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 伍思薇
編劇: 伍思薇
類型: 喜劇 / 愛情 / 同性
這部電影,不止于青春愛情,它有更為廣闊的命題。
《真心半解》表面上看是一個傳統的三人之間的戀情。在一個白人占主體的美國小鎮裡,主角Ellie Chu獨來獨往,除了給同學代寫作業補貼家用,沒有聊得來的朋友。直到有一日,學校橄榄球隊的Paul找到她,請她給校園女神Aster代寫一封情書。從此,三人的命運發生了碰撞。其實在Paul之前,Ellie就已悄悄關注Aster,而在Paul和Ellie的相處中,Paul又漸漸喜歡上了Ellie。
看上去,似乎有點老套。然而,導演的匠心獨運打破了這種故事套路,她想探讨的,不止是愛情,而是在尋愛過程中,人對真實自我的尋覓和勇于追逐,以及愛不止有一種形式。
在生活中,每個人出于各種原因,總會或多或少有所隐藏,把真實的自己隐藏在平庸表象之下,以獲得在人群中的安全感。有時候,做真實的自己,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
哪怕人氣頗高的Aster,同樣困擾于自我認同,為了迎合家族關系,不得不和并不喜歡的校園風雲人物談戀愛,和背地裡閑言碎語的女生做朋友。沒有人關心她的想法,連未來結婚的事情她都無法參與,隻有被告知應怎麼做,她的命運似乎在他人的掌控下,安排得井井有條,可全然沒有考慮Aster的意見。她也因此把自己的想法掩蓋,但愛讀書的Aster偏偏與周遭,又是如此格格不入。
熱情善良又不善言辭的Paul,為了讓自己顯得更聰明,讓Ellie代寫情書,以緻在與Aster的約會過程中,鬧出不少笑話。除此外,他還偷偷改良家族的祖傳香腸配方,不敢告訴家裡人,因為這在家人看來,是比誤解他成為gay更無法接受的事情。若他是gay,Paul的媽媽說我依然愛你。可知道Paul改良配方,卻說你這是罪惡。
Ellie在校園獨來獨往,為了父親,也一度不想報考心儀的大學,打算留在家鄉。而Ellie對Aster的傾心,她和Aster深層次的靈魂共鳴,都隐藏在為Paul代寫的情書裡。Aster也隻有在和Ellie的書信往來中,才真實地袒露自己的想法和困惑。
影片中有一片段很有趣,在教堂裡,Ellie發的短信逗笑了Aster,Aster以為那是Paul,轉過頭看向身後傻笑卻不知所以的Paul,而在二樓的Ellie看着Aster。三人在各自隐藏和碰撞中,逐漸獲得接受自我、認知自我的勇氣,開始打破他人設定下的禁锢,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積極地變化。
Paul雖然不善言辭,但他對感情的表達,同樣真摯可愛,并不是說就不如Ellie寫的那些情書。表達愛的方式多種多樣,隻要感受到那顆熱忱的心,也能觸動人最柔軟的部分,所以當Paul最後追着Ellie乘坐的火車跑時,原本對此不屑一顧的Ellie會感動落淚。這是Paul笨拙之下難能可貴的溫柔。他也有了勇氣,敢于告訴家人他的配方,為改善家庭經濟付出自己的努力。
Aster重又撿起了畫筆,去追逐心中的藝術世界,擺脫固有的束縛,Ellie考去了心儀的大學,并在影片最後時,跨越橫亘在兩人間的馬路線,沖上去親吻了Aster,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到這裡,已經不關乎愛情,不關乎誰和誰在一起,他們才十七歲,還有大把的人生,和無數的未知。故事的結局,其實是三位主角人生的開始。這種開放式結局,恰恰是最美好的部分,象征着未來,這才是青春的樣子,活力而又充滿未知,去探索自己,尋找自己,成就自己。
就像導演說的:
最圓滿的結局應該是對每個角色的發展來說都是最好的結局。對Ellie來說,那就是有機會去追求她的夢想,去格林奈爾學院讀書。對Paul來說,終于可以對家人說,「嘿,聽我說,我有個想法。」這可能看起來很傻,但實際上我覺得這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成就,他研制了自己的香腸做法,他的家人現在不再忽略他所說的話。他要把他的家庭從經濟上拯救出來,這對他來說是最好的事情。而他所在做的事情是他所熱愛的,也是他想擁有的一切。
而對于Aster來說,她終于可以說,「你知道嗎?我又開始畫畫了,我想上藝術學院。」這對于17歲的她來說,是最好的結局。其實電影的結局也是新的開始,不是嗎?這些角色又不是90歲即将離世的老人。退一步說,如果他們即将死去,那麼當然,為什麼不先聚一聚呢?
但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所以如果是遵循老套「然後他們如何如何」那樣,這實際上并不是最好的發展。但我想現在的觀衆們已經成熟很多了。我想說的是,浪漫喜劇有時在某些方面感覺就像童話故事,它們就像這種有趣的幻想,故事在那裡繼續往前發展——并不是說兩個人不能找到對方并且非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我們現在也知道的,在鏡頭停止播放之後觀衆會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們會繼續在一起嗎?他們會不會離婚?可能會有很多很多事情發生。
所以,其實我覺得你要做的就是要真實地對待你的角色,給他們真正的幸福。如果是真的應該和那個人結婚,很好,那這就應該是電影的結局了。對于這三個角色來說,這種童話般的浪漫幻想不是他們的圓滿結局。而且我想作為一個電影人,你的角色就像你的孩子一樣,所以你要給孩子們最好的東西。
擁抱未知,在尋覓愛的過程中,完善自我,而不是丢失自己,這是愛帶給人最美好的模樣。
我說的是愛,而非僅僅指的是愛情。
所有美好的愛,都應讓人更好地看見自己,讓自身變得更加美好,這才是愛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