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許鞍華的《黃金時代》上映,票房5151萬人民币。

作為一部人物傳記性質的文藝片,這樣的成績并不意外。

2019年,許導再戰文藝片,宣布開拍電影《第一爐香》。

...

改編自張愛玲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編劇王安憶,目前已經殺青。

如《黃金時代》一樣,從開拍到殺青,再到最近曝光劇照,這部電影無一處不引起争議。

尤其是男女主角彭于晏和馬思純。

很明顯地,兩位演員不是廣大網友和張迷心中喬琪喬和葛薇龍的最好人選。

無論外形還是氣質,都不像是落難香江,從精英堕落到紅塵的人。

...

▲最近曝光的劇照

網友的憤怒最終演變成了擔心。

擔心張愛玲那頹廢、輕柔、焚化驚情的香江,堕落地變成新時代女人奮鬥的前線。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貌,為何到了張愛玲這裡,網友就不買賬了呢?


01


張愛玲的作品被搬上銀幕,由來已久。

事實上,張愛玲本身就是一名資深的電影編劇。

從小說到電影,她總是精于對女性的真實刻畫。

...

▲張愛玲編劇作品

以《太太萬歲》和《不了情》為例。

1947年,張愛玲首次創作電影劇本《太太萬歲》。

主角新婚巧婦陳思珍,是典型的上海好姑娘,精明能幹,巧言善道。

家裡從婆婆到丈夫,從小姑子到女仆人,無一人說她不好,個個贊她會持家。

...

▲電影《太太萬歲》

這麼一個好媳婦,張愛玲也不會十全十美地寫。

她是舊時的女人,精明全用在了幫扶丈夫,一手興辦的公司生意也蒸蒸日上。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婚姻最大的考驗還是出軌。

丈夫金屋藏嬌,被陳思珍知道後,起初隻是遷就,容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後來,家裡生意不好,小三天天上門要錢,她怎麼辦?

張愛玲賦予了她與市井精明相稱的行為模式——鬥小三時,陳思珍站在丈夫這邊;等鬥垮了小三,她的女性和自我保護意識覺醒,想要和丈夫離婚。

大團圓結局的傳統電影裡,婚自然是離不成的。

但在這一波三折裡,蔣天流扮演的陳思珍可謂大放異彩。在張愛玲的調教下,陳思珍性格裡的每一幀都在釋放力量。

她錐子臉,柳彎眼,看人的眼神像是最精明的獵人瞄見了最上眼的兔子。

她又端莊,溫柔,一看就是能成事兒的人。也正因為能成事兒,她必定要使伎倆,耍心機。

而這,反倒顯得她更可愛了。

...

▲電影《太太萬歲》

同樣是1947年,同樣是桑弧執導,張愛玲編劇的電影還有另一部《不了情》。

或許是靈感正當時,《太太萬歲》裡溫柔、美麗、多方隐忍的女主人,換成了《不了情》裡的小三。

這一次,第三者是獨立而前衛的,她能夠在城市裡為自己找到家庭教師的工作立身。

面對農村在趕人的當家太太,她陷入自責,掙紮,在理智與感情的邊緣徘徊不定。

...

▲電影《不了情》


與如今網友反對《第一爐香》中的單一審美不同,《不了情》充滿了女性的理想主義光彩。

你看到虞家茵的堕落,但她仍有骨氣,這也符合當時觀衆的期許,片子随之大賣。

張愛玲筆下的人物,從來沒有簡單而平凡過。


02


八九十年代,正是香港影視最紅火的時候,美人,天王,大腕,小生層出不窮。

而張愛玲已經是個幽居的老人,關于作品的改編事宜,則交到了新人手上。

關錦鵬就是接棒人之一。

1994年,這位拍過《胭脂扣》《阮玲玉》的導演,将張愛玲流傳最廣的中篇小說之一《紅玫瑰與白玫瑰》搬上熒幕。

...

“白玫瑰”孟煙鹂選了葉玉卿,豔星出道,遁入張氏的電影裡,一改往日放浪模樣,顯得木讷,清純。

“紅玫瑰”王嬌蕊則選了陳沖,原著中最惹人遐想的有夫之婦,性感,成熟,嬌豔欲滴,卻是恰到好處。

相比孟煙鹂,王嬌蕊更自信,也更奔放。

在愛情裡,她總覺得自己才是那個掌控一切的暴君,愛不愛都是她自己的事,别人隻是她體驗愛情的工具而已。

正因如此,後來她的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才顯得出其不意的精彩。

這便是角色出彩的好——陳沖因此拿了金馬獎最佳女主,和金像獎最佳女主提名,甚至電影還被提名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

...

▲電影《紅玫瑰白玫瑰》

港台導演裡,除了關錦鵬,要屬許鞍華對張愛玲最為上瘾。

時間倒回1984年,她選中了《傾城之戀》。

電影雖然改編自張氏作品,但許鞍華還加入了自己的創意。

首先便是女主角的選擇。

原著裡說,白流蘇是善于低頭的舊時女子,她的長相是“從前是白得像瓷,現在由瓷變為玉——半透明的輕青的玉”。

就是這樣完美白皙的臉上還長了“一雙嬌滴滴,滴滴嬌的清水眼”,讓範柳原一眼就能認得她。

她選中了缪骞人,臉方方的,眼睛是杏仁眼,頭發剪短了,偏分了,整整齊齊梳在耳後。

與其說是白流蘇,還不如說是1984年的摩登女郎,穿在身的方格子旗袍,不僅沒顯出民國氣息,反倒像是摩登女郎在追民國複古風的時髦。

...

▲電影《傾城之戀》

這也讓人不難理解,《第一爐香》剛宣布選角時,最大争議為什麼是馬思純了。

在小說中,女主人公葛薇龍覺得自己的手臂“像是熱騰騰的牛奶,從青色的壺裡倒了出來,管也管不住,整個的自己全潑出來”。

馬思純皮膚偏黑,加上此前拍攝另一部戲發胖,于是有了電影開機前頗具争議的畫面。

...

早在電影官宣之前,馬思純就因為在微博上公布的文藝腔調受到群嘲。

而這更是觸了張氏作品的底線。

...

張愛玲可不會給你美好,她要的,是讓你看見人性的崩塌。

同時,看見人怎樣在自己蛆蟲一般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偏狹邏輯中打轉,最終變得面目全非。

最有名的例子,便是《金鎖記》。


03


《金鎖記》翻拍過很多次,電影電視都有。

無一例外的是,女主人公曹七巧一開始都漂亮,樸實,最後卻敗給了欲望,徹底陷入瘋狂。

鎮上大富大貴的家裡有一個二少爺,因身體殘疾,沒法娶到官家女子,七巧便是他退一步的選擇。

貧家女子進入大富人家,自然是撈不着好。

加上二少爺的不能生育,殘弱不堪,使她失去了争鬥上位的權力,更剝奪了她對愛情的渴望。

...

這種壓抑,一直持續到從媳婦熬成了婆婆,才得到了報複性的釋放。

她的女兒長安成了第一個犧牲品,當時已經不時興裹小腳了,她逼迫着孩子裹腳,結果遭鄰居嘲笑。

長安上學了,她又百般阻撓,讓長安失了學。

之後,長安有了愛情——曹七巧一輩子最為渴望卻沒有得到過的東西——她更是變本加厲地迫害,以讓女兒染上鴉片瘾的方式,徹底毀了她的一生。

兒子長白也是如此,早早便在母親的利誘下,吸食鴉片,兩次婚姻更因為她從中作梗,通通以兒媳自殺告終。

這哪裡文藝了,根本就是恐怖故事。

七巧就像一個套着枷鎖的人,她知道所有人都恨她,所以她泯滅了自己的人性,迫害了所有她近水樓台能夠迫害的人。

或許也正因如此,《金鎖記》名聲在外,在影視圈卻少有問津。

而她的另一部作品,卻是完全不同的境況。

1951年,張愛玲以“梁京”為筆名發表了《十八春》,即後來略作改動後,在台灣出版的《半生緣》。

張愛玲去世後,許多作品被搬上熒幕,其中《半生緣》就是張氏改編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

...

1997年,同樣是許鞍華。

這次她選對了人,梅豔芳飾演那個嫁雞随雞,嫁狗随狗的惡毒姐姐顧曼璐。

顧曼璐情路坎坷,遇人不淑,一生嘗盡命運苦楚。

《半生緣》在梅豔芳的演藝生涯裡,不算是最有名,但她依然驚豔。

她香港出生,舉手投足,全是港派,可一到電影裡,她便成了憋着一口氣的紅塵舞女。

她能幹,精明,為了家裡,殺伐決斷到連自己也能豁出去。這種古怪脾氣,再加上舊時代的思想枷鎖,殺傷力可想而知。

...

▲電影《半生緣》

妹妹顧曼桢,就是她手到擒來最輕易能迫害的人。

吳倩蓮的可愛、幹練又略顯脆弱的一面,将顧曼桢的天真爛漫推到了極緻。

她仿佛生活在塵世的另一邊,感情順利,不用經曆姐姐所經曆的,不用耍心眼就可以得到最美好的愛情,可是然後呢?

這份美好,在親姐姐将她囚禁起來的那一天就結束了,再之後姐夫強暴了她,生下了姐姐姐夫的孩子。

在醫院生産後,她逃了出來。她四處尋找男友沈世鈞,隻發現他已經結婚。

姐姐死後,她放棄了尋找,她屈服了,她不願再費盡力氣徒勞無功地為人生的美好添枝加葉了。

她嫁給了姐夫,徹底遁入舊時代的牢籠裡。

等到十幾年後,她與沈世鈞再見面時,一直活在世界美好的另一邊的男友說,希望能相好如初。

她才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

▲電影《半生緣》

曹七巧與子女,顧曼璐和顧曼桢,無一例外都是正不壓邪。

張愛玲真的在意邪惡和正義的鬥争嗎?


04


張氏作品的改編,最成功的分為三種。

一種是半個世紀前,她親自擔任編劇的作品。

一種是《半生緣》這樣忠于原著以及原著所屬的時代,成功創造出文藝感,讓人愛憐的改編。

還有一種,它脫去了張愛玲作品那種一旦加入自己的創造便面目全非的脆弱,成為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導演電影。

2000年後,張氏作品的改編中,最為驚豔的便是07年李安導演的《色,戒》。

...

無疑,李安是很會挑人的。

人人都說,他選中湯唯是因為她很像《半生緣》裡的吳倩蓮。

但其實還有一個緣故,那就是2007年時,湯唯的青澀而無所适從的演技。

這種演技,很容易被看成是文藝的表現,但其實是一種不會“演”的表演需要。

《色,戒》裡,到處都是這樣的“演技”,不為别的,就因為湯唯飾演的王佳芝處處都在表演。

上學時,邝裕民喜歡她,兩人互生情愫,不過,落難香港的學生之戀并不能讓王佳芝滿意。

邝裕民愛王佳芝,但他也可以為了理想,将心愛的女人雙手奉送給其他男人。

王佳芝接受了請求。為什麼接受?

易先生的出現,無異讓她的生活蒙上一層弧光。

他的老練,成熟,強勢,還有全身上下無處不在的神秘和浪漫,都讓王佳芝感到了一種夢幻的氣息。

相比之下,邝裕民隻能在舞台上排演話劇,易先生才是那個能讓人脫離真實生活的苦楚,真正站在舞台上的人。

...

▲電影《色,戒》

“演”成為了王佳芝的日常。

她笨拙,破綻百出,但她還是願意演,這種“演”既讓她在心理上與其他人拉開了距離,又有奉獻犧牲自己的情懷在一旁助力。

《金鎖記》裡的曹七巧用了一生去陪葬換來的富貴,在她這裡,隻需要一次屈膝,一個媚眼,便能得到。

這難道不是天底下最好的交換嗎?

隻要易先生還活着,她便少了為人賣命的錯覺,少了她被打回原形,重新過苦日子的擔憂。

《色,戒》的改編無疑是成功的,它讓觀衆看到了一種獨特的愛情表達方式,看到了一個豺狼般的男性的溫柔。

王佳芝被處死之後,易先生坐在床頭,撫摸着床單,光線打進來時,他紅了眼眶。

這一幕,相信看過《色,戒》的觀衆都能記憶猶新。

它像一根羽箭,一下子刺中了觀衆的心,使得之前的做作,驕傲,假戲真做都坍塌了,無能為力了。

...

▲電影《色,戒》

讀過原著就知道,結尾要冷酷得多。

感情是不存在的。易先生最後想到王佳芝,隻想到了對她的占有,而她死了。

“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05


張愛玲的作品很好,但即便改編得當也難出經典之作。

然而,最近幾年來,其作品改編的電影,不是被人群嘲,就是完全沒有再改編的迹象。

是因為作品改編難嗎?

或是像主流評論裡說的,演員氣質太強,太争氣,沒了張愛玲女主的氣質。

時代變了,一輩子委身于人的蒼涼,不再被需要。

我想,這裡頭還有另一種解釋:

當下的我們太過适應文藝和美好,已經不想看到生活的另一面了。

在當代的概念裡,女性永遠是強大,獨立,有工作有自由的。

而對于男人,形容他們的詞彙已經實現了無數次叠代,從“小鮮肉”到現在的“小奶狗”、“爹系男友”。

每一種解釋都在指向一個意思:女生不用再圍着男人打轉了。

...

▲熱播劇《完美關系》中的公關女魔頭斯黛拉

說起現代女性來,張愛玲不可能不熟悉。

她的媽媽就是現代獨立女性的先驅,當年,她裹着小腳還坐飛機,還和外國男友談戀愛。

可為何張的筆下,還是選擇了殘酷,冷漠,恐怖故事一般的愛情呢?

原因隻有一個:她明白,那不是愛情。

不是現代愛情,與傳統也無關。

隻是時代變化,人為了生存做出的感情上的讓步。

越改編,争議越大,也就在于此:當代的導演們,太希望把不是愛情的東西拍成愛情了。

尤其是當前的電影界,不管什麼題材,選角,編劇,場景設計,都要符合主流審美,最後拼命湊成一幅幅愛情的名場面。

關錦鵬如此,許鞍華也如此。

李安懂了,兌了一點兒溫柔,因此成就了經典。

但隻有張愛玲自己知道,讀者和觀衆也知道:

母親旅居歐洲,狂交男友的生活,這隻是些廣告畫冊上的風情畫,真實生活中的女性大多數并不是這樣的。

愛情很少見,而很多時候,誰也拯救不了她們,她們自己也不行。

這不是所有人的現實,但它始終是一部分人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