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而不是大人。

這是當下很多成年人的一種偏見。

在知乎上有人提問:兒子都19歲讀大一了,為什麼還喜歡看動畫片?

官方賬号“AcFun彈幕視頻網”以部分國内外動畫作品為例,回答了這個問題:

某種程度上,這些動畫映照出生活中的我們,脆弱孤獨但又倔強頑強,同時也在不斷教會我們生活就是不斷得到、不斷失去的過程,雖然很難,但還是會繼續。

這大概是隻有成年人才會體味的苦澀吧。

而動畫隻是其中的一個載體,借助它呈現出來,本身并沒有年齡的區分和劃界。 

所以,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可以在動畫世界裡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在這裡被看見、理解、得到療愈。

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家彈幕視頻網站,A站也被稱為中國二次元文化的發源地。

這段回答不僅是從業者對自己所在行業的一次正名,也說出了不少網友的心聲。一時間, #成年人喜歡看動畫片的原因#登上熱搜。

...

事實上,除去審查機制、技術水平等外部原因,用年齡對文藝作品的受衆進行歸類,原本就是一種刻闆印象。

無論是19歲,29歲,39歲……都不妨礙你成為動畫的觀衆。

正好,最近一部讓全世界影迷等了6年之久的動畫電影上映。

《冰雪奇緣2》

...

上映期間,幾乎場場座無虛席、人頭攢動。觀影者中,有小朋友,也有不少熱愛動畫的大朋友。

不敢說,《冰雪奇緣2》給全世界的大朋友小朋友都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但借着它的上映,咖爺想跟你們聊聊,成年人為什麼喜歡看動畫片?


《冰雪奇緣2》可以更好


說《冰雪奇緣》系列是迪士尼頂級IP,一點也不過分。

時隔6年,各大影院仍為續集紛紛騰出超高的排片率。甚至在韓國,還出現了一衆導演集體抗議它對韓國影院銀幕的壟斷。

延續上一部愛莎對自身魔法由恐懼到接納的故事線,續集開篇就将劇情聚焦在愛莎對自身魔法的疑惑上。

魔法究竟從哪裡來,為什麼偏偏選中了她來掌控冰雪魔法?

帶着這樣的疑惑,愛莎追憶童年,期待從記憶中尋找線索。

于是,影片中兩個小公主再度與父母同框,重現溫馨場面。

...

在溫暖的記憶中,愛莎想起母親為她們唱了一首特别的搖籃曲,而父親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關于魔法森林的故事。

原來,很早以前,她們的父親曾經跟随祖父,也就是阿倫戴爾曾經的老國王,帶領一衆人馬前往魔法森林與北地人尋求和解。

為了守護和平,他們為北地人修建了一個巨大的水壩。然而,不知什麼原因,在水壩建好後,雙方軍隊突然爆發了戰争。

這觸怒了魔法森林的守護者風、火、地、水四靈,它們降下災難,祖父和他的軍隊全軍覆沒。神奇的是,父親卻奇迹生還。

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願意踏足魔法森林半步,魔法森林也終日被濃霧籠罩,成為禁地。

...

在回憶故事的同時,愛莎也遭遇着夢魇般的困擾。

神秘的北方,那個再也無人踏足的神秘禁地,正傳來陣陣歌聲,仿佛是對她的召喚。

為了撥開魔法森林的迷霧,也為了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愛莎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去往魔法森林的路。

越靠近魔法森林就越接近事實真相。

原來,當年愛莎的祖父前往魔法森林向北地人示好,不過是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

他以修建水壩為名,騙取了信任,在水壩建成後殺死了毫不設防的北地人首領,挑起了戰争。這才是惹怒守護者的真正原因。

戰争爆發後,一個北地女孩解救了愛莎的父親。而這個女孩,正是愛莎的母親。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王後唱的搖籃曲那麼特别,聽起來就像魔法森林傳來的歌聲。

母親的救人舉動,意味着抛棄仇恨,冰釋前嫌。

而流淌着北地原著居民和阿倫戴爾兩國人民血液的愛莎降生後,則被大自然選中,并賜予她冰系魔法,成為魔法森林四靈魔法連接後的第五種魔法。

...

《冰雪奇緣2》延續了姐妹情深的主旋律。

但總體來說,愛莎探尋身世之謎的主角地位更加耀眼,而妹妹安娜更像一個占據着重要分量的女配。

難怪影院裡叽叽喳喳的小朋友們,總是偏愛極具女王氣質的愛莎。

...

而對于這部動辄就被翻譯成41種語言風靡全球的動畫電影來說,成年人似乎更是觀影的主力軍。

極具天賦的愛莎,和平凡普通的安娜,似乎後者更加接近現實中的我們。

于是,孩子和成人眼中的《冰雪奇緣2》也在這裡産生了分歧。

豆瓣網友“淩睿”評價:

的确技術更先進了,畫面更精美了,但是内核和劇本卻嚴重倒退,華而不實,形式大于内容。第一部中對女性力量的贊美、女性不應該被愛情和婚姻定義、不需要王子也能做公主、正視自己的獨特之處而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在第二部通通蕩然無存。

于是,成年人睡覺的睡覺,離場的離場,《冰雪奇緣2》仿佛成了一份為孩子圓夢的禮物。

準确地說,電影中規中矩。在成年人看來,這是一種倒退,更是一種失望。

...

但換個角度來看,批評者大多将其當作一部成熟的電影作品來看,《冰雪奇緣2》其實可以做得更好。

這恰恰也說明了,動畫不該隻考慮到孩子,還有成年人的感受。

想要探尋成年人對動畫的“較真”,得從兩個方面出發。

一個是影片方面,一個是觀衆方面。


動畫片的技術革新


20世紀初,随着電影的誕生,動畫片也應運而生。

從最初愛迪生實驗室裡誕生的第一部粉筆素描“把戲電影”,到如今擁有頂級CG技術的《冰雪奇緣》。

動畫片長達120年的曆史,簡直就是一場接一場的技術革命。

作為動畫片的起點,《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誕生于1900年。創作者勃拉克頓,大概并沒覺得自己做成了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

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這種新奇的電影形式上,所以動畫形象超級簡單、情節約等于零、畫工粗糙、無色無聲。

...

但不可否認的是,勃拉克頓開啟了動畫電影的新紀元。

自此以後,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作家、導演加入了動畫片制作的隊伍。動畫片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納、追捧,步入了它飛速發展的軌道。

1919年,第一個卡通形象菲力貓橫空出世。

...

1928年,第一部有聲動畫片《威廉号汽艇》誕生,迪士尼動畫震撼出場。

...

1932年,迪士尼又出品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動畫《花與樹》,堪稱動畫電影界又一次的技術革命。

...

1937年,迪士尼拍攝完成了世界首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影片一經推出,立即風靡世界。

...

在這之後,迪士尼幾乎成了動畫片内容革新的實驗基地。

不僅完全剔除了早期動畫粗陋、空洞、言之無物的弊病,把可愛的人物、優美的歌曲、精巧的故事統統搬上了動畫銀幕,無數經典動畫片也就此誕生。

到上世紀中葉,迪士尼幾乎拍遍了所有童話名著。

比如:1940年的《木偶奇遇記》、1941年的《幻想曲》、1942年的《小鹿斑比》、1946年的《南方之歌》、1950年的《仙履奇緣》、1951年的《愛麗絲夢遊仙境》、1953年的《小飛俠》、1961年的《101忠狗》、1963年的《石中劍》……

不過,帶給動畫電影最大飛躍的還是上世紀90年代電腦技術的廣泛運用。

1995年,皮克斯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三維動畫片《玩具總動員》。

...

從此,動畫片真正成為了展現人類創造力的絢麗舞台。

一直到了2013年,《冰雪奇緣》在電腦特效上的打磨已經爐火純青。

其中愛莎運用魔法建造冰雪城堡的片段,至今看來仍然震撼人心。

...

...

該片除了獲得12.74億美元的票房,排在全球總票房榜的第15位外,還喜提第8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主題曲《Let it go》獲得最佳歌曲獎。

如果說6年前的《冰雪奇緣》,最讓人驚喜的是美輪美奂的冰雪城堡;

6年後的《冰雪奇緣2》,技術突破更是再登高峰——不止能夠展現多彩秋景的宏觀壯麗, 還能做到微觀上的纖毫畢現。

随便提取一個愛莎的特寫。

...

将圖片拉近放大就會發現,在特效技術的呈現下,愛莎的發絲、衣服上刺繡的紋理、水晶亮片、珍珠都看得一清二楚。

...

...

馴鹿特斯的毛發也同樣經得起放大。

...

這種細膩到極緻的部分,共同構成了《冰雪奇緣2》的整體視覺效果。

于是,有了仿佛能夠感受到重量和密度的秘密森林的雲霧。

...

有了神秘海洋的滔天巨浪。

...

有了愛莎想要冰封大海時碎裂的冰路,以及濺起的每個冰粒和水花。

...

6年時間的沉澱和打磨,《冰雪奇緣2》的特效鏡頭占比已達到70%,随便拿出一幀都是絕美壁紙。

...

随便截取一個動圖都能讓你身臨其境。

...

毋庸置疑,動畫的技術發展之路,就是動畫片的自我解放之路。

從一開始的極其簡陋到現在的如此精細,動畫片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小兒科”,而是發展成了一類精美的藝術品。

而對于藝術品,成年人似乎更加懂得如何細細欣賞,并愉悅地沉溺其中。


成年人也有童心未泯


不用懷疑,現在擠在電影院門前買票看動畫片的成年人,都是當年那些愛看動畫片的孩子們。

被時間改變的是年齡,不變的,是永遠熱愛動畫的那顆童心。

在動畫片中,成年人更容易找到令他們自在、舒緩、平靜、愉悅的心理感受。

每一次動畫片的觀影體驗,對他們來說都相當于一次心理瑜伽,是對他們未泯童心的一次接納。

不過,對這一點,心理學家可能有更深刻的解讀。有些專家把這一現象解讀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簡單來講,就是,你在現實生活中缺少什麼,你就在虛拟世界裡就需求什麼。

而動畫片,對于那些有時比孩童更加渴望被娛樂、被安慰、被治愈、被鼓勵的成年人來說,就是一個不受外界幹擾的、一個能夠滿足自身心理需求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比如有些成年人,一天到晚忙于工作,覺得生活無趣又無聊,很有可能一部《小黃人》就能成為他開懷大笑的理由。

...

再比如一些領教了現實生活中一地雞毛的人,就會想到《小王子》那樣的動畫世界裡,用奇思妙想驅趕煩躁,尋找安甯。

...

當然更多喜歡動畫的成年人,都擅長從動畫片中提取到各式各樣的安慰劑。

《超能陸戰隊》裡,在呆萌大白充滿碎碎念的溫暖陪伴中,讓那些總習慣給予愛的成年人們,也感受到了被愛的幸福。

...

《尋夢環遊記》讓很多人對生與死有了新的看法。

想到那些已逝去的親人的溫暖關懷,想到隻要永遠記得他們,他們就會永遠快樂地生活在另一個世界。

...

《千與千尋》中,被湯屋所有人排斥的無臉男,大雨滂沱也無處可躲,隻身一人孤獨地遊蕩。這難道不像當下内心空虛的成年人嗎?

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别人給一點點溫暖,就會感激地加倍回報,隻因這份溫暖太過珍貴。

...

今年大火的國産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憑借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決定”,點燃了無數人對生活的熱情。

...

動畫片的世界裡,充滿了愛、理解、寬容、原諒……

在這裡,成年人的問題也可以找到最本質的答案,成年人的創傷也可以得到最溫暖的療愈。

隻要你願意,現實世界裡的缺憾,也可以在動畫片的世界裡得到圓滿。

而如今,随着動畫片主題的不斷豐富,除了尋找心靈慰藉,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充分拓展動畫片的解讀空間。

仍然以《冰雪奇緣》為例,公主不再是被拯救的對象,而是成長為一個不懼怕困難,敢于直面一切險阻的女王。

以成年人的視角來看,這部電影赫然昭示着新時代女性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真正能夠幫助自己脫離困境的,不是神明,不是王子,不是任何人,而是我們自己。女性意識的覺醒成為一種水到渠成的必然。

在所有困難、困惑甚至困境降臨之時,愛莎沒有像迪士尼曾經的12位公主那樣站在原地等待救贖,而是求諸于己。

恐懼嗎?是的!但既然恐懼沒用,就勇敢去面對!找到答案,拯救自己,也拯救屬于自己的王國與臣民!

...

在愛情觀方面,相比以往童話故事“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套路,《冰雪奇緣》第一部中就有了颠覆。

對于安娜一見鐘情的愛情,電影抛出一句:“You engaged with someone you just met?!”( 你真的要和一個剛剛見面的某個人結婚嗎?)

這難道不是将婚姻的決定權交到女性自己手中的一種暗示嗎?

...

而第二部中,安娜選擇跟姐姐踏足神秘森林,履行自己的職責,拯救王國的未來。相比滿腦子都是如何求婚的克裡斯多夫,安娜的精神世界要豐富得多。

這樣的情節設定,不正是想要告訴我們,當公主擁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時,根本不需要在城堡裡日日等候所謂的王子,而嫁給王子也不再是公主的宿命。

她,完全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更精彩的女王的人生。

而這樣的她,對于王子來說,才恰恰充滿着緻命的吸引力,從而更容易得到自己人生和愛情的雙赢。

...

所以,成年人為什麼需要動畫片?

一是動畫片的技術革新拓展了受衆群體,精美的動畫藝術品值得成年人去欣賞;

二是成年人的童心未泯成全了動畫片情懷,從動畫中成年人能夠得到慰藉與啟迪。

最後,咖爺還是那句話,作為成年人的你,真的不要質疑自己的熱愛,也無需給出任何理由。

做你想做的事,願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