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淑(李靜恩飾)看着這個偌大的房間感慨:如果我有這些錢,我也會很善良,超級善良。基澤(宋康昊飾)贊同的點點頭:有錢人家的小孩,連衣服都沒有褶皺。錢就是熨鬥,把一切都燙平了。
基澤代表的底層階級對上層階級(指财富)的揣度,無疑充滿偏見,但這也是大部分人的偏見不是嗎?
基澤是無業遊民,忠淑是鍊球運動員退役,兒子高考四年未中榜,女兒有藝術天賦卻沒錢學。四人擠在一個流浪漢經常朝門口小便的地下室,整日為生存發愁。這是韓國的底層家庭,同樣代表着世界的底層階級。

一家人靠疊外賣盒掙錢
一天,兒子獲得了一個給富人女兒教書的機會,看着闊綽單純的富人太太,兒子心生念想:把家人都弄到這棟别墅。
長期在生存的邊緣掙紮,讓這家人早就學會僞裝自己。假造學曆、魚目混珠、裝腔作勢,終究如願以償把富人的司機、女傭、藝術老師,統統逼走并卻而代之,鸠占鵲巢的手段可謂是荒誕至極。

前60分鐘,本片呈現出一種和諧幽默的基調。寄生蟲名字此刻說的正是基澤一家,附着于富人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的營養。底層的狡詐聰慧顯露無疑。這裡稍顯的有些不合理,富人真的愚昧嗎?大概率不是,恰恰相反可能更狡詐。不過,這是導演的寓言故事,不需争辯是否現實。
接下來是一段完美的60分鐘蒙太奇,奉俊昊終于露出他的刀子。
運用大量對比,前傭人與丈夫發現了基澤一家的詭計,于是乎竭盡全力威脅、嘲諷。熟不知,幾分鐘前自己也在苦苦掙紮。得意忘形、裝模作樣、欺軟怕硬诠釋着底層的特征。

而基澤一家,趁富人出外露營,在别墅沐浴、喝紅酒、吃進口食品。當富人突然回來時,立刻蟑螂似的東躲西藏,被迫躲在桌底聽富人調情,直到人睡去才敢偷偷摸摸回地下室的家。對比出前60分鐘玩弄富人的得意,後60分鐘盡顯狼狽。
類似這樣的對比太多,比如一場暴雨,富人看着充滿情趣,但卻使基澤家被大水淹沒;一段樓梯富人走上去寬闊從容,而基澤一家卻狹小倉促。

富人在雨中架起了帳篷,而基澤的家卻被水淹沒
剪輯方面,上個鏡頭是富人太太在偌大的衣帽間挑選派對服裝,下個鏡頭卻是一群無家可歸的人在領政府派發的救濟衣;上個鏡頭是無家可歸的兒子躺在體育場,下個鏡頭卻是富人的兒子躺在舒适的床上,甚至色調都是從冷色調轉成暖色調,奉俊昊的細節把握實在太強。

本片最妙的戲劇沖擊點是“氣味”,富人三番五次強調基澤身上有一股異味,很難聞,但具體又說不出什麼味道。看過的應該都知道這是地下室的氣味、蟑螂老鼠的氣味、底層的氣味。這是上層對底層的歧視,同樣充滿偏見。這裡寄生蟲又變成了富人,附着于窮人榨取他們身上的價值來維持其生活。所以究竟誰是寄生蟲?對于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寄生蟲。

自己脫鞋把腳擡的那麼高,還嫌棄基澤身上的味道
可貴的是奉俊昊沒有刻意偏向某個意識形态,隻是用一個冷靜的态度表達一種無奈,和《殺人回憶》一樣的無奈。前者是尋找真兇的無奈,後者是社會階級矛盾的無奈。

“我要賺錢,賺很多錢。上大學、就業、結婚當然重要,但我想先賺錢。等我有錢,會買下這棟别墅,等搬進去,我和媽媽會待在庭院,因為那裡的陽光真的很棒。”
影片的結尾最讓人絕望,經曆此次事件,兒子得到的人生感悟是:賺錢,變成富人。
殊不知,導演的寓言告訴觀衆:其實兩者皆為地獄,這是一個美麗又殘忍、有趣又悲傷的社會。
-END- 喜歡就關注我吧~~