那一種人。

...

徐峥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從小住在人藝劇院旁邊,少年時代的最大快樂,就是看話劇排練。

小學三年級時,他主演的獨幕劇,幾乎演遍了上海所有的少年宮。

他高中的學校就在上海人藝的對面,他的整個學生時代都與話劇藝術密不可分。

那段白天上課,晚上騎自行車去劇場的時光,或許早就為未來的一切埋下了伏筆。

19歲那年,他進入了上海戲劇學院,人們說入校時他的閱片量可能已超過一般的大四畢業生。

他太懂什麼是真正的好電影,也太懂什麼是真正的藝術。

大二就開始脫發的徐峥,一度也曾沮喪過,但話劇舞台讓他更加堅定自己。

或許很少有人了解,1998年,徐峥就憑借話劇《股票的顔色》獲得第十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獎。

哪怕是在《泰囧》已經大火之後的2012年,他也曾因話劇《資本論》裡的精彩演繹,拿下話劇金獅獎。

...

餘華小說改編話劇《兄弟》

他其實一直沒有離開過話劇,他曾說,在他心中,話劇就是表演的核心。

“它沒有其他任何附加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去左右注意力,直接跟觀衆在同一個空間裡。你必須得了解這個基礎是什麼,你才能夠把握好這個關系。”

《十三邀》裡徐峥談到了他為何去拍電視劇。

他說,在拍“豬八戒”之前,排了兩個比較先鋒的實驗話劇,當時就受到很多質疑。别人說看不懂。

當時徐峥就很激動,還跟别人争辯。後來一想,如果這個人看不懂,他怎麼去影響他?

《春光燦爛豬八戒》的熱播,在很久一段時間内,讓徐峥難以擺脫“豬八戒”的标簽。

...

《春光燦爛豬八戒》

不過,這也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觀衆對他的認可。

2006年,在妻子陶虹郵箱發現劇本的他與甯浩導演相遇。

零片酬出演《瘋狂的石頭》之後,他又與甯浩多次合作,他們彼此成就,徐铮會挖掘人物身上的喜怒悲歡,甯浩擅長加入荒誕現實。

在有了更多表達欲望之後,徐峥第一部執導的電影《泰囧》上線,成為華語電影第一部破十億的影片。

複制成功并不難,但可貴的是,徐峥一直在反思和尋找自己的突破。

...


知識分子徐峥


徐峥是非常懂觀衆心理也非常精明的投資人,但他對中國電影行業的推動作用無法被忽略。

在商業化的巨大浪潮中,不免有導演被資本綁架。

而徐峥卻選擇了電影要和觀衆在一起的道路。

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徐峥和甯浩找到了新人導演文牧野,并給予他極大的信心。

他對有創造力的年輕人,總是以擁抱的姿态去迎接。

文牧野曾說,甯導和徐老師給他最大的幫助是讓他知道,作為電影藝術創作者,要有責任感,這個責任感不隻是針對自己的藝術,是有可能放大到整個國民的。

《我不是藥神》上映後,徐峥曾發了一條朋友圈,他寫道,第一次感受到作為一個電影人,這麼的有尊嚴。

徐峥值得那座影帝獎杯,他值得。

...

在知乎裡“如何評價徐峥的演技”這一問題裡,有一位網友這樣回答:

一開始身無分文,扯着嗓子喊“我兒子哪也不去”的落拓中年男人,

到後來散盡家财,不得不把孩子送上飛機,邊輕聲說“算了算了改天吧”邊轉身抹淚的身負重擔又極其平常的普通父親。

一開始因為誤傷前妻,被小舅子曹斌罵不敢說話,不知所措地縮在牆邊,臉上是茫然和畏懼,

到後來黃毛出車禍去世,質問曹斌“他隻是想活着,他有什麼罪”,崩潰地哭喊,眼睛裡滿是悲怒。

很真實,我看到的是一個兼具庸俗和高尚,平凡和偉大,罪惡和救贖的中年男人。

我隻看到了程勇,看不到徐峥。

《我不是藥神》後,當人們再談到徐峥的時候,不隻是中國的票房之王,而是一名優秀的電影演員。

表演對徐峥來說,意味着翻譯生活。

比純粹的資本家,他更尊重藝術,比純粹的藝術家,他更接地氣。

...

徐峥自己說過,他以前老是覺得自己看的書比别人多,是知識分子,所以應該找到自我的訴求。

“可文藝腔會讓你接不上地氣,你隻能傳遞一種小衆的東西,甚至可以說,你傳遞不出實質性的東西,隻有一種氣息和腔調,你無法去影響别人的價值觀。”

...

《囧媽》是徐峥的又一次往前推進的嘗試。

他不想讓自己的電影僅僅停留在爆米花全家歡的階段,而是試圖用電影語言去和觀衆溝通我們日常生活裡的宏大命題。

徐峥說他不想通過外在的東西讓大家笑,那種其實大家已經看得很多了。

“現在的觀衆很難伺候,他每天刷抖音,看成千上萬條短視頻,那裡面充滿了奇觀。……但是我怎麼樣在日常裡面建立一種會心的微笑呢?而且作為一個故事片的任務,你必須得承擔人物的成長。”

...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在電影中收獲共鳴,電影裡既有對個體生命的傷感,也有時代的感傷。

在廣闊意義上去關照個體的人生和生命,才是我們未來的方向。

電影《杯酒人生》裡說:

我總是聯想到酒的一生。想到它是個有生命的東西。活着的,有生命的。我總會想到,葡萄生長的那一年裡都發生了什麼,陽光是如何撒滿大地,而下雨的話,又會是什麼樣子。

徐峥還在路上,他的電影事業依舊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并且他,值得人們所有的期待。

《囧媽》僅僅隻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