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芒智庫丨雲飛

4月2日,内地單日票房僅為3688萬,還不及除夕年度最低值4151萬。此外,2019年Q1票與觀影人次同比下滑,整個一季度的頹勢可見一斑。

影市大盤持續降溫,大片救場迫在眉睫。

處在春節檔與五一檔之間的清明檔,雖然不是大熱檔期,卻也肩負回溫市場的重任。與往年相比,2019年清明檔整體實力稍強,8部新片競争激烈,覆蓋超級英雄、動作、懸疑、驚悚、動畫等多個類型。

三天假期落幕,清明檔塵埃落定。大盤最終報收6.90億,與2018年的6.87億實現了微增長,平淡無奇是對這一檔期最恰如其分的評價。

...

國産片表現不俗,一直不溫不火的港味IP系列《反貪風暴4》戰勝DC超級英雄片《雷霆沙贊!》,成為檔期冠軍;坎坷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迄今已累計票房近5000萬,大幅拉升婁烨作品的票房紀錄。

可以說,落後元旦、五一、端午,與中秋大體相當的清明小長假,依然不溫不火。

大盤冷淡如常,清明勉強完成假期任務

與那些隻剩噱頭的光棍節檔、七夕檔等一日遊檔期不同,以假期消費為基本邏輯的内地影市,更青睐有市場容量的小長假。從這個角度看,近年來雖未成熟如春節檔,但逐漸擁有穩定産出的五一檔、清明檔、端午檔、中秋檔,已呈現擡頭之勢。

入市影片總量增加,重量級選手選擇假期開畫,成為今年清明檔的顯著特點。作為今年第一個三天小長假,清明檔就吸引了8部新片入市,既有閃耀國際影展的文藝佳作,也有《海王》大爆後DCEU的又一部野心之作,還有國片與印度片的再度交鋒。而在一年之前,還隻有《爆裂無聲》《起跑線》《貓與桃花源》《冰雪女王3:火與冰》4部影片而已。《雷霆沙贊!》還是近五年來,第一部選擇在清明檔首日公映的進口分賬大片,顯示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超出以往。

...

來源:貓眼數據

不過,同屬三天檔期,清明檔也有自己的尴尬之處。貓眼數據顯示,過去三年清明檔平均票房6.22億,不僅落後元旦檔的9.38億,也比不上時間貼近的8.15億五一檔。表現平平的清明檔,隻能與中秋檔相差無幾,其原因既有檔期本身“喪”字當頭,也有介于春節與五一之間的窪地——因特殊的節氣原因,清明檔在近年來湧現出懸疑、恐怖接連定檔的風潮,體量雖不大,但分流了頭部内容;因五一檔體量更大,清明檔也被視作是春節檔後,影市調整期的一次預熱。

種種原因交織,共同構築了清明檔宏觀市場語境,也為今年的微增長埋好伏筆。從藝恩咨詢的數據來看,2019年清明檔最終報收6.90億,比2018年的6.87億有少許增長。不過,考慮到平均票價上漲、影院場次的增加,其觀影人次1981萬比去年的1995萬還有略微下降,其上座率也随之下探。

...

從總量來看,清明檔日均票房達到了2.3億,保持了與去年同等的票房體量。由于産值相對穩定,并在2015年後穩定在5億以上,且連續三年保持增長,檔期成熟度有了些許提升。但從觀影人次、上座率等質量數據來看,今年的清明檔還出現了某種下滑,提質增量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

可以說,勉強完成市場提振任務,清明檔冷淡如常。

“沙雕”DC表現不盡人意,國産IP新作稱霸清明檔

在梳理單片表現時,先不妨回顧一下近5年來的市場表現。2015年,清明檔首次邁過5億大關,《戰狼》挑起了吸金重任;2016-2017年,清明檔在5.9億與5.6億之間徘徊,國産片《火鍋英雄》擊敗了更早上映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金剛:骷髅島》則把同檔期的《嫌疑人X的獻身》斬于馬下;等到2018年,《頭号玩家》再度奠定了進口大片的江湖地位。

曆數近5年來的清明檔,進口片進駐成為常态,尤其是2017以來,每年都有一部進口大片稱霸,強勢異常。受到進口片的影響,國産片更多是中等體量,無論是《戰狼》《火鍋英雄》還是《嫌疑人X的獻身》,至多隻有5億的體量。

...

清明檔的市場規律,放在2019年也同樣适用。從檔期來看,雖然共有8部影片入市,但能夠擁有足夠有效排片的電影,隻有警匪新作《反貪風暴4》、DC超級英雄片《雷霆沙贊!》、印度反套路懸疑片《調音師》和曲折上映的文藝片《風中有朵雨做的雲》4部而已。其中頭部内容,依然是1部進口大片+1部中等體量國産電影的市場格局。

與往年進口大片一家獨大不同,2019年清明檔的國産片表現優于進口片,尤以《反貪風暴4》最為突出。作為港片北上的作品之一,《反貪風暴》遠不及《寒戰》系列驚豔,也沒有《風暴》《毒戰》等驚鴻一瞥的場景,這個系列以類型元素雜糅著稱——“人民的名義”香港延伸版裡,有反貪諜戰,有監獄風雲,有卧底兄弟情,濃郁的TVB港劇即視感,讓《反貪風暴》系列擁有穩定的及格線水平,它絕對談不上優秀,但也并非不知所謂的爛片。就是這麼一部口碑平常的港味國産片,以略低于《雷霆沙贊!》的排片,三天假期内拿下2.65億票房。

...

而在DCEU中呼聲最高、爛番茄評分奪冠的《雷霆沙贊!》,卻在内地遭遇了水土不服。作為DCEU的二線英雄,沙贊雖然知名度不及神奇女俠等超級英雄,但卻也以插科打诨的“沙雕”風格成為DC系列中最有爆米花味兒的電影。不過,在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雷霆沙贊!》的美式笑話并不流行,依舊有文化鴻溝帶來的隔靴搔癢。

《雷霆沙贊!》在清明檔的啞火,也給DC敲響一記警鐘——這恐将是DCEU在内地市場票房最低的影片,就在6年前,毀譽參半的《超人:鋼鐵之軀》僅有3.98億入賬,而按照目前走勢,《雷霆沙贊!》最終的落點或為3.33億,是DC自《海王》大賣之後的滑鐵盧。

口碑助推《調音師》走高,文藝片依舊喊“冷”

事實上,《雷霆沙贊!》的票房遇冷,還有來自同檔期電影在口碑上的三重夾擊——《反貪風暴4》雖然隻是TVB警匪的複刻與重現,及格線分數也保證了有基本的觀影樂趣;《調音師》并非尋常的勵志題材、觀照社會現象的現實主義作品,而以劇情連續反轉著稱,豆瓣8.3評分為檔期最高;還有婁烨閃耀國際電影節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觸及審查紅線的限制級内容,也獲得了文藝青年的追捧。

在口碑就是票房驅動力的時代,《調音師》在高清盜版已出的不利條件下,還是憑借口碑成為清明檔的季軍,上座率還超過了票房第二的《雷霆沙贊!》。《調音師》的出現,更新了内地觀衆對印度電影的刻闆印象,也讓逐漸走低的印度批片重現市場曙光。

...

在《摔跤吧!爸爸》之後,印度電影在内地市場刮起一陣寶萊塢旋風,一度成為品質的代名詞。《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都在2億票房以上。但自《巴霍巴利王2:終結》以來,《廁所英雄》《蘇丹》《印度合夥人》《印度暴徒》等印度批片的生意不再吃香,審美疲勞的郁積讓大量影片無法邁過億元門檻。

《調音師》在競争激烈的清明檔殺出重圍,為印度電影的逆轉開了一個好頭。根據目前走向,《調音師》最終有望報收2.81億,大體上與《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體量相當。正因《調音師》的表現良好,《寶萊塢機器人2.0》《從零開始》等待定檔的印度電影,市場期待值随之調高。

...

在上映前遭遇了龍标風波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截至4月8日15時報收5288萬,已經大幅拉升《推拿》的1315萬票房紀錄。雖然有一個極為文藝的名稱,但《推拿》本質上是一部擁有鮮明藝術表達的類型片。複雜又暧昧,潮濕又躁動,充滿情欲的鏡頭是婁烨的拿手好戲,但口碑還是未能轉化勝勢,《風中有朵雨做的雲》雖是婁烨導演最賣座的作品,但依然是反響寥寥的小衆影片——自2019年3月以來的文藝片,依舊喊“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